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8
等他和那幾位新科進士一同離開后,沈西泠才從三樓的雅間中出來,結果找掌柜一問,才知道齊嬰還是付了賬才離開的,他還是沒敲她的竹杠。 沈西泠一時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這個人……讓她說什么好。 這天晚上齊嬰總算沒有失約,不到戌時便回了風荷苑,和沈西泠一起用了晚膳。 飯桌上沈西泠責問他今日為何還是付了賬,他但笑不語,她又埋怨了幾句,后來拿他沒辦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飯后仆役們都退下了,只余他二人在懷瑾院獨處,齊嬰就在這時告訴了沈西泠北伐之事。 小姑娘嚇壞了。 真的嚇壞了。 她一開始還是不敢相信,后來就語無倫次起來,看著齊嬰問:“你……你要去戰場么?可是、可是你不是文臣么?又不是帶兵打仗的將軍,為什么要去戰場?他們不能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嗎?為什么什么都要靠你……” 她是真的慌了神,語速變得極快,一副六神無主的模樣,齊嬰把她摟進懷里,安慰她說:“兵事瞬息萬變,我在樞密院中拿到的消息總有遲滯,不如身臨其境來得確切——我不是去打仗,只是隨軍督戰,不會有性命之虞?!?/br> 沈西泠卻沒有那么容易相信,仍慌亂不已,齊嬰嘆了口氣,又牽起她的手,說:“等這件事結束了我就帶你走——好么?” 沈西泠那么敏銳,一聽他這話就覺得有點不對,立刻拉住他的袖子,慌得快哭出來了,說:“你是為了我么?你是為了要帶我走所以才去打仗的么?” 她這么聰明,讓齊嬰有些無奈,他捏捏她的臉,說:“不是……” 沈西泠卻不相信,大聲說:“就是!你就是!” 她哭起來了。 驚慌失措。 她明白了。她明白了。 他要帶她走,可是他是一個那樣有悲憫心和責任感的人,似乎總覺得一草一木一息一命都與他相關,他放不下這些責任,所以如此急迫地要去打仗、平定山河,為了他走以后江左仍有太平氣象。 他都是為了她! 她哭得更加厲害了,一邊哭一邊緊緊地看著他,說:“我們不走了,我們不走了好不好?這樣你就不用著急了,你也不用去戰場了,好么?我們不走了,我不想走了一點也不想了……” 她更加語無倫次了。 齊嬰知道她發現了,她的擔憂和慌亂令他心里難受,同時他也能感覺到她心里的沉重。 他幫她擦掉眼淚,問:“不走了?想好了?” 她很篤定:“想好了,不走了?!?/br> 他笑笑,逗她一般地又問:“如果不走了,我與六公主的婚事可就沒法再拖了?!?/br> 他與旁人成婚,這于沈西泠而言當然是沉重無比的事,可是與他的生死安危相比,這又算得上什么呢? 沈西泠很認真很認真地看著齊嬰,很確定很確定地說:“沒有什么比你好好的更重要——即便你要娶別人,即便我們要從此分開,只要你能好好的,那我就都可以?!?/br> 她沒在開玩笑。 即便失去他會讓她痛不欲生,即便此后漫長歲月她都會覺得一顆心無處安放,即便要眼睜睜看著他和別人白頭到老生兒育女。 只要他平安,那就都可以。 齊嬰看出了她的認真,她眼里的篤定深刻到讓人覺得有些壯烈,他深深地為此動容,同時也更加深地愛她。 他不再逗她,以與她同樣的篤定和認真看著她。 “文文,我不做選擇,”他的神情嚴肅,如有千鈞之重,“你和這個國家我一個都不會放棄,既然開始了,就善始善終?!?/br> “你也不要做選擇,”他嚴肅而堅定,眼神中有波月無邊,“我不會讓你失去任何東西?!?/br> 沈西泠看著齊嬰,淚眼朦朧,心跳得越發快。 她一直以為她已經足夠愛這個人了,愛到窮盡了一個人能夠愛另一個人最大的限度,可是后來她卻發現她竟然還可以更加愛他,因為他的好一次一次地逾越了她的預計。 他…… “什么都不要想,相信我,”他重新把她摟進懷里,聲音低沉,“等這一切結束了,我們就走?!?/br> “我會一直在你身邊?!?/br> 沈西泠不知道自己還能說什么,只是一直在他懷里哭,緊緊地抱著他不松手,也不知道是因為悲傷還是因為動容。 她哭得抽抽嗒嗒的,又緊緊地拉著他問:“你……你會有事嗎?你會不會受傷?會不會……” 她不敢說出那個字。 齊嬰知道她想問什么,溫柔地摸了摸她的頭發,說:“不會?!?/br> 她繼續哭:“你發誓!” 他笑了,對她的要求無所不應,說:“我發誓?!?/br> 她卻哭得更大聲了。 她沒辦法改變他,也沒辦法幫到他,只能看他順著自己選擇的路不回頭地走下去。 而她知道:這條路如果是活的,他會接她一起走;如果是死的…… ……他將沉默著獨自承受。 作者有話要說: 女鵝就是超級超級美! 下一章節奏比較快,唰唰唰那種,以及男二終于要露個臉了,文文和顧小將軍的初次見面也快要來啦(可能還有個三四章叭PS:看到了大家的留言,很感激,那我還是盡量保留原來的設定,為了避免冗長會想辦法換種簡潔的寫法去寫,謝謝大家!鞠躬! 第135章 風云(1) 慶華十七年四月十二,大梁詔發討魏檄文。 同年四月十五兵發安豐,南渡以來魏梁兩國之間規模最為浩大的一場戰役正式拉開了帷幕。 這一仗對魏國來說是很不好打的。 一來是因為戰事突然。蕭梁一向兵馬孱弱,尤其南渡傷了元氣,一直有避戰之意,何況自打齊敬臣執掌樞密院后就更加轉入守勢,以至于魏國朝廷怎么也想不到南邊會忽然主動挑起戰事。 二來是因為錢糧匱乏。北地原本就不如江左富庶,去年又碰上大旱,流民四散令朝廷頭痛不已,光是賑濟撫恤就耗費了大半的銀錢,早就揭不開鍋了,眼下又忽逢戰事,糧草周轉都成了問題。 三來是因為國內動亂。老燕國公年邁,雖然壯心不已,但再上沙場已經十分為難,領兵之事已基本由顧小將軍顧居寒代領,而他近來正被北魏境內蜂起的叛亂牽住了手腳,一時分身乏術,開戰半月都沒顧得上赴前線帶兵。 朝廷的形勢如此危急,逼得一向與顧家不睦乃至于不惜與大梁暗通款曲的鄒氏也不得不暫時放下了與顧家的仇怨,將相攜手,一同抵御南邊的攻勢。 只是即便如此還是難以挽回高魏在這一戰中的頹勢。 大梁樞密院就如同一只蟄伏的巨獸,看上去好似多年安眠,實則已悄無聲息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