分卷閱讀411
書迷正在閱讀:泥潭、他喜歡你、殺人無赦、折楓、穿成給豪門沖喜的炮灰(娛樂圈)、急診科觀察病歷、聽說我是金手指[娛樂圈]、愛在圖書館、影帝竹馬他病得不輕、海鳥的歌
年高世陽埋下了禍根,后來也就不會有陳凌想方設法尋找他的把柄。 思路走到這里,辦公室的門也被人敲響了,進來的是李曉夢。 李曉夢來到桌前,說:“陸隊,我打電話問過了,鐘鈺被判了死刑。另外我和監獄方確定了時間,明天再去給鐘鈺做一次筆錄?!?/br> “好?!标憙耙活D,隨即將優盤里的內容拷貝了一份,將優盤交給李曉夢,說:“在明天接觸鐘鈺之前,這里面的內容你盡快了解一下。這里面提到一家叫‘啟輝’的化工廠,和宏聯第三方檢測公司之間的暗箱交易。而高世陽和陳凌都曾經在啟輝就職,所以我猜,這份資料是陳凌生前提供的?!?/br> 李曉夢一愣:“陳凌?” 陸儼:“具體的還要等明天見了鐘鈺才知道,不過也不能單以她的口供為準,啟輝這條線,咱們還要查?!?/br> 李曉夢:“是,我明白?!?/br> 正說到這里,陸儼的手機進來一條微信,是電子組的同事發來的:“陸隊,Silly?talk賬號里的文章都導出來了,包括一篇已經設定好時間還沒發出去的,我現在發給你?!?/br> 陸儼快速回道:“多謝?!?/br> 然后他看向李曉夢,說:“讓大家注意看郵箱,我把Silly?talk賬號里的文章轉給你們,一起看?!?/br> …… 幾分鐘后,不僅偵查一組幾人收到了文章,連此時正在家研究資料的薛芃,也收到了。 上一次,文章提到了“女神”的父親x先生揭破幾家化工廠違規排污的內幕,以及x先生遭遇車禍的事。 而這一次導出的文章,就是對上次內容的延續,大概是說x先生通過揭破這些內幕,進而又發現另外一家化工廠不僅違規排污,還在制造的產品上動了手腳,使用了國家禁止的對人體有害的材料。 在這下面,還附上一個有害材料的名單。 緊接著話鋒一轉,Silly?talk又開始講述這家化工廠的后來發展,如何創立品牌,如何將廠子越做越大,如何多元發展,跨界投資等等。 而這家企業后來成了集團公司,再后來這個集團的董事長,開始做慈善事業,并且每年都會拿出一大筆錢,用作J城的環保事業,不僅投資多家檢測公司,還為新型化工廠提供贊助,受到政府多次嘉許。 后面,Silly?talk又貼上這家企業的產品名單,注明了市場占有率,還拋出一個問題,問所有看貼的網友——翻翻家里看有沒有這些東西,想不想知道它們是如何產出的? 而在文章的最后,Silly?talk貼出了這家企業最早還是化工廠時,所拍的工廠照片,包括工廠附近的農田和已經被污染的黑色的湖水。 只是剛看完這篇文章,電子組的同事就發來消息,說剛剛發現Silly?talk的賬號有他人登錄,還將最后一篇設定時間的文章直接發出來了。 不僅如此,Silly?talk的賬號還改了密碼。 應該是Silly?talk的賬號和某手機號進行了綁定,所以陌生IP進行登錄cao作時,驚動了號主,號主這才進行cao作。 陸儼立刻上網去看,果不其然,Silly?talk賬號的關注粉絲,在幾分鐘前就已經將這篇文章轉載到國內論壇。 雖然Silly?talk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到文章里董事長的名字,可是單看這些描述,這家企業的發展歷程,網友們很快就猜到本尊,正是霍廷耀。 不到半小時,網友們就炸開鍋了。 有人說,自己家里就住在江城南區,看這個照片有點眼熟,好像知道是哪里,不過這家化工廠已經搬走了,廠房也拆掉了,就連這條河也沒有小時候見到的那么黑了。 下面有人回復說,水是不黑了,但還是不能喝,有股苦味兒,反正住在附近的農民都不敢用那個湖里的水,我聽說好多年前有一陣鬧得還挺嚴重的,附近的農場死了好多牲畜,現在那個地方還有好多人得了癌癥。 有人跟著提出問題,如果一個回饋社會的慈善家,為這個城市做了很多貢獻,但前提是,他做貢獻的錢都是人血饅頭堆出來的,請問大家怎么看? 很快有人回道,我呸,偽善,先干壞事,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哪有這么便宜的事,檢舉他,舉報他! 有人回,舉報?怎么舉報?誰去舉報?跟誰舉報?這廝都混到這高度了,咱們這些小老百姓能扳倒他嗎,你不看新聞啊,他經常受表彰,人家有后臺! 還有人回,這種人一定不得好死,斷子絕孫! 下面有人玩笑道,他是不是不得好死還不知道,反正他兒子是。 再往下,有人提出來自美國的“杜邦和特氟龍”的真實案例。 該網友還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扒一下這個案件始末,就知道要撼動一家大企業的根基,要揭露長達幾十年的化工污染史,道路有多艱辛,這中間會死多少想說出事實的人。 再看霍氏集團的發家史,說句不好聽的,x先生大概只是黑心企業家成功路上,眾多白骨中的一具罷了。 而后還有很多網友回復。 有的說,算了,湊合活著吧,這種事就是細思極恐,還是當個無知的愚民,啥都不知道的好,知道了也不能解決,還煩惱。 到最后,還有匿名網友放出消息,說這位企業家、慈善家,今年入圍了環保大使的評選,如無意外,應該會選上。 …… 可想而知,Silly?talk的新文章在網上掀起多大的風浪,而且很快就驚動了微博,上了熱搜。 不少網友都去@霍氏集團,和負責監管的部門。 一開始,是有人在推波助瀾。 到后來話題漸漸熱了,又有不少媒體大V進行轉發。 再往后,就連霍氏集團的對家也紛紛下場,開始火上澆油。 這些資本一旦參與進來,話題的熱度很快就沸騰起來。 競爭對手們一旦下場,就將矛頭指向霍氏集團的生產線和產品質量問題上,這些都是行內人才了解的門道。 下面還出現了不少科普帝,說霍氏集團一向自稱標注是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的,保證百分百,但實際上根本無法保證檢測合格,任何產品都是有合格率的。 既有合格率,就會有一個低概率允許錯誤的數字,比如3%,比如5%,也就是說真正合格的產品也許只有95%。 而將這些不良品進行檢查和處理,會浪費更大利潤,“個別”企業就選擇視而不見,省下這筆錢。 于是就有網友發問,霍氏集團的產品合格率有多少? 有人回復說,這個只有霍氏內部的高層知道,起碼廠房一線的工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不過據可靠消息說,霍氏現在的一線員工有四低,就是素質低,士氣低,效率低,工資低,但是歸根究底,還是中高層管理問題,直接影響到下面人才的選拔和培訓。 像是類似的企業,都會花少量資金去進行員工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