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
有道理,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往后幾日,王六的生意依然很不好。非jian糧行倒是紅紅火火,也沒說開業酬賓到底進行到什么時候結束,于是門口天天排著長龍。王六心里雖然著急,卻也沒辦法,只能咬牙等著。這天王六開店到了中午,一個客人都沒上門。他在店里越坐越坐不住,坐著也是白坐,索性提前把店門關了。他關門插閂的時候氣鼓鼓的,手里的門閂仿佛一把小刀,門眼兒仿佛是非jian糧行的掌柜和伙計們。他一“刀”杵進去,罵罵咧咧道:“我看你們囂張到什么時候!”這么來回插了幾下,他氣倒是消了不少。關了店門,他便準備找間酒館去借酒消愁。……王六拐過街口,正往酒館的方向去,忽見前方竟然圍了好些人。人們神色興奮,對著一家店鋪指指點點。他順著眾人所指的方向看去,人們圍著的竟然是一間已經關門了兩個月之久的空店。這空店從前是一間藥鋪,生意也是不錯??上г瓉淼恼乒袢ツ陼r候病死了,由他兒子接管了藥鋪。那小子是個游手好閑的紈绔子弟,根本不懂經營,把家產都敗沒了就開始想著法坑錢。藥材的質量越來越差,還在藥材里混上雜草泥土摻著賣。這時日一長,老百姓們吃過虧上過當,自然就不光顧藥鋪的生意了,還有不少人到藥鋪鬧事。于是藥鋪的生意很快做不下去,終于在兩個月前關門大吉。打那以后,店鋪就一直空置了。王六以為出了什么事兒,忙往前湊。待湊得近了,他才發現那間空店的門竟然開了,店里還站著幾個人,正到處打量店鋪的陳設。這情形王六并不陌生,他立刻明白過來:原來是有商人來看店鋪,打算盤下這里開新店了!這里會開一間什么樣的新店,附近居住的老百姓都十分關系,因此大家伙兒才聚在這里看熱鬧。人們高興的議論聲傳入王六的耳朵里。“能在這里開店可太好了,往后咱就不用再跑那么遠的路去買了?!?/br>“誰說不是呢?這下可方便多了?!?/br>王六不由得滿心好奇。他在人群里找到一個關系不錯的熟人,擠過去拍了拍那人的肩膀叫道:“小順!”叫小順的人回頭一看,見跟他說話的是王六,竟嚇了一跳,慌張地想要躲開。王六抓著他問道:“小順,那些商人是做什么營生的?他們要在這里開什么店?”小順支支吾吾地不肯回答。王六奇道:“怎么了,你不知道么?”“知……是知道……不過……”“不過什么?你怎么還賣起關子來了?”小順訕訕道:“我要是說了,六哥你可別生氣啊……”“我為什么要生氣?”王六起先是不解,忽然心里咯噔一下,有種不好的預感。他連忙緊張地追問道,“你快說??!”小順只得道:“這幾個人是非jian糧行的,我聽說他們想在這里再開一間分店……”“非jian糧行?分店??開在這兒???”王六頓時震驚不已。他希望小順在跟他開玩笑??尚№樈z毫沒有說笑的意思。而四周圍,隱隱有“糧鋪”“非jian糧行”的字樣傳入他的耳中——竟是真的!王六頓時眼前一黑,連退兩步才勉強站住。小順生怕受他牽連怪罪,竟一溜煙跑了。王六聞了聞心神,瞧瞧那店鋪里站著的人,又瞧瞧周圍老百姓臉上歡喜雀躍的神色,只覺被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說不上是什么滋味。他原先想著,只要等非jian糧行的開業酬賓結束了,大家的新鮮勁過去了,這附近的居民總還得回到他的店鋪里來買糧食,日子還能像從前一樣過。誰想到那非jian糧行財大氣粗,第一間店剛剛開業,竟然已經在盤算著后面的新店了。一旦新店真在他邊上開張了,他往后生意還怎么做?!王六喝酒的興致已全沒了,失魂落魄地回家去了。家里,劉氏正做著菜,忽聽外面有動靜,手里的菜刀都來不及放下就迎出去查看。她看見王六回來,頓時吃了一驚:“你怎么這么早回來了?糧鋪你不管了?”不提糧鋪的事情還罷,一提起來,王六就悲憤極了。他往草垛上一坐,跺腳道:“不開了!以后都不用開了!”劉氏見丈夫神色激動,兩眼發紅,忙放下手里的菜刀迎上去問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王六這才將街角新店的事如此這般告訴妻子。劉氏聽了也是大為震驚,安慰丈夫道:“別這么沮喪。就算他們把店開到這里來,也未必能搶了我們的生意。我們在這里經營多年,做生意一向本分,大家都認可我們。你也說了,他們能把糧價壓得這么低只是賠本賺吆喝,他們總得好好做生意。等他們恢復了價錢,客人不還得回到我們這里來么?”王六卻搖頭道:“你不明白,客人回不來了!”人都趨利,商人和熟客之間的情分哪能比得上真金白銀的實惠?別說往后長遠的事了,就這幾天,熟客已該跑的全跑了。而且非jian糧行雖然不可能一直賠本賺吆喝,可他們只要能堅持一段時間,其他的糧商就熬不住了。這大概也是非jian糧行要弄個不設期限的開業酬賓的緣故。要知道做生意的不光需要掙錢,錢還得是活的。他的店鋪開在那兒,伙計的酬勞總要支出。只要沒有生意,店鋪開一日便虧一日。不僅如此,一旦他的生意不好,他手里的貨物出不去,他就沒法進新貨。原本他能以便宜的價錢進到貨是因為他的銷售多,可他進量若少了,便宜的進貨價也就拿不到了。而且他原本養了自己運貨的商隊,可隊伍只要接不到活兒,工人們領不到工錢,商隊很快就會解散。以后他的各項成本都會越來越高。而非jian糧行呢?那邊財大氣粗,一開始舍得賠本,只要能把生意盤子做大,成本就會越來越低。他又拿什么去和人家比?用不了三個月,他這糧鋪就只能關門大吉了。想到這里,王六簡直悲從中來:“我聽說這非jian糧行是閬州的商人們合力一同經營的,所以才會如此財大氣粗。閬州的商人怎么就這么團結?我們綿州的商人怎么就不能這樣?再這么下去,別說綿州的生意都被閬州人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