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9
盟地點。衛玥入席后,跟他身旁的柳驚風打了個招呼:“柳公子?!?/br>柳驚風亦沖他一笑,隨后又開始泡茶了。他這回比上回多帶了些茶葉來,要知道上回會議舉辦得太久,他一壺茶早泡的淡入白水,十分無味。過了會兒,魯廣大搖大擺地入席,一副春風得意的模樣。眾人都好奇地打量他,不知他這三天經歷了什么。又過了一會兒,劉松也來了,嘴角亦噙著笑,在主座入席。一番過場后,會議切入正題。劉松道:“三日過去,諸公考慮得如何?天子一日落于賊手,則天下一日不得安寧。我等當及早救駕,不可因私延誤啊?!?/br>魯廣道:“劉府尹莫非仍想照之前的方案行事?”劉松道:“有何不可?難道有誰能想出更好的主意來?”頓了頓,又道,“言人人殊,聚訟不已。勤王之事既由我劉松發起,我劉松便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挺身而出!待救出圣駕,驅逐賊寇,功過是非自由諸公評說!”言下之意,便是要更加強勢地把持領導各府的大權了。兩人四目相對,火光四濺。氣氛凝滯緊張。兩人都覺得這是一個樹立自己權威的大好時機。于是幾乎是同時,兩人驀地站起來,指著對方的鼻子怒斥。“魯廣,你這通敵的國賊!”“劉松,你這包藏禍心的賊人!”兩人罵完之后,同時呆住。148、第一百四十八章氣氛霎時變得劍拔弩張。眾使者的精神為之一振,十幾道目光炯炯地盯著魯廣和劉松。就連已經調整好姿勢準備睡覺的黃東玄也趕緊坐直了身體,聽聽兩人要說什么。柳驚風仍舊雅興十足,一面啜飲一面看戲。兩人顯然都被打亂了節奏,不過還是魯廣反應更快一點,先發制人:“劉松!你在癸酉月戊午日會見江寧軍的校尉柳驚風和長史謝無塵,你收受他們黃金、玉器、綢緞若干,你敢否認嗎?“”柳驚風“噗”地一口茶水噴在桌上,被嗆得咳嗽起來。魯廣道:“江寧軍貪生怕死,你收了柳驚風和謝無塵的賄賂,就在勤王之戰安排他們駐守陳橋,避開鋒銳!你結黨營私,中飽私囊,視國事為兒戲,你有何顏面主持會盟?!”劉松顯然沒料到這一出,頓時有些手足無措,磕磕巴巴道:“你、你血口噴人!”魯廣咄咄逼人:“我血口噴人?江寧府鑄造的金錠有‘江寧府造’字樣,你敢讓人去你的軍庫查看嗎?!”劉松霎時噎住了。那些金錠他根本來不及熔掉重鑄,眼下就在他的軍備庫里躺著。他當然不可能讓人去查。魯廣又將目光投向柳驚風:“柳校尉,你敢否認嗎?”數道目光又投向柳驚風。柳驚風正在用絲巾擦嘴,忽然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頗有些尷尬。他收起絲巾,仍保持著風度,沖著眾人一笑:“這個我不太清楚,魯府尹或是有什么誤解……還是聽劉府尹怎么說吧?!?/br>他并沒有要辯解的意思,只輕飄飄把矛盾拋回劉松和魯廣之間。顯然他無意趟著渾水,也不想在魯廣和劉松之間站任何一邊。——他對于這樁事情本就持無所謂的態度,之所以給劉松送禮,并不是認可劉松的盟主地位,只是盡可能地給自己減少一些麻煩罷了。假若事情鬧到收不了場的地步,他就直接帶兵回江寧府去了。難道誰還能把他幾千人的軍隊綁到戰場上去不成?柳驚風的態度其實也是默認了這件事,這就讓劉松騎虎難下了。魯廣得意洋洋地看著劉松,想看他還有什么話好說。只要能把劉松從主座上拉下來,下一個坐上去的就該輪到他了。劉松氣勢不足地辯解:“我、我只是與江寧府做了筆生意,他們出錢向我購買糧草,根本沒有結黨之說。你們河南府不也在與蜀商做交易?”不等魯廣繼續挑他的錯,他迅速把矛頭扔了回去,大喝道:“魯廣,你私通敵寇,大逆不道,罪惡滔天!你故意誣陷我,攪亂會盟,你到底是何居心?”魯廣一驚:“私通敵寇?你、你胡說八道!”通敵的罪名可比結黨受賄嚴重多了,容不得他不慌張。劉松一鼓作氣:“我胡說?這一年中,你河南府多次給叛軍輸送錢糧物資。郭賊和厲賊能活到今天,就是你魯廣養活的!你還有什么話說?!”滿座嘩然,所有的目光又聚集到了魯廣的臉上。魯廣明顯慌了神,臉也脹得通紅,差點咬到自己的舌頭,:“我……我……我沒有通敵!叛軍占了水源上游,他們關閘截斷河水,使我耕地缺水,作物枯死……我只是為了河南府的百姓,才不得不……”河南府緊挨著郭金里的叛軍,大量山林湖澤被叛軍占據,河南府百姓生活所需物產有不少出自其中。魯廣不敢發兵剿匪,那么許多事他就不得不仰仗叛軍鼻息。立場歸立場,日子總得往下過。叛軍以截斷河流為名義,向河南府索要財物,魯廣為了息事寧人,也只能乖乖照做。而且民間也好,官府也好,有時候還會偷偷跟叛軍做點貿易,交換各自所需物產……這絕不是他有心通敵,實在是生活所迫。不能填飽肚子的立場也只能放在嘴上喊喊了。魯廣不相信廣晉府是完全清白的、始終跟叛軍勢不兩立的。同樣挨著京城,誰能比誰高尚到哪里去?只是劉松顯然有所準備,他落了下乘,百口莫辯。堂內人人表情各異,幸災樂禍的是大多數,卻也只有黃東玄光明正大地吹起口哨,就差把“看熱鬧不嫌事大”寫在臉上了。劉松和魯廣都懊惱萬分。原本魯廣以為,他揭穿劉松利用勤王中飽私囊的事,就能使得劉松聲譽受損,被迫退下盟主之位。而他身為中原官僚,又是勤王的第二發起者,可以順其自然地接任。而劉松以為他拿住了魯廣曾與叛軍有過交往的把柄,必使魯廣顏面掃地。魯廣再想反對他的提議,他就有理由質疑魯廣的動機。而魯廣為了撇清他通敵的罪名,也不得不全力剿匪,不再計較犧牲。他們都以為今天自己勢在必得,也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要把對方一擊斃命。事實上,他們也的確給對方造成了嚴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