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賈家表兄的小人進讒言,提起當年榮國府之爭的舊事,咱們家才是毫無退路?!?/br>史鼐原本還要再勸,但是當夜史鼎便率部起義了,不過數年,賈赦便打下江山,證明史鼎的遠見,遠非史鼐可比。賈赦聽說賈王氏自盡這樣的瑣事是史鼎告知賈璉的,難免回憶起當年史鼎起義投靠的舊事。史鼎此人,眼光毒辣,本事也有,但卻過于鉆營。賈赦并不記恨當年史暉逼迫之仇,因為史暉已經不值得他記恨,但是若是論信任,賈赦對史鼎的信任也遠遠比不上左良、許巖、柳萱、周福等人。便是因為史鼎在這等小事上的脾性作派,不合賈赦的胃口。這么說吧,左良等人,愿意和自己共患難;而史鼎,則能抓住機遇和任何人共富貴。賈赦笑著對賈璉道:“你可知忠靖侯為何單單來告訴你一個婦人的生死?!?/br>賈璉在宮中做過人質,又經歷過戰爭,年歲不過十七,卻已經歷練得十分有見地。賈璉道:“孩兒知道,如今孩兒身份不同,忠靖侯許是想在孩兒這里結段善緣?!?/br>賈赦滿意的點點頭,道:“你既能瞧破一個史鼎,為父希望你日后能瞧破許多個史鼎。從今而后,討好你,親近你的人不知凡幾。他們會表現得或是處處為你著想,或是不經意間流露出對你的關心,或是對你大加稱贊,成日琢磨你愛聽的話,愛做的事,投你所好。但是他們真正的目的,卻有可能是取你的財富、地位、甚至性命。就像前朝永昌公主之于景懷帝?!?/br>賈璉垂首道:“孩兒記下了?!?/br>賈璉悟性一向不錯,賈赦提點到了,倒也不擔心賈璉將自己的話當做耳旁風。既然說到了賈王氏,賈赦便問:“璉兒,你還記恨王氏么?”還記恨嗎?自己的母親和兄長死在王氏手上,但是賈璉對母親、兄長的記憶實在有限。幼時,王氏將自己送去族學,彼時賈璉不懂王氏的害人之心,現下全明白了。王氏此人,賈璉自然不喜,但是要說記恨,她倒也不配。“王氏固然不是好人,但天下包藏禍心之人何其多,王氏已經不配讓孩兒意難平?!辟Z璉道。賈赦滿意的點了點頭,依舊繼續道:“璉兒,你要記住,身居高位,便要有配得上高位的胸襟、氣度和才干。否則權利、富貴猶如催命符。史鼎此人,過于鉆營,用其才干的同時,需防其野心?!?/br>賈璉應是。其余的,賈璉沒問,賈赦也沒再說。爭奪天下這幾年,賈赦但凡有空,就教了賈璉經世治國,揣度人心的道理。譬如史鼎的事,若是賈璉反問為何不殺了史鼎,永絕后患,那么賈璉便不足以擔當一國儲君的大任。為了大周朝的建立,史鼎是立過功勞的,若他沒做出作jian犯科之事,便因君王之疑而落罪,那么必然導致人心渙散。賈璉若只有這些手段,將江山交給他,既是害他,也是害天下。好在賈璉資質本佳,年紀雖小,卻有非同尋常的經歷。無論是他所受的教育還是歷練,都在催著他成長,而他本身的資質,能夠支撐這種成長。至少,在現在看來,賈璉可以做個合格的儲君。皇城內,賈赦忙著國事,閑暇時教導子女,皇城外,賈母卻時常望著宮闕興嘆。賈赦帶著賈璉等人搬入紫禁城,賈母依舊住在善永侯府,因為有賈敏照拂,賈母倒什么都不缺。前朝的爵位是降等傳襲的,賈母原以為,自己位列國公夫人,已經是金陵賈氏一族最大的富貴了,所以她才費盡心機想將榮國府的產業傳給自己鐘愛的小兒子,誰知向來被自己嫌棄的大兒子竟然有此等造化,若非自己和大兒子離了心,此刻自己應當是母儀天下的太后娘娘才是。賈母后悔了,怎能不悔呢?當初若是對長子好一些,此刻自己的小兒子也該是親王了,珠兒也該是郡王之尊??墒乾F在呢,政兒身首異處,珠兒茍延殘喘。自然,她作為武帝親生母親,不但沒人苛待她,還有人討好她。賈政夫妻死了,他將賈珠、賈元春都接入了善永侯府,也沒人上前為難。待得朝上政事厘清了些,又偶有前朝余孽、起義賊寇等需要剿滅;又要開恩科;又有文武官員給賈璉請封太子;又有禮部上奏折給賈珂請封公主;還有上奏折請大選宮妃的;又有奏請給賈璉選妃的,不足而論。其中還有翰林上奏說,要給賈母請封太后。奏折引經據典,還舉了鄭莊公的例子,說莊公雖然立下“不及黃泉,不復相見”的誓言,后來不也“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嗎,后世還將此事傳為佳話。雖然當年史夫人將陛下逐出宗族,但到底是陛下嫡親母親,陛下將史夫人尊為太后,天下人只會贊美陛下仁孝大度。這一道奏折上來,算不得大事,但卻將賈赦架在了道德高點上。您是一國之君,要為天下人做表率,為您的嫡親母親正名,您也得了美名,有什么不好呢?再說,如今賈敬、林如海、史鼎都在朝上呢,這幾人是最知道賈母和賈赦之間的糾葛的。說實在的,當年賈瑚、張氏之死,賈母也有責任,如今賈赦君臨天下,不追究妻、子之仇,已經是大度,還讓他奉賈母為太后,有些強人所難。但是言官將奏折遞上去,賈赦若是不允,只怕又會傳出武帝暴戾、不孝的話。這位翰林,看似大義凜然,實際上是在為難賈赦啊。誰受道德綁架,賈赦都不會。天下人都知道武帝乃祖母周夫人教導,習得一身本事,才有今日君臨天下的功績,也是因此,賈赦將國號定為大周。這位武帝,文治武功自不用說,行事恩怨分明,卻頗有些離經叛道。只怕讓其奉史氏為太后,有些難。果然文武百官聽賈赦道:“史氏為國公夫人,而亂一家;若為太后,任其亂一國乎?朕豈能為朕一時名聲,而至天下黎民的福祉于不顧?傳朕旨意,封史氏為榮國公夫人,賜榮國公府?!?/br>史氏以前治理個榮國府且將榮國府搞得兄弟鬩墻,子嗣亡故;若是讓她掌管后宮,會惹下多大的禍患呢?朕不能讓她禍亂后宮,以免給天下百姓帶來災禍。為了百姓福祉,朕不在乎名聲。將賈母封為國公夫人,仁至義盡。賈赦不是一個專橫的人,文武百官若有好的建議,他也能采納;但是賈赦也是一個十分強勢的人。強勢到景懷帝容不下他,他便逆了前朝的江山。安置賈母這種不影響國計民生的瑣事,賈赦不可能受人左右。原身是十分孝敬賈母的,原著里,不管賈家后來如何風流云散,賈母也做了一輩子國公夫人。那么,賈赦便讓賈母做國公夫人,而且還是榮國公夫人。也算全是原身的母子情分。有了封號,賈母自然有了俸祿,加封國公夫人后,賈母有了品級,按理便可遞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