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0
對齊嬰說:“齊大人的馬甚是合我眼緣,不知今日可否借與我?” 他又將自己手中的韁繩遞給齊嬰,道:“大人若不嫌棄,可與我交換?!?/br> 顧居寒的馬也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名駒,喚作若遲,乃是一匹貨真價實上過戰場的戰馬,隨顧小將軍南征北戰多年,已然有了盛名。 齊嬰聽他如此說,自然知道他的想法,心中亦有些慨嘆。 他早就知道顧居寒是仁將,胸臆開闊絕非尋常人可比,卻沒想到他能做到這一步。 齊嬰可不僅僅是他戰場的敵人,更是如今致使顧家敗落的禍首之一,他卻能不計此嫌、就事論事,可見其品性的端正。 齊嬰承顧居寒的情,卻并不打算與他交換,一來他本不看重這場兒戲般的勝負,二來魏帝還在一旁看著,顧居寒若自作主張換了馬恐怕也要惹上是非,顧家本已有失勢之兆,還是不要再惹他的君主不快、雪上加霜了。 是以齊嬰婉拒道:“神駒自有靈性,若遲更當如此,恐非我所能駕馭,還是還與將軍罷?!?/br> 顧居寒聽話聽音,明了齊嬰這是借故推辭,又見他言罷抬目,眼中是豁然之色,隱然還有體諒之意,遂明了齊嬰的好意,是不想他再惹上無謂的是非。 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時或許只是一個眼神,彼此便可相互明了。 因有這換馬一事,兩人之間便難得少了些虛與委蛇,顧居寒笑道:“我乃武官,于這等馬上之事本就更擅長些,大人若不與我換馬,稍后可莫怪我仗勢欺人?!?/br> 齊嬰聞言亦是一笑,答:“將軍不必相讓,也好讓我等開眼?!?/br> 兩人相視一笑,俱是豁達朗潤,隨后場上鼓聲激越彩旗飛揚,這場大江南北絕無僅有的擊鞠,便要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留言和私信鼓勵我的天使們,非常感動感激,我一定會努力堅持把這個故事寫完不跑路的! srds…我還是要激情開麥:下次我再寫這種撲街權謀愛情戲我就是狗!∫是我下次頭鐵再開請務必罵醒我! 第149章 錯綜(3) 擊鞠有單雙球門兩種賽法,江左盛行雙球門,大魏則盛行單球門,較之前者更為激烈。 這場擊鞠是三三對陣,大魏那方是顧居寒和鄄陵侯之子劉紹棠,為了顯得公平一些也勉強塞了個文臣進去湊數,是個六品的年輕官員,叫賈鷺;大梁這方便是齊嬰和一個樞密院的屬官錢淼,另外他們實在湊不出人來了,便讓白松也頂了一個缺。 南齊北顧這等只存在于傳聞之中的亂世名臣忽然一并出現在眼前,難免令華棚之下的眾賓都跟著心潮澎湃起來,尤其顧家的小將軍一向都是魏國遠近聞名的美男子,劍眉星目歷來引得女子追捧,哪料這大梁的齊敬臣竟也生得如此俊朗,蕭疏軒舉湛然若神,眉間山河竟遠勝世人苦譽,尤其一雙鳳目華美矜貴,乃是一種與顧小將軍截然不同的氣韻,此時兩人馬上對峙,實在令女眷們頗難自持,也虧得大魏民風開放,才沒讓夫人小姐們的言行顯得太過出格。 但聽“嘭”的一聲,木球被球杖高高擊起飛向空中,場上駿馬長嘶鼓聲如雷,一場絕無僅有的擊鞠就此拉開了帷幕。 這場擊鞠實在賽得很漂亮。 大魏這邊自然不必說了。顧小將軍本就是將門出身,一身馬上工夫出神入化,□□神駒通靈,簡直宛若明白主人心意,不需顧居寒如何駕馭、自發便在場中一騎絕塵,幾乎躥得比球還快。更好看的是顧小將軍的球技,那球桿又長又重,在他手里卻輕盈又靈活,只要他看準一揮,木球必然應聲進洞,桿桿皆中,引得場邊叫好聲不斷。 大梁這邊則是另一種好看。 那位使君是文臣,又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出身,擊鞠這樣粗野的事情,由他做來竟也貴氣雅致得很,如同閑庭信步縱馬尋花一般。 比起顧小將軍的先聲奪人,這位使君則顯得很安靜,并無引人叫好的神乎之技,卻勝在打得巧妙。他將揮桿傳球的分寸拿捏得極為細膩,總是有意無意讓球從魏臣馬間穿過、或是正正巧傳到馬兒腳下,劉紹棠和賈鷺因此頻頻撞桿,顧居寒的若遲也被腳下的球絆得總也跑不順,這便給了白松機會。 白松一身武藝也極出眾,要單論功夫恐也并不比顧居寒差,他又侍奉齊嬰多年,兩人的默契自然非比尋常,一旦魏臣出現疏漏他便伺機而動,每每揮桿亦是少有失手,雖則吃了馬劣的虧,但大半場打下來居然也落后不多,算是不相上下。 顧居寒本來念著梁臣都不是正經武官出身、馬又都是劣馬,不想跟他們動真章,結果一打來二打去,卻總感覺是被一張無形的網束住了,那種戰場上受制的感覺又回來了,一時難免也起了脾氣,開始認真了起來。 齊嬰也感覺到了顧居寒的變化。 他本不是爭強好勝的性子,又自少年時起便懂得藏鋒,除家國之事以外很少會動與人爭鋒的心思,那日卻也久違地被顧居寒激起了好勝之心,兩人都動了真格,愈發打得難分勝負。 魏帝本是一心要打大梁人的臉,結果這等酣暢淋漓的賽事看到后來也是熱血上了頭,遂主動張羅著要給梁臣換馬。 這馬一換,場上的形勢更是旗鼓相當,梁臣本落后幾籌,眼下便漸漸追平,南齊北顧在場上全然打開了,打得痛快盡興,直到一炷香燃盡了也未分出勝負。 這下不單兩人意猶未盡,便是場下的看客也不能滿足,紛紛大呼著讓兩位大人再賽一場,魏帝更是頭一個起哄,就差下旨硬來。 好在兩位大人本就有意繼續,是以只紛紛下場喝了口水便又折回場上,一時塵土飛揚歡呼不斷,又熱鬧開了。 可惜那天直到最后,兩人還是沒能分出輸贏。 第一場打平后兩邊又互有勝負,都是小勝,來來往往打了半日也沒出個結果,卻仍是讓場下的眾賓看得盡興極了。魏帝也是如此,高興之下賜宴,大殿宴席之上還連呼可惜,說倘若下回樞相再來北魏,務必要同溫若再賽一場,以平今日之憾。 齊嬰只笑稱一定。 宴席之上觥籌交錯,齊嬰與顧居寒兩人卻坐得很遠,齊嬰這方被眾人圍著抽不開身,此時只能相互遙遙舉杯以示敬意。 點頭交錯之間,齊嬰便看見了顧居寒身邊的冷落——只有劉紹棠小將軍坐在他身邊,其余罕有人上前向他敬酒,顧居寒獨坐在那里,面上沒什么表情,眼神卻顯得低沉。 顧家當真是瀕臨失勢。 見山關一役中老國公負傷,傷雖并不很重,但于年邁之人而言卻頗難捱,尤其他一生戎馬未嘗有過如此大敗,那一戰更擊潰了他的心氣,據聞自戰場上退下去后便一病不起,至今都尚未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