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書迷正在閱讀:泥潭、他喜歡你、殺人無赦、折楓、穿成給豪門沖喜的炮灰(娛樂圈)、急診科觀察病歷、聽說我是金手指[娛樂圈]、愛在圖書館、影帝竹馬他病得不輕、海鳥的歌
不到二十分鐘就會出現困倦癥狀,很快陷入深度睡眠,所以一些有失眠問題的人在嘗試過海米那之后,或多或少會對這種藥物有依賴感。 如果這些推斷無誤,那么時間差也就可以算出來了。 海米那開始發揮藥效是服藥后二十分鐘,監獄的熄燈就寢時間是晚上十點,四位同宿舍女囚服下海米那應該在十點之前,而陳凌的死亡時間是凌晨剛過,那么她的服藥時間應該是在十一點四十以后。 問題是,在十點到十一點四十這段時間里,陳凌都在做什么呢?只是躺在床上,安靜的等待其他室友完全陷入深度睡眠,還是說知道自己要離開人世了,所以利用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又做了其他事? 想到這,陸儼很快又翻開痕檢報告,尤其是關于繩索的部分,再結合尸檢報告上的縊溝形態作比對。 像是這樣的案發現場,現勘人員一定不會將繩索的索結完全解開,多半會在索結以外的地方剪開,然后再用其他顏色的線連接斷開的繩索,這樣才能使索結保持原狀。 然而在幾名女囚報告管教民警之前,她們就已經將陳凌從索套上解下來,破壞了索套和索結原本的痕跡。 在報告中,痕檢科經過多次嘗試,列舉出幾種常用的縊索形態,再和現場找到的繩索上的痕跡進行比對。 繩索連接陳凌上鋪的床桿處,打的就是普通的反手結,而且為了加強穩固還多打了幾個,系的很死。 反手結兩段,一邊很短,另一邊垂下大部分繩索,又做了一個單繩索套,用來套住頸部。 而整根繩索最有意思,也是最大的難點就在這里。繩索用的是夾心繩,這種材質的繩索一般都是強化尼龍質地,耐酸堿性好,承受力和耐摩擦力都很強。而在做索套的時候,痕檢科經過比對,認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返穿8字結。 陸儼看到“返穿8字結”幾個字,先是一頓,隨即便瞇起眼。 他盯著這行字安靜了幾秒,忽然問道:“有繩子么?” 正在看報告的許臻愣了一下,又看到陸儼翻開的那一頁,很快意會,立刻起身去找。 等許臻拿著幾根尼龍繩回來,方旭、張椿陽和李曉夢也來了。 就見陸儼坐在辦公桌前,手里拿著一根尼龍繩,神色凝重,手指卻很靈活,好像正在打結,而許臻就站在旁邊,非常認真地看著。 三人面面相覷,跟著走上前,一起圍觀。 陸儼打結很快,不一會兒就用三根繩子打出三種不同的活動結,然后又和報告里的繩索照片比對。 張椿陽第一個發問了:“陸隊,這些結是不是有哪里不對?” 陸儼抬了下眼皮,解釋道:“縊死陳凌的繩索,現在比較有可能的是返穿8字結,就是你手上拿的這種。你感受一下,怎么樣?” 張椿陽用力拽了兩下,說:“做索套的話,還是很容易調整松緊的,但是這個扣兒,好像勒緊容易,解開難啊……” 陸儼說:“這種結最大的好處就是容易學,不容易忘,最大的缺點就是承受沖墜力之后不容易解開。最重要的是,這種結一般會在救援中,用來做安全吊帶的掛點,生活里不常見,反倒是消防隊和救援隊比較常用?!?/br> 方旭一怔,跟著說:“我記得和陳凌同宿舍的女囚黎敏,以前就接受過救援訓練。那會不會是黎敏教陳凌的?” 聽到這,李曉夢已經將幾名女囚的筆錄拿過來,翻了兩頁,說:“筆錄里也說,當時去解開繩索的有方紫瑩和黎敏,如果這種繩結真是黎敏教給陳凌的,那她應該也會解?!?/br> 因為陳凌、黎敏和方紫瑩都接觸過繩索,所以在繩索打過結的尼龍質地上,也采集到三個人的DNA,其中以陳凌留下的痕跡最多。 換句話說,如果是黎敏事先做好繩索,再將已經陷入昏睡的陳凌套進去,借此偽裝成自殺,那么繩結上就不會檢測出陳凌的DNA。 所以照目前來看,繩索是陳凌自己做的可能性比較大,黎敏和方紫瑩很有可能只是在解開繩索的時候有過短暫接觸,這部分推斷倒是和她二人口供相符。 許臻這時問道:“問題是,黎敏為什么要教陳凌做這個?動機是什么?” 張椿陽:“你是說,黎敏有可能教唆陳凌?” 許臻:“在陳凌的尸檢中,并沒有發現其他自殺痕跡,也就是說這是陳凌第一次自殺。第一次自殺就選擇了非典型自縊的仰臥式,還打了不容易解開的返穿8字結,甚至在宿舍共用的暖水瓶里下了海米那。就布局來看陳凌應該是個心思細膩的人,事先做過很多功課。那么在做功課的過程中,會不會有人意識到她有自殺的愿望,再進行教唆?” 這番話一落地,別說張椿陽幾人,就連陸儼也詫異的朝許臻看了一眼,這還是陸儼到刑偵支隊以來,第一次聽到許臻說了這么多字。 許臻也是今天除了陸儼之外最早來市局辦公室的,而且一來就和陸儼一起研究案情,在整個過程中很安靜,并沒有趁機表現自己,或是上趕著巴結套近乎,直到研究過案情之后,又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許臻這才第一次表達了看法。 就性格來說,許臻屬于話少且善于思考的那一類,而張椿陽就是嘴比腦子快,李曉夢好奇心重,但在有些事情上很敏銳,而方旭就是四人當中的粘合劑,也是銜接張椿陽和許臻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的中間人。 可若是給每人都打個印象分,現階段陸儼心里分數最高的人反倒是許臻。 陸儼將幾人的性格和行事風格初步摸了個遍,心里也已有了數,表面上卻并未動聲色,只繼續說案情:“教唆這一點,目前還沒有證據可以證明?!?/br> 方旭接道:“還有一個疑點,就是暖水瓶里的海米那,到底是陳凌下的,還是其他人。暖水瓶是公用的,上面有五個人的指紋,根本無法證明投藥的人是誰?!?/br> 李曉夢繼續翻看檔案,很快找到海米那這一段:“物證方面,在李冬云的私人物品里找到半袋海米那,陳凌的物品里雖然沒有發現海米那藥片,但是卻發現一個空藥瓶,藥瓶里也檢測出微量的海米那殘渣。不過藥瓶上只有陳凌一個人的指紋,但是在李冬云那包裝海米那的袋子上,卻檢測出兩個人的指紋?!?/br> 張椿陽問:“那還有一個人是誰?陳凌?” 李曉夢:“不是陳凌,也不屬于另外三個女囚?!?/br> 這話落地,辦公室里安靜了幾秒。 隨即張椿陽第一個開口道:“那這個人,應該就是將海米那交給李冬云的人,然后李冬云從袋子里拿出一半藥片,交給陳凌,陳凌再將藥片放進藥瓶?!?/br> “李冬云提供海米那,黎敏教她系繩索……”方旭跟著說:“這么說,那李冬云和黎敏就有聯合作案的嫌疑了?!?/br> 陸儼垂著眼,手指在桌上敲了幾下。 就在所有人一起看向他時,陸儼忽然開口了:“是不是聯合作案還有待證明,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這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