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0
而這方面朱瑙就比較吃虧了,這幾年在孫湘的帶領下長沙與蜀府結仇頗深,朱瑙想拉攏收買長沙勢力會比陶北難不少。不過從地勢上說,他占著江陵,想要謀取長沙比陶北從北方下來更容易。總之不管怎樣,很快他們就會將長沙府完全蠶食。誰又能想到,兩個月前還是中原軍與長沙軍聯手攻蜀,兩個月后竟變成蜀軍與中原軍一起瓜分了長沙……258、第二百五十八章兩天以后,謝無疾溜出城去,偷偷回到軍中,假裝自己隨著大軍剛剛趕到,然后再進一次城了。這次謝無疾帶軍隊得勝歸來,功勞不可謂不大。他成功守住了云陽不說,更重要的是,他以少勝多,擊退了陶北親率的大軍!如今陶北與朱瑙相爭,雙方都在盡力擴大自己的聲勢與威望。除了戰場上的廝殺,戰場之外的爭斗也極為重要。陶北之所以親自帶兵去攻打云陽,實則即便打贏了,他在戰場上也不會有多少獲利,還白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他打這一仗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因此謝無疾將他大軍擊退,甚至還險些生擒了他,戰場上的勝利同時也給朱瑙掙來了許多戰場之外的籌碼!這一仗能勝得這樣漂亮,謝無疾不僅在戰場上意氣風發,更重要的是他提前推斷出了陶北的進軍路線。如此智勇雙全的天生將才,實可謂難得。漢中原有一些對他不利的風言風語,此后想必再沒人敢提了。朱瑙早已在城內準備了接風宴,對于打了勝仗的士卒們,他大加犒賞,金銀財寶自不必說,在戰場上立下功勞的,他也都進行了大力提拔。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他一面招攬天下能人名士,一面也從手下選拔精明強干之人。而對謝無疾手下的栽培,又何嘗不是增強謝無疾的實力呢?至于謝無疾本人,朱瑙雖未提升他的官位,卻也趁著這機會給他加了侯爵,食邑三千戶。這一次除了謝無疾之外,還有一個功勞最大的人,那便是黃東玄。當初朱瑙曾告訴黃東玄,征西將軍一職還空著,暗示倘若黃東玄這一回能辦得出色,這征西將軍一職便非他莫屬。那黃東玄算辦得出色嗎?——真是再出色也沒有!黃東玄非但守住了荊州,還徹底擊垮了長沙軍,用極小的傷亡繳獲了長沙軍大量戰船、物資,并且收降了千余長沙水卒及水軍將領方繼!他能做到這個地步,甚至出乎了朱瑙的意料。黃東玄就如同一匹野狼,無拘無束,向往自由。倘若對他嚴加管束,指手畫腳,最后極可能無法馴服,弄得兩敗俱傷。正因如此,這樣的悍將并非人人能用的,最初的江陵府尹,后來的孫湘,全都因駕馭不當而遭其反噬。唯有朱瑙給了他最大限度的自由,于是,他也匯報朱瑙以驚喜。毫無疑問,黃東玄連跳兩級,征西將軍一職他受之無愧。而他這一升官,他手下的弟兄也能水漲船高,得到擢升和提拔。黃東玄此人雖是不羈,卻頗重義氣,想必此番能令他心滿意足,愈發死心塌地。除卻黃東玄外,此次奉命帶兵出援荊州的哥靈察雖未立下奇功,功勞也不可抹滅。若非他沉穩地守住荊州,陶北也不會放棄荊州直奔云陽,最后被謝無疾打得鼻青臉腫。兼之此人在軍中頗有聲望,因此朱瑙也大力提拔了他,將他從雜號將軍擢升為了四平將軍之一的平東將軍。手下該升的升完了,該賞的賞過了,往后便要決定如何對付敵人了。=====殿內,朱瑙坐在高位,下方謝無疾及多名官員分兩排座坐于大殿兩側。他們正在商討對敵之計。在得知黃東玄打的孫湘退兵之際,朱瑙就已經命人緊急往岳陽調撥了一批兵馬,協助黃東玄在長沙府搶占地盤。隨后他又挑選了幾名擅于縱橫捭闔的能人,并準備了大筆錢財送往岳陽,讓他們盡可能對長沙府的勢力進行籠絡和收服,畢竟強取豪奪總是下策。能人已經派出去了,結果如何,尚需等待。不過以朱瑙的地利和財力,最后收服長沙府的大多地方應當不成問題。除了長沙府之外,讓朱瑙最為上心的便是河中府了。河中府的趙蕪和孫湘本是除了朱、陶、韓三大諸侯外最有勢力的兩位諸侯,而趙蕪所掌控的河中府從地勢上看極為重要,倘若能占據河中,便可東望河南平原!一名謀臣道:“府尹,那趙蕪老jian巨猾,一直在豪強間游走,并非真心歸附我們。如今我們在岳陽已獲大捷,不如趁熱打鐵,也盡快出兵攻下河中!”另一人反對道:“強攻只怕不妥。我軍已大破長沙軍,若又強攻河中,必會使各方諸侯心生畏懼。若他們為求自保,投靠陶北。對我們是得不償失??!”如今天下如趙蕪那樣完全中立的諸侯其實已所剩無幾,不過立場不堅定者其實為數不少。就譬如那幽州的魏變,他雖名義上歸附朱瑙,實則并不完全受朱瑙控制。陶北手下如他這般的勢力也有不少。對于這些勢力,若能爭取來,自是最好的可。各方諸侯大多是貪慕權貴的。倘若朱瑙過于強勢,采取順者昌逆者亡的手段,那便會致使各方豪杰為求自保而倒向陶北。先前進言的謀臣并非不知這個道理,卻仍道:“可那趙蕪擅于弄權。即便我們能利誘他歸順,他也只會做表面文章糊弄我們,而絕不會老老實實把河中交出來!我們若想控制河中,此人不除不行!”這人說的也有道理。趙蕪此人滑不留手,除非天下一統,否則他只會在強者間游走,不肯斷絕自己的后路。即便朱瑙以高官厚祿收了他,他也只會表面降服,而絕不會交出手中的實權。而這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的。為此,大臣們分成了兩派,為究竟要強行攻伐還是以利誘之爭了起來。眾人爭了片刻后,謝無疾出聲道:“兵書有云:‘凡與敵戰,必先遣使約和’,以麻痹敵人,使其懈怠。依我所見,不妨我們先以利誘之,待趙蕪放松戒備,再伺機巧取河中?!?/br>謝無疾自然還是主戰派。在他看來,趙蕪這般懷有異心之人早晚是個禍害。留得了一時,留不了一世,因此最好一時也別留。不過他這巧取的主意比強取要好得多。贊同謝無疾的人有不少:“皇上,謝將軍此計甚好!如今我等大破長沙軍,那趙蕪本就有意攀附?;噬先裟芩煽?,許他以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