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顯得心虛,卻不知這樣的速度在小十一和李文謙眼中,變成了胸有成竹的從容。 她把包著曾青的紙對折,懸在火焰上方,讓紙里的藍色粉末順著折痕傾倒而下。 經過他們這么一番折騰,太陽早就落山了,有宮女拿來燈盞照明,卻因桌上擺滿了東西放不下,只能站在一旁手動捧著燈盞。 小十一沒看清李余往琉璃盞里灑了什么,只見那東西落下后,琉璃盞中的橙色火焰邊緣染上了一圈他期待已久的綠色。 小十一不由自主地張大了嘴。 莫說小十一,李文謙和桂蘭乃至掌燈的宮女都嚇了一跳,那宮女不經事,手抖摔碎了照明的燈盞,使亭子里的光線變得昏暗,也襯得那張牙舞爪的焰火格外詭異刺眼。 隨著倒進去的曾青越來越多,那抹綠色也越來越明顯,直到最后將火焰中的橙色徹底取代。 預想中的翻車沒有發生,李余暗暗舒出一口氣,滿臉淡定地朝著兩人裝逼道:“瞧,這不就變綠了?!?/br> 第十一章 就當是我對聞鷲芳心暗許愛慕…… 李余并不知道,因為她離琉璃盞最近,所以她那張面無表情且還有些蒼白的臉龐在鬼氣森森的綠火映照下,顯得有多滲人。 小十一聽見李余的聲音,將視線從綠火轉移到李余臉上時看到這一幕,喉結滾動,下意識咽了口口水。 沒人注意的李文謙則趁著光線昏暗,毫無顧忌地盯著李余,他眼底映著綠色的火光,兼之年紀小,眼黑的部分比眼白多,看著竟比李余還要嚇人些。 桂蘭最先回過神,她低聲呵斥被嚇到瑟瑟發抖的掌燈宮女,并迅速叫人在亭子里重新點上燭火,用暖橙色驅散了滿亭的陰間氛圍,然后才去問李余:“殿下,這綠火……該怎么熄滅?” 酒精燈是怎么滅的?反正不是用嘴吹。 李余想了想,道:“拿個空碗蓋住,它自己就滅了?!?/br> 桂蘭依言拿來空碗,將琉璃盞扣上。 綠火被隔絕,李文謙垂下眼簾,小十一也驀然回神,他騰地一下站起來,引得眾人朝他看去,就見他胸口起伏不止,目眥欲裂,半晌才從口中擠出一句:“你方才,往酒里灑了什么?” 也不怪他如此憤怒,如他這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母親嘮叨掉眼淚的人,知道自己母親多年來的夢魘并非是思慮過多,而是有人惡意設計嚇唬,不氣瘋就怪了。 “曾青?!崩钣嘈南胄∈毁F為皇子,多半不知道曾青是什么,遂又補充了一句:“一味藥材,不難得?!?/br> 一旁的李文謙狀似無意地添了句:“藥材是不難得,但能燒起來的酒卻非常見之物?!?/br> 不僅不常見,想要弄進宮也不容易。 小十一轉身要走,李余叫住他:“等等!” 小十一回頭看向李余,模樣像極了一只暴怒的獅子,大有誰敢在這時候勸他息事寧人,他就咬死誰的架勢。 結果李余只是用下巴指了指那壇蜀州酒,道:“把這個拿去?!?/br> 小十一頓住,回來拿走了那一小壇蜀州酒,壓著戾氣對李余道:“六姐以后有什么事,只管叫人來找我?!?/br> 就是欠了李余人情,日后一定會還的意思。 李余本就有事想和小十一打聽,因此也沒跟他客氣:“好嘞?!?/br> 小十一拿著酒走了,李余轉向李文謙:“晚飯吃了嗎?” 李文謙搖了搖頭,他從十一叔出宮后就一直在瑯嬛殿附近等著偶遇十一叔,哪里有時間吃晚飯。 李余剛才沒吃幾口,還餓著,就邀李文謙留下和她一塊吃了頓晚飯。 待月上中天,離開瑯嬛殿的李文謙回西山閣,一直都沒什么存在感的海溪走在他側前方,提著燈籠為他照亮腳下的路。 李文謙雖貴為皇長孫,但因沒有親近的長輩照料,他身上很少戴花里胡哨的佩飾,腰間的香囊還是李余前陣子給他的,說是包了些草藥在里面,能驅蚊。 李文謙單手握著香囊,沒看腳下的地面,而是看著海溪,半晌才問出一句:“桂蘭嬤嬤說,那壇蜀州酒是皇爺爺賜給姑姑的,你知道這事兒嗎?” 李文謙這趟只帶了海溪一個太監,一來是怕帶的人太多,會被發現他是故意堵十一叔的路,二來,他想知道,海溪的主子到底是他,還是皇爺爺。 海溪沒有讓李文謙失望,他告訴李文謙:“奴婢不曾聽聞此事,但奴婢知道,今年上貢的蜀州酒陛下只賜給了兩個人,一個是出身蜀州的泠嬪,另一個是聞帥?!?/br> 李文謙握著香囊的手緊了緊,他明白了,桂蘭是皇爺爺的人,皇爺爺仗著姑姑什么都不記得,假借舊日賞賜之名,給姑姑提供了她想要的烈酒。 李文謙無聲地吐出一口長氣,沒有繼續問下去。 海溪見狀也不再多嘴,想著日后再慢慢表忠心也來得及。 如皇上對他養父海公公的信任,那也不是一天兩天三言兩語就建立起來的。 翌日,李余并沒等來放她出瑯嬛殿的圣旨,她找桂蘭要說法,桂蘭說淑妃這事還在調查中,等塵埃落定,皇帝必會下旨解了她的禁足令。 桂蘭說得肯定,李余只好耐心等著。 期間她通過李文謙的描述,得知自己這一手cao作再次將原劇情改了個面目全非—— 小十一不管不顧沖去皇帝那,要給淑妃討回公道,皇帝順水推舟下令徹查,最后得出的結果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幕后指使竟是泠嬪。 而泠嬪之所以這般費盡心機折磨淑妃,是因為她和淑妃的meimei林貴人關系好,覺得是淑妃害死了林貴人,所以才想用這法子逼殺人兇手自己認罪。 皇帝問她可有淑妃害死林貴人的證據,她拿不出來,只說是自己的猜測。 還說若真有證據,她早就為林貴人報仇了,焉能讓淑妃活到現在。 按說泠嬪初衷不壞,也沒傷及誰的性命,偏偏她的做法牽涉了皇帝最厭惡的鬼神之說,皇帝翻臉無情,半點沒有顧忌往昔對她的恩寵,直接降了她的位份,并將她打入冷宮。 李余聽完沉默良久。 怎么說呢,這個泠嬪……是林之宴的人。 書中泠嬪會越來越得皇帝寵愛,給皇帝下毒,讓皇帝纏綿病榻,來不及替李文謙安排好一切就駕崩。 泠嬪給皇帝下毒的法子也特別狠,飲食就別想了,無數雙眼睛盯著,沒人能在皇帝的吃食上動手腳,且因為海公公十項全能精通香道藥理,在香料或衣物上下毒也是行不通的,因此泠嬪把毒下在了自己身上。 所以皇帝死后沒多久,泠嬪也死了。 如今泠嬪出師未捷入冷宮,不能再以身下毒,皇帝也算暫時逃過一劫。 李余低聲呢喃:“命硬還帶傳染的?” 書里李余死后就是皇帝死,這下可好,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