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
猶如蠱惑人心的惡魔低語:“你覺得會不會是他自導自演,讓你遇到危險又來救你,好獲得皇帝的賞識?” 李文謙還在懵:“是、是嗎?” 李余:“不是?!?/br> 李文謙過于困惑,以至于打起了哭嗝。 李余拍了拍他的后背:“自己去倒杯熱水喝?!?/br> 李文謙乖乖聽話,走到桌邊倒了杯熱茶,喝下后終于不再打嗝,又回到了床邊坐下。 李余告訴他:“聞鷲不是那樣的人,他和你都被算計了,所以以后要有人這么跟你說,那個人一定不安好心,知道嗎?” 李文謙點了點頭。 李余稍稍放心,決定慢慢培養李文謙對聞鷲的信任。 因為書里,聞鷲就是被不信任他的李文謙給弄死的,聞鷲死后,風火軍落到了林之宴手上,成了林之宴在李文謙死后跟三皇子搶皇位的重要砝碼。 所以她得提醒這傻孩子,聞鷲這么忠心又好用的刀,可不能再給折了。 第二十六章 聞帥或許不是,但他好像是…… 如果不是皇帝突然召走了李文謙, 李文謙恐怕得在李余這兒耗到天黑才會走。 離開前李余問了一嘴:“小十一呢?他怎么不來看看我?” 李文謙用食指撓了撓臉頰:“他也傷著呢?!?/br> 李余意外,還想再問,見來傳召李文謙的公公面上帶著些著急, 就沒再說什么,只擺了擺手, 讓李文謙快去見皇帝。 李文謙走后,李余問桂蘭, 桂蘭說昨晚小十一找其他皇子一塊喝酒, 也不知道是怎么的, 喝著喝著就動起了手來,雖說只是些皮rou傷, 沒什么大礙,不至于嚴重到沒法來見李余的地步, 問題在于皇帝聽說他們兄弟幾個打架, 大發雷霆,把當時在場的皇子都給罰了。 就連不良于行的五皇子——擁有親王頭銜的軒王也沒能逃過去。 李余琢磨, 這里頭說不定就有林之宴的手筆,因為“突出李文謙的慘, 對比皇子們的無用”是林之宴把李文謙推上皇位的主要手段, 且事情還這么巧,就發生在昨天晚上,李余不覺得這是巧合。 這邊李余開動自己的小腦袋瓜,去推測林之宴的路數,那邊李文謙來到楠木殿, 見到了正在看奏折的皇帝。 李文謙行禮問安,皇帝叫起后給他賜了座。 御前賜座,這要傳出去, 李文謙在眾人眼中的地位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文謙知道這個時候裝無知反而會讓皇帝懷疑,故而面露猶疑,沒有立刻過去坐下。 皇帝終于放下折子,看著李文謙,問:“為何不坐?” 李文謙抿了抿唇,道:“回皇爺爺,孫兒記得你曾說過,在抓到想要謀害孫兒的人之前,你會繼續冷待孫兒?!?/br> 皇帝問他:“你怎么知道朕還沒抓到人?” 李文謙確實不知道,他也是猜的:“孫兒身邊的侍衛,比之前更多了?!?/br> 皇帝被親兒子們氣了一晚上的心情終于有所緩解,他說:“你是個聰明的。朕之前也確實同你說過,那些企圖害你的人多半是覺得你的身份擋了他們的路,所以才會想要至你于死地?!?/br> “但昨晚的事情之后,朕又有了別的想法?!?/br> 皇帝說到這里,看李文謙還站在原地,蹙眉道:“先去坐下?!?/br> 李文謙這才乖乖坐到了椅子上。 皇帝繼續道:“你若得寵,那些人要害你還說的過去,可你被朕如此冷待,為何他們還是忌憚你?難道就不怕你因此入了朕的眼,弄巧成拙?又或者說,這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原本還低著頭的李文謙蹭地一下就站了起來,他抬頭看向皇帝,想要解釋什么,卻被皇帝呵斥:“坐下!慌慌張張像什么樣子!” 李文謙從皇帝的訓斥中聽出了些許恨鐵不成鋼的意味,那不是把李文謙看成一個可有可無的孫子會有的態度,更像是給李文謙定下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所以才會這般訓導。 李文謙的心瞬間放下了大半:皇爺爺沒有懷疑他。 于是他慢慢地坐了回去。 皇帝接著說道:“你幾次遇險,都是聞鷲救了你,若你因此被朕重視,他既得了功勞,又得了你的信任,你說,這天下怎么會有這么巧的事情?” 李文謙小心翼翼道:“皇爺爺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聞帥安排的?” 皇帝:“朕想聽聽你的看法?!?/br> 一個皇帝怎么會跟一個八歲小孩要看法,更況且李文謙沒有忘記,姑姑身邊的桂蘭嬤嬤是皇爺爺的人,姑姑方才對自己說的話,多半也已經傳達到了皇爺爺的耳朵里,所以李文謙猜,皇爺爺可能是在考較自己。 李文謙知道,自己不能回答得太好,會讓皇帝覺得他城府太深,也不能回答得太差,會讓皇帝覺得他資質愚鈍,更不能全照著姑姑的想法去說,那是最糟糕的,皇帝會覺得他過于聽信姑姑的話,沒有自己的主見。 他得有屬于他的,能讓皇帝滿意的答案。 李文謙想了想,開口道:“姑姑也覺得太巧了,但她和我說,聞帥不是那樣的人?!?/br> 皇帝聲音微沉:“你聽她的?” 李文謙抿了抿唇,又繼續說道:“聞帥雖然救過孫兒多次,但其實,孫兒并不喜歡他?!?/br> 皇帝有些意外。 李文謙:“孫兒曾被一個太監騙上屋頂,聞帥將孫兒帶下來后,孫兒因為害怕抓住了他的衣袖,可他頭也不回,問都不問一句就走了,所以、所以我不喜歡他,也覺得姑姑說的沒錯,他不是那種會算計的人,不然也不會這么討人厭?!?/br> 李文謙的回答中,沒有過分理智清晰的剖析,也沒有只能看見表象的盲目,更沒有一味聽信自己依賴的長輩,他甚至沒有因為自己對聞鷲的討厭,就覺得聞鷲一定是個壞人,而是根據自己的遭遇和想法,結合兩位長輩各自的說法,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純稚,明理,兼聽,雖然還有些天真,但是個好苗子。 皇帝很滿意,無論是對李文謙的答案,還是對李文謙本身。 李文謙走出楠木殿時,正好有夏風吹過,李文謙感覺背后有些發涼,便反手往后衣領里摸了摸,才發現自己背后早已出了一層薄汗。 真嚇人,他收回手,把手上沾的汗往衣服上擦了擦。 但他不討厭這種感覺,非但不討厭,甚至會因此感到興奮雀躍。 李文謙回頭望了眼楠木殿—— 姑姑說聞帥不是心思深沉,善于算計人心的陰詭之人。 聞帥或許不是,但他好像是。 李文謙離開后,皇帝對海公公下了道口諭:“傳令回京,將文謙的住所從西山閣,換到延英殿?!?/br> …… 李余傷在后腦勺和腰側,估計是有些輕微的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