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點遲來的悲涼在心頭涌動著。 她手腳冰涼地被謝泠帶著下了馬車,呼啦啦一堆人的下跪問好也沒能喚回她的神。 反正兒子也不能當眾親近,話也輪不到她講,飄飄忽忽發發呆,這種魂不附體的狀態也許是最適合李詢的。 李詢是聽進了謝泠的話的,真的連一個眼神都沒給謝夷之。 謝七郎當真是有著父親遺傳下來的好忍性,看到母親的一剎心緒便是再震動,也是硬生生地耐住了,只是母親看都不看他一眼,好似眼前根本沒他這個人一般。 母親厭棄他了。 謝夷之想。 如那位不好多提的姑奶奶說的一樣,母親果真是厭棄他了。 謝夷之看著他的母親,穿著最最明艷富麗大袖裙的前朝公主,神色淡漠得好似目下已經沒什么東西能入她的眼了,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行。 李詢聽到了兒子的聲音,當然不是記憶里的軟軟甜甜的童聲了,只是小少年的聲音尚且是雌雄莫辯的,他先是向父親問好,然后—— 李詢咬破了舌頭努力又努力地忍耐著眼淚。 然后,小少年向著她,雙膝跪地,行了一個大禮。 “七郎問母親安好?!?/br> 七郎的額頭碰了地,咚地一聲,像是錘頭敲到了李詢的心頭。 她手一顫,當即就想伸手去扶,她看不得兒子這樣,她以為她能忍住的,但是她真是高估自己了。 謝泠知曉李詢是受不住七郎這一跪的,他心下一嘆,在李詢動手前先俯身將兒子扶起,用手替七郎膝上的灰塵掃盡了,又起身輕輕揉了揉他額頭,最后才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進府吧?!?/br> 終究沒有給李詢說話的機會。 而李詢憋了許久的那口濁氣,終究還是只能狠狠咽下肚。 公主府,噢不,是靜王府,沒什么大變化,亭臺樓閣,花草樹木。 李詢跟著謝泠,她身邊跟著七郎,七郎低著頭,神色比李詢還要平靜。 李詢受不住了。 七郎低著頭,跟著李詢的腳步走著。 李詢覺得她真的受不住這個。 小七郎白皙的額頭上那一道淺淺的淤青。 小七郎蒼白的臉色。 那隱忍之下恭謹的神態。 他甚至在偷偷地看她。 怕她發覺一般地,小心翼翼又萬分謹慎地,偷偷看她。 七郎才十來歲而已。 李詢深吸了一口氣,猛地停住了腳步。 她的兒子不過十來歲而已,她是在做什么,李詢在那一剎那忽然很想抽自己一巴掌。 低著頭的小少年一愣,不由地抬起頭看向他忽然停住腳步的母親。 謝泠也停了腳步,移目看向李詢。 李詢面無表情地對謝泠說:“謝泠,我覺得我真的做不到這個?!?/br> 謝泠微微一怔。 李詢說:“別的都可以,就這個,我真做不到?!?/br> 謝七郎被他母親摟到懷里的時候,他還沒有回過神來。 小少年難得地有些不知所措,然而縱使不知所措,但是被母親憐愛地摟入懷里這個事實還是讓他紅了眼眶。 他好生歡喜,可是心頭又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委屈,他想開口問,卻不知道該從何問起,于是只好抬頭看向母親,期望那雙眼里能有他。 李詢滿眼都是自家兒子。 她指尖撫過小少年淤青的額頭,忍不住輕聲問:“七郎,疼不疼?” 謝夷之抿了抿唇,搖了搖頭說:“母親,七郎不疼?!?/br> 聽了兒子的話,李詢卻覺得自家的胸口越發疼了。 她覺得自己剛才真是腦子抽了才聽信了謝泠的話,管他去呢,她回來上京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自己的小七郎么? 讓她不要為難七郎,讓她不要同七郎親近,呸! 兒子是她的,你謝泠怕這個兒子同前朝公主親近得罪大臣,那么你就去找個不是前朝公主的女人再生一個兒子就好了,前朝公主保證不去親近你那個兒子。 李詢越是這么想心里越是恨透了謝泠,覺得他就是居心叵測,想從思想上帶歪她,她不同七郎好,七郎以后自然也不會再同她親近。 李詢此刻是看也不愿看謝泠一眼了,摟了兒子就往后屋去。 謝泠立了一會兒,閉了閉眼方提步跟了上去。 第32章 誰會憑闌意 李詢回京的第二天一早,謝夷之就被皇后一道旨意宣進了宮。 然后中午的時候,皇帝的一道旨意把她也宣進了宮。 宮城依舊是前朝的那個宮城。 李詢尚且算是熟門熟路。 于是她便知道,進了宮后她并沒有往皇帝那兒去,反而是一路直沖向皇后的地盤了。 引路的宮人大約是個新手,看著年級也的確挺小的,十五六歲花骨朵一般,臉白嫩嫩唇紅艷艷的,看見李詢就先行了一個禮,小宮人大約是不知道李詢的身份,只當做是哪家的士族夫人被皇后叫進宮來做陪聊的,就一邊笑一邊爽利地對李詢說:“夫人,娘娘正同世子殿下一起呢,您先在此處等一會兒罷?!?/br> 李詢知道所謂的世子殿下就是自己家兒子,于是便噢了一聲自顧自找了高椅坐了。 那小宮人大約是從沒見過這么把皇后的偏殿當自己家的人,很是有些驚異地看了李詢一眼,李詢和善地沖她笑了一笑,然后又道:“麻煩你,替我取些茶水點心來?!?/br> 午飯吃了一口就被宣召說是要進宮,接著就被折騰著換衣服梳頭發的,李詢是真的是有點餓的。 小宮人自然是沒遇到過這種主動討吃的人,于是愣了好一會兒才猶豫道:“夫人……” 李詢擺了擺手:“夫什么人,快去快去,我不挑食的?!?/br> 小姑娘又愣了一會兒,直到李詢趕小雞仔似地沖著她揮衣袖,她才踟躕著、猶豫著、磨蹭地出了門。 李詢一個人坐在偏殿里,也沒怎么在乎坐像,歪著身體撐著下巴,閑著無事就開始打量這屋子。 前朝皇帝李詢她爹的大老婆死得早,后來又念著舊情沒有立后,所以這中宮在李詢她爹那會兒空置了好些年。 不過李詢小的時候被皇后養過幾年,算是長在皇后膝下的,所以對這中宮還是有些記憶的。 那位娘娘出身是沒有現在的皇后好,品味情cao也比不得現在的這位皇后高。 在李詢的記憶里,中宮就是明晃晃金燦燦的。 那位娘娘是愛金器愛喜慶愛熱鬧的,總之和上流社會普遍推崇的價值觀相背,所以也有好些人看不上那位娘娘。 李詢那些年里總被士族子弟數落沒品位沒學識是個蠢的,也是有這位娘娘的原因的,主要是大家都認為以那位娘娘的審美品位必然也是養不出高水準的公主的。 事實證明,他們說的對。 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