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0
地掙脫了孫湘的手:“府、府尹,方繼他們……他們……”“他們如何????!”“他們……投降了……”仿佛一道驚雷砸中天靈蓋,孫湘身體猛地一晃,直挺挺地向后倒去。眼疾手快地幕僚們沖上來,忙將他的腦袋拖住,可他的半截身子還是重重砸到了地上。孫湘不怕方繼全軍覆沒,也不怕他們以少勝多,無論哪種結果,他都能讓人好生渲染,用以鼓噪人心??伤Р慌氯f不怕,唯一怕的便是這一出投降。當長沙軍的士卒們發現他們不必奮力作戰,他們還有別的路可以走,那這低迷的士氣將會導致更加可怕的結果……253、有二百五十三章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廂孫湘的長沙軍被打得連連退卻,那邊中原軍也沒閑著,一直日夜兼程地趕路,想要快點趕到荊州。此次中原軍是由陶北親自領兵出征的。小皇帝朱新剛剛登基,陶北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想打造一場盛事來賺取聲望??捎捎诒恢扈Ы葑阆鹊?,他想要的效果最后幾乎都沒達到。各路小諸侯們仍舊左右搖擺,甚至傾向朱瑙那邊的還更多一點。在這種情況下,陶北實在非常迫切地需要一場勝仗來籠絡人心。長沙軍在恰好的時機主動找上門來聯盟,真是再合陶北的意也沒有。他非常重視這次的戰事,雖然多耗費了一些時間,但也是因為他盡力調集了最多的精兵強將、籌措了盡可能足夠的糧草。一路上,他都在努力鼓舞軍心,幾乎懷著必勝的決心來的。原本陶北真的以為這次機會是老天對他的青睞,然而直到大軍上路以后,他才知道,原來他踏進了一個深坑里。而給他挖這個坑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盟友——孫湘。他們才剛行至半路,就傳來了長沙軍在荊州大敗的消息。孫湘對荊州有私心陶北是知道的,但他沒料到孫湘竟會如此沖動,盟友還沒到就自己先發起強攻。說白了,孫湘不就是怕自己會跟他爭荊州么!還沒好好對付敵人,倒先算計起盟友來了!陶北對孫湘非常失望,可是以大局為重,他還是不得不壓下消息,只讓自己手下少數一批軍官知道此事,卻不讓大軍知道,以免士卒們對盟軍不滿而動搖軍心。結果還沒過幾天,竟然又傳來了孫湘在公安縣糧草被燒,他屠了公安縣,退守岳陽的消息。這消息讓陶北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他明白孫湘在公安縣不得民心的苦楚,他也知道糧草被燒會有多憤怒的憤怒。但是……屠城!他們可不是打算來搶一筆就走的強盜啊,他們明明是打算奪下江陵后長久治理的??!這一屠城,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以后江陵的百姓必定會更加助蜀抗湘??!而陶北身為長沙軍的盟友,也一樣會受到牽連??!然而無論陶北如何氣急敗壞,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他只能自我安慰:反正事態已經這樣了,也不會再變得更糟了。于是他愈發催促大軍加快推進速度,以盡快到達荊州,早日解孫湘之圍,也好盡快攻取荊州……=====滾滾江水,驚濤迭起。陶北站在江邊,望著江對岸的平原,神色凝重。他的身旁,大軍正在拉鐵鎖、搭木筏,做著渡江前的準備。只要渡過這條江水,再趕兩天的路,他們就能到達荊州了。終于……陶北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路上他料想黃東玄可能會派兵攔截他,也推算出了黃東玄設伏兵的位置可能在襄樊一帶,他提前派人偵查,果然如他所料。于是他果斷讓軍隊繞開了襄樊水域,順利晃過了黃東玄的伏兵,沒有浪費不必要的時間。三天前,他派人快馬加鞭去岳陽送信,通知孫湘他大軍即將到達的消息,同時也讓人查探一下岳陽如今到底是什么情形。聽說黃東玄帶兵追去了岳陽,倘若孫湘沒有蠢到極點,他就該緊閉城門謝戰,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而如果他能順利把黃東玄牽制在岳陽,那自己到達后就能切斷黃東玄回撤的后路,給黃東玄一個前后夾擊!孫湘身為長沙府尹,再怎么無能,這點見識總該還有。他總不至于連關城門也關不緊吧?希望一切順利,那膽大妄為的黃東玄也該為自己的猖狂付出點代價了……大軍又籌備片刻,排頭的部隊便開始渡江了。一艘艘木筏被推下江,士卒們拽著鐵鎖扛著風浪艱難地朝著對岸挪去。約莫剛過了幾百人,后面還有數萬大軍排著隊,陶北派去岳陽的探子也從江上乘著木舟回來了。“大將軍!”探子跌跌撞撞地爬上岸,沖到陶北面前,吼道:“大將軍,不好了!岳陽的長沙軍已于昨日撤軍了??!”陶北:“……………”也許是這段時日孫湘的saocao作聽得太多,他居然沒有惱火,只是麻木地問道:“又退兵?為什么?這次又往哪里退了?”探子道:“長沙水軍將領方繼中了黃東玄的埋伏,被迫率兩千水軍投降了黃東玄!孫湘帶大軍撤回長沙去了!”陶北:“?。?!”這下陶北不麻木了,他倒抽一口冷氣,周遭的衛兵們也都紛紛變色:“什么,撤回長沙?!”這一撤,可就代表了孫湘徹底放棄了江陵!他們千里迢迢趕到此地,正準備與孫湘合力攻打江陵,孫湘居然在這緊要關頭撤了?!瘋了嗎?!其實中原軍們不知,撤回長沙的這個決定對于孫湘也是極難的,他比任何人都不愿意在這時候撤??墒撬怀芬呀洸恍辛?。方繼投降后,岳陽城內大軍嘩然。長沙軍的士氣本就極度低迷,在這時候又發生了這樣的事,更令岳陽城蒙上了一層陰影。盡管孫湘一再鎮壓消息,可“府尹見死不救,導致方繼被迫投降”的消息還是在全軍上下傳開了。軍官責怪孫湘不該不出兵救援方繼,士卒責怪孫湘一開始就不該出兵,再加上糧草日益減少,送糧的隊伍又被黃東玄攔截進不來,城內怨氣鼎沸。孫湘在這節骨眼上退兵,連最后幾天都不肯在等,是因為他真的一天都等不了了。再不撤,已不是士氣低迷的問題,而是士兵要聚眾嘩變了!在這種情況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