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
“嗯?”李牧暮奇怪地看著他。謝卿廖搖了下頭,說:“人類文明可能會因為葉玲某些瘋狂且充滿執念的研究而在短時間內有一個巨大的進展,但失去葉玲也并不會讓文明倒退,只不過這個進展會來的更慢一點?!?/br>有文明的進步與道德的底線。一旦葉玲被組織帶走,很難想象在陽光明媚的海面下會凝聚起多么破濤洶涌的場景。現在虞翊和越戈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抉擇。拋棄短時間的文明進步,選擇保留人類最后的道德底線。人是一個延續綿長的種族。也許十年,他們研究不出什么舉世震驚的發明,但五十年、一百年,只要這個浩渺宇宙的一隅存在著這個名為‘人類’的種族。終有一日,總會有無數的星子在這個種族間冉冉升起,在無垠宇宙中盡情閃耀。人世茫茫,星火永不滅。……咚咚咚。虞翊輕叩了下米萊的房門。木制的房門緊閉著,隱約的陽光從縫隙里照出來。有個影子在門后動了兩下,似乎猶豫了很久。吱呀——門開了。米萊一臉平靜地站在門后,兩側的發絲被別在耳后,整個人看上去凌厲且冷漠。米萊朝兩人微微點了下頭:“來了?!?/br>虞翊站在門口,眼神冷靜地看著她,沒吭聲。越戈靠站在隔壁的墻上,手指夾著一只沒點燃的煙。在聽到米萊聲音的瞬間,手心握著的匕首噌地合入鞘中。虞翊瞥了下窗戶大敞的窗戶。陽光很好,在窗下灑下了大片金黃。從這里可以直接望到碎光閃動的海平面,濤濤白浪。虞翊朝她點了下頭:“葉玲?!?/br>米萊冷著臉,眼神毫無波動,似乎永遠沒什么能讓她失去理智。葉玲說:“從應急系統啟動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輸了,很徹底?!?/br>她的語氣很平靜,近乎冷漠的語氣,只是在陳述著一個已知的事實。虞翊沉默著,手垂在身側,面色冷峻。葉玲回身走了進去,靠坐在書桌前的椅子上,腰板挺地筆直。永遠是一種不屈服的樣子。葉玲朝床上瞥了一眼,說:“坐?!?/br>虞翊走過去,面無表情地坐在她對面。葉玲掃了空無一人的門口,淡淡說:“越戈,你也進來吧?!?/br>門外的人猶豫了片刻,出現在門口。越戈靠在門框,朝她點了下頭:“老師?!?/br>葉玲板著臉,不帶任何情緒地“嗯”了虞翊眼瞳猛然一緊,看向越戈。越戈收起笑容,手心的煙被卷地碎成一團。他坐在虞翊身旁,床尾陷下去兩個痕跡。·相比之前在燈塔中遇見的葉玲,面前的葉玲似乎更符合原來的性格。也許是思維粒子在進行不同的個體寄生遷躍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此時的葉玲要顯得更加冷漠,也更加平靜。坦然地面對失敗,冷漠地輕視生命,卻又對科學有著一種瘋狂到癡迷的癲狂。葉玲看了眼越戈,冷淡地說:“很久沒聽過這個稱呼了?!?/br>越戈沒說話,臉上不帶一絲笑意,冷冷地看著她。葉玲把視線移到虞翊身上:“我和你一樣也是孤兒?!?/br>她又側過冷艷的臉龐,看看越戈:“他也是?!?/br>虞翊放在床上的手驀地收緊,仍舊木著臉注視著葉玲。這些是越戈從沒和他講過的過往。葉玲的聲音很冷,毫無平仄,一時間和系統的聲音重合起來:“同樣我們也是前孤獨癥患者?!?/br>她想了想,又補充道:“對,就是外界普遍說的自閉癥?!?/br>·越戈第一次遇見葉玲是在7歲的某個夏日清晨。福利院請來了國內知名科學家團隊來給孩子們講課。葉玲就是當時帶隊的主要成員。其實那并不能稱為福利院,其實應該是一個研究所。‘星星福利院’,收容了大規模的孤獨癥兒童,但其實是在對他們進行科學的研究和實驗。多長時間,能學會自主交流。多長時間,能進行外界互動。……葉玲就是從福利院治愈,稱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女科學家,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以及高能天體物理方向。自閉癥患者由于長時間處于一個自我思索的思維中,經常性會出現在某一方向的天才。折翼的天才。星星福利院就是負責引導出這些孤獨癥兒童在某一方面出乎意料的神跡而成立的。葉玲走進教室的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角落,一個安靜擺弄著地球儀的男孩。眼神冷漠,毫無情緒外放,仿佛一切人類能夠被影響到的情緒都不會在他身上出現。葉玲走過去,沒有蹲下神,只是微微低著頭,男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手指在地球儀上胡亂劃過。葉玲平視著掃了眼前方。那里裝著一臺電視機,里面播放著準點新聞。正在播放的是一條小行星群墜落地球的新聞。主持人聲情并茂地講解著:“本日下午5點,位于坐標……”沒有人提到行星群墜落的地方,只有行星原有的下行坐標。葉玲瞥了眼男孩,男孩的手停住了動作,在大陸板塊的某處按了很久。冷漠的眼睛輕輕眨了兩下,不帶一絲情緒,冰冷且厭漠。葉玲問:“名字?!?/br>男孩動了一下,仰起小小的臉,面無表情地注視著她,一動不動。保持著某個姿勢。葉玲再次問:“名字?!?/br>男孩的嘴唇動了兩下,聲音低到近乎聽不見的程度:“越?!?/br>一個被棄養的混血兒,唯一的姓名來自于身上的一張破損的紙片,上面寫著——越。是他和父母唯一的羈絆。當天,葉玲的助理牽著越的手,把他送到了科研基地。同時,下午5點。葉玲冷漠地靠坐在椅背上,電視屏幕不斷在鏡片上閃爍。行星群終于墜落,就在男孩指著的那個區域內的某處。第二天,葉玲推開了越的房門。在他身旁坐下。越坐在床頭,手里捧著一本書,書很舊了,應該是哪個科研人員借給他的。葉玲記得很清楚,那本書叫。“你以后叫越戈?!?/br>葉玲站起身:“有名有姓,有始有終?!?/br>10年的時間,越戈在深山叢林深處的科研基地長大。期間葉玲僅僅和他見過5次。每一次都是來檢驗他的知識儲備以及目前所能達到的思維闊度。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