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
    更顧家了。    以前因為上書塾,一年都沒少回來幾次,回來后確實會好言好語說些話,但也僅僅只是說說。    可自從夫君高中秀才,家里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像是說得多做得好。    現在反而是說得少做得多。    不管是哪種變化,對家里來講都是好事吧。    都只當是夫君為了赴考在做準備。    這般想想好像也沒什么。    而且埋頭為了殿試,也沒其他功夫去想其他事,所以盡管無數人想著要把人送進他們府中,夫君都沒答應下來,而是找著各種理由拒絕著。    所有人都以為,宋秋學暫時沒答應讓人進府。    一來是因為他要醉心于書本之中,這個想想確實也能理解,都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確實不能因為其他的事耽誤了。    再有一點,有些人以為宋秋學不愿意房里多人,是因為他特別的看中自己的獨子。    不想有其他房進門,以免威脅到長子的地位。    畢竟,就宋秋學現在的夫人,如果真有一個娘家家室大的姑娘,一進門不就輕輕松松壓下正房?到時候再生個兒子出來,還有獨子好的份?    遇到好的二房,或許還會留下獨子一條命,可要是來個很毒的二房,說不準連人都沒了。    這些都是猜想而已。    外人只會覺得,宋秋學不娶二房肯定是有原因。    不然一個男人,怎么可能不愛色?    那些嬌滴滴的姑娘,哪個不比他房里的原配來得漂亮?    現在不娶,肯定是有原因。    能猜出來的原因,也就這兩樣了。    眾人都等著。    等宋秋學殿試完,或者等他家獨子多長幾歲,他肯定會納姑娘進門。    難得這么有出息的農家子弟,不少人都打著注意,想著要將自己的女兒或者家中其他女眷送進去。    這一等。    等到了宋秋學成了狀元郎。    等到了他家獨子十一二歲,進了高門學院。    還是沒等到他納妾進門。    而這些年。    宋秋學已經成為朝中重臣,宋家在京城以成大家,不是任何人都敢給臉色的。    就連他房內的那個農家夫人,都得笑臉盈盈相對,哪怕心里再瞧不上,那也得好聲好氣不帶一點陰陽怪氣。    說白了,心底下怎么說都行,明面上那得不動聲色的討好著。    這一年。    宋大柱帶著老大、老三一同回了南城。    算是來認祖歸宗,當年的事并不是很難查,購商勾結,點子硬點就能查出當年之事是誰主使,稍稍一拷問就知道是誰下的手。    在宋秋學進朝為官之后,就將這件事調查清楚。    而南城宋家出了一個傻子,自己鬧到主家去,不用他們耗費絲毫力氣,就能自然他們去了哪里。    哪怕最后匆忙的逃離京城,宋秋學一直安排著人跟隨,就在對方以為能逃離放心時,卻不知道他們的蹤跡一直在京城某人的掌控之中。    南城宋家的事其實很好處理。    早在三年之前,這家人就已經全數驅逐到邊城。    宋大柱之所以會這么遲回到南城,只是因為在先前,宋秋學的處境有些困難。    在朝為官,不管是站在哪一方,都會面對對手。    有明面上針對,自然也有私底下動手。    宋秋學花了幾年的時間,才將這些人處理干凈,其中艱險不說,要不是為了以防萬一,他也不會讓家里人一直留在京城。    一切都過去了。    宋大柱看著面前的老房子,房子有些破爛,卻能看出以前必定是精心裝飾過,光是屋檐雕刻出的樣式都是極為復雜精致。    只可惜啊,空著這么多年,沒人精心養護,都已經爛得不成樣了。    “可惜啊?!彼未笾鶟M眼都帶著惋惜。    宋三左右望望,一臉驚嘆的道:“爹,以前祖父就是這家的大少爺?”    光是看大門,就能看出這家絕對不是小家小戶,以前只聽爹提起過,但是真沒想到會是這般家境。    要不是那家,他豈不是生來就是少爺命?    不像是現在,要不是有二哥,他們此時還在田地里趕著粗活累活呢。    不過想想,好像也不是。    要不是爹遇到了娘,又哪里能將他生出來?    宋大柱點著頭:“沒錯,你祖父那可是這家的大少爺,可惜他當年年紀不大,入世沒經歷過太多,沒能斗得過陰險狡詐的歹人,最后只能帶著家人逃離?!?/br>    “爹,咱們先進去看看吧?!彼未箝_口,攙扶著老爺子進門。    剛剛進去,門外就來了一群人,好奇著進門的人到底是誰。    “這不是宋德家的祖宅嗎?剛剛進去的又是誰,怎么都不認識?”    “說起來,宋德一家已經好幾年沒消息了吧?當年他們一家人舉家遷到京城,別提讓人有多羨慕呢?”    “羨慕什么?”一個老婆子開口:“難不成你們不知道嗎?宋德一家已經被發配到邊關了?!?/br>    “發配到邊關?他們難不成犯了什么事?”    “不至于吧,也沒聽說他們犯了什么大事,是不是去了京城招惹上什么人了?”    婆子帶著些神神秘秘,她小聲的道:“可不是惹上了么,不過他們可不是在京城就惹上了事,而是早些年宋家老爺子犯得事,你們年紀不大或許不知道,但是……”    老婆子緩緩說著,將當年宋家的事一一都說了出來。    正如她所言,這些陳年往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但是稍稍上了年紀的人倒是清楚。    “對對,這事我有印象,聽說那家人是連夜逃了出去?!?/br>    “我也聽說過,但不是說他們是犯事才逃嗎?”    “哪里是犯事?!崩掀抛臃藗€白眼,她道:“我娘家侄女的婆家就在衙門做事,聽聞當時是宋德他爹和衙門勾結,才害了宋家嫡系,后來宋家嫡系逃亡到別的地方,一開始日子過得特別苦,好在他們家有個會讀書的人,聽聞這會兒在京城當了高官,這才將以前的舊事翻出來找個公道?!?/br>    短短幾句聊天的話語。    就將這件事給解釋清楚。    讓人對宋家更加好奇了。    尤其是那位‘會讀書的人’,要不是有這位在,如何能做到翻身打臉的事?    想想就覺得舒暢。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南城的人對宋家更好奇了。    宋家嫡系的人并未在南城久帶。    將祖宅修繕好后,宋家在宅子里安排了兩個守房的兩口子便離開了南城。    這一走,等再來就是十年之后。    來得還是一品丞相宋秋學。    丞相大人啊。    這可是南城百姓見到最大的官。    雖然好奇,但是沒人敢打擾,更不敢上門邀請丞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