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2
書迷正在閱讀:論師尊的職業修養、血乳相融/又名:曾經包養我的高中生金主回來了、末世之二次沸騰、變阿飄后發現摯友暗戀我、小美人魚靠做飯制霸娛樂圈、Beta被我撩A了、無良佞王的心尖寵、和渣狗離婚后嫁入豪門、誰的罪Ⅱ生死有命、浮雁沉魚
方庭之知曉皇帝的心態,他額頭上可能會有幾道黑線,皇帝真的是想多了,他確實盡責了,他不想往上爬,不是繼承了葉家淡泊明志的心性,而是大理寺卿這個職位已經是正三品了,對他來說是最安全的地方,也最適合他的地方。再往上就是六部之首,左、右相,他一個不結黨,不營私,不站位,沒后臺的人上去了,時間不需久就會被人尋著錯而擼下來,而且還會失去皇帝信任,得不償失。最重要的是,大理寺專管命案冤案國朝重案,是最容易替百姓辦事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知曉朝中動蕩的地方,所以他最愿意待在這。說到底,方庭之是把皇帝的心思掌握的明明白白了。方庭之雖然禁足了,但是夏侯靈淵還是把賢妃毒害皇后的事情與他略微提過,但在皇帝看來,他是絲毫不知道的,所以方庭之的話一出來,就說到了明宣帝心里去了,明宣帝暗暗點頭,方庭之說皇上龍體只是一時不健,侍疾一事,若是全有太子殿來,有些過早,應該由幾位成年的皇子輪流侍奉,這樣既能增進皇上與眾位皇子之間的父子情,還能讓皇子們之間多交流,這樣對國朝來說更好,而且皇上也能從一旁觀出哪位皇子適合哪個位置。方庭之話語里藏著的意思,明宣帝細想之下就明白了。林瀚海微皺眉頭,出言反對:“這樣......恐怕朝中人心動蕩啊?!?/br>若真的輪流侍疾,這不就是明顯的告訴朝臣:皇帝不滿意太子,欲有其他打算?方庭之:“太子也該展露頭角了,環境逼人成長,而且,這種情況下若是有人動蕩,皇上還是能夠處理的?!?/br>如今的夏啟朝,明宣帝手里的權利還是很大的,至少除了鎮遠侯府手里的放在東臨邊境的兵其余的明宣帝自認為還在掌控中,所以明宣帝點頭,不管林瀚海的反對,直接點了頭,同意了方庭之的意見。最重要的是,此次還可看出太子是真的正直聽話還是裝模作樣,賢妃一事他到底知不知道曉。作者有話要說: 圓圓是十三皇子的小名,之前有提過的,怕你們忘了。第58章第58章明宣帝此時確實不太滿意太子,但是在這個當口太子之位如今也只能是夏侯延的。明宣帝原本共有十三個子嗣,大皇子夏侯修延,二皇子閑王夏侯修儀,三公主和四公主,在明宣帝登基只時就和親去了東臨和臨近的一個小國,五皇子夏侯淳證實勾結敵國之人,現在失蹤,對外宣傳病故,六皇子剛出生就夭折了。七皇子也就是夏侯靈淵,明宣帝是對他很是寵愛,但是幾年前安插在褚云國的探子傳消息回來,說當年靈溪公主的事有異,所以雖然沒有什么實際證據,但是明宣帝還是對夏侯靈淵有了一點不同。八公主和九公主是一對雙胞胎,十一皇子八歲,乃是一個小貴人所出,十二皇子年僅5歲,略有些癡傻。皇后所出的十三皇子夏侯修明,方才不到兩歲。看起來明宣帝子嗣眾多,但實際看來,有能力的寥寥無幾,所以夏侯修延確實是最適合的。第二日的金鑾殿上,明宣帝宣布撤了原本屬于太子推薦的現任大理寺卿,把方庭之重新放了上去。又傳旨,令把太子和賢碩王爺還有閑王一同侍疾。原本應該太子侍疾,如今卻加上了沒有繼承皇位資格的七皇子,更令人意外的是早就不管朝事的二王子閑王竟然都來侍疾了。二皇子閑王腿有疾,誰人都知道,他也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若是換個別的人,大臣們肯定會以為皇上公開表明對太子不滿了,但是這二皇子和七皇子就不同了。大臣們想來想去,揣測不出圣意,最后只能歸功于,皇上想要聯絡一下父子感情。太子面上也有些許驚訝,旁人以為他是能夠御前侍疾受寵若驚,去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震驚是因為閑王。夏侯靈淵和他一起侍疾,他早有預料,而且這也在他的計劃之中,但皇上讓夏侯修儀的一起確實令他拜師不得其解。三位皇子侍疾大半個月的時間,期間后宮、朝廷、甚至太子、七皇子等所有人都沒有動作,這讓某些十分關注皇子動靜的人感到十分意外。這般大好機會,難道太子當真不在意地位,會放過?一直養病陪伴皇后和十三皇子的明宣帝也是有些意外,之前賢妃哭訴她當年所做之事都是被母家所迫,這些年她也一直在彌補,處處幫襯著皇后,而那些事太子半點不知情,而且她和太子也有意無意的疏遠鎮遠侯府。明宣帝原本是不信的,但是根據最近太子的動靜還有暗衛查到的,鎮遠侯府為太子謀劃的事情被太子無視的情況,明宣帝對太子大度沉穩,沒野心的的印象漸漸的又有些恢復了。雖然說是一起侍疾但是夏侯靈淵和夏侯修儀只管侍疾,對于朝事二人確是一點不過問,若是有時候太子詢問他二人意見,夏侯修儀直接就是淡笑搖頭,借著好久沒入朝的理由不說話,夏侯靈淵即使給意見,也是站在明宣帝這一邊考慮的,一點把柄不給太子抓到。因著太子的緣故,后宮的賢妃又重新獲得了寵愛,而且賢妃又有身孕的事情整個后宮和眾大臣們也是知道了,紛紛向著明宣帝賀喜。一切好似都那么的平靜安好,直到太后要回宮的消息傳來。慈寧宮內,太子向著皇后請安,然后站在一旁等待著明宣帝的旨意。夏侯修延微微皺眉:“父皇,太后傳消息說要回宮......這......”明宣帝:“那就會吧,讓禮部擺個接風宴?!?/br>太后要回宮的事情整個京兆百姓都知道了,對于這個在寒水寺為夏啟祈福了十幾年的太后,所有百姓都熱烈的歡迎,這種情況下,明宣帝當然只能同意,并且還要擺上宴席歡慶。城中百姓歡欣鼓舞,朝中大臣則是有喜有憂。就在太后臨近京兆地區之時,皇宮里再次傳來壞消息,皇帝又昏迷了,而且情況很是不好。周院使和孫院判兩人依舊只診出了勞累過度,身體虧損的原因,但是這半個月來,明明朝中大多數折子都是太子在批閱,只有在遇到難題是才會去請教皇上,這如何還能勞累呢?皇帝一連昏迷了四天,直到太后的儀架進了京城才醒過來,隆重的收拾一番后,皇帝帶領眾大臣站在宮門口迎接著太后,做足了孝子的樣子。太后居住的壽康殿早已收拾妥當,里面陳設參照著明宣帝太清殿,看起來皇后的慈寧宮與之想比都差了些。德妃還是回了她以前的宮殿。把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