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候,二郎可是被好幾個夫子夸獎過,那絕對是文曲星下凡,好好培養定是能考中狀元之像。 雖然都過去十幾年,二郎也連著考了三次還落榜。 但是宋大柱除了能盼望點還能怎么辦?他根本就沒第二路選擇,家里是有兩個到了年紀讀書的孫兒,可是孫兒年紀小,供下去那就是十幾二十年,先不說他有沒有這么長時間,就算供了孫兒放棄二郎。 可想想二郎都費了這么長時間和銀錢,就這么白白的放棄,那他們這些年受得苦不就全都白費了? 宋大柱就是這不甘心、那邊猶豫,時間一長,倒成了困局。 整個屋子里都沒了說話的聲音。 氣氛顯得格外尷尬。 宋三一臉悻悻然,看著爹娘為難的模樣,要不是媳婦暗中扯著他,他真想直接說算了算了。 而宋大那邊,倒是一臉懵。 他們兩口子心里沒什么主意,向來都是爹娘怎么吩咐,他們怎么做。 再有他們和爹娘一樣,對二弟還是蠻信任的。 想著要是二弟真的考中秀才,那對于他們來說自然也是獲利的一員。 再有,他們不像是三弟對自己兒子那般有信心,自家兒子自家懂,就他們家的小子肯定是沒有考秀才的命,倒不如本本分分做事。 宋秋學先開了口,他道:“想學簡單,家里拿不出銀子上書塾,可我這個當二伯的不是能教教他嗎?別得不說,教他識字肯定是沒問題,等實在教不動再送他去書塾?!?/br> “這個法子好,二哥可以教啊?!彼稳宦?,立馬接話。 這樣最好不過,既不會讓爹娘為難,也能讓媳婦沒花說。 宋大柱還有些擔憂:“會不會耽誤你了?” 宋秋學輕笑著道:“不耽誤,正好教他們的時候還能溫習溫習,到時候大哥兒子也一塊來,就算以后不能去赴考,能識字也能找到來錢的活計?!?/br> “這個好,那就這么辦?!彼未筮B連點頭。 覺得這樣最好不過,自家兒子肯定不是考秀才的料,但真要能識字,或許還能像二弟說的那樣,在鎮上找到個好活計。 他們常見在外找活干的人都知道,要是真的能識字,干得活不但輕松些甚至工錢拿得比他們還要高,要是二弟真愿意教,他們的孩子說不準就不會像他們一樣,一輩子只能和田地和累活打交道。 歐氏見宋秋學幾句話就將這件事定下來,又有些著急。 她想了好久才壯著膽子開口,怎么就這么被解決了? 第50章 歐氏是想讓小石頭去上書塾, 現在有二哥幫著去教,好像也確實和她的打算沒什么出入,不管是自家男人就連公婆們都覺得自己不該再有其他想法。 可并不是這樣。 她想讓兒子去讀書塾的同時, 也是不想自己死命的賺錢, 就為了供給二哥花。 歐氏肯定很肯定的說。 在他們村子里,自己一家人干活絕對是最勤快的那一類。 可累死累活又有什么用?他們現在的日子過得比村里懶漢家還不如。 一開始嫁進來還好, 可隨著日子越長,將二哥這人看得越清, 她心里就沒了任何指望, 尤其是這種一直望不到盡頭, 只覺得再忍下去她遲早有一日會就崩潰。 有些話不好自己男人說, 只能憋著回到娘家說。 娘家的條件算不上好,但好歹還是給她出了個主意。 就是她剛剛說的, 讓自己男人去鎮上碼頭做活,再將兒子送到書塾,如果婆家人不愿意, 反正到時候工錢是交到男人的手里,大不了少家里少交一些。 歐氏還想說些什么。 腿上一重, 從剛才她壓著宋三, 變成了宋三壓著不讓她說話。 歐氏直接將他的手推開, 開口道:“二哥說得也行, 你要是有時間那就麻煩你多教教他們, 說不準咱們家以后能出三個讀書人呢?!?/br> 說著, 又對著公婆道:“不過咱們就得多賺點銀錢, 過上兩年家里就得供三個讀書人了?!?/br> 忍就忍了。 但是她忍兩年。 兩年后她就算賺到銀錢也不會花到其他人身上,要供就得供自己兒子。 歐氏說得委婉。 但是她話里的意思其他人都明了。 陳氏面帶憂色,宋大柱微微垂著頭, 讓人看不清他面上的神色。 其他人更是沉默著不敢開口,就連呼吸聲都是下意識的放緩。 就在這時,宋秋學打破了屋子里的冷寂,他道:“三弟妹說錯了?!?/br> 歐氏帶著氣,諷刺的道:“二哥說說,我哪里說錯了 ?” 難不成還想著,等孩子們都大了,得辛苦干活一起供他過好日子? 宋秋學伸手逗了逗周氏懷里抱著的奶娃娃,他道:“哪里是三個,分明是四個?!?/br> 歐氏一怔,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 對哦,大哥的兒子、她的兒子,不還有個二哥的兒子么,再加上二哥正好是四個。 二哥這意思,是愿意讓小輩們去上書塾? 宋秋學嘆氣道:“等到時候我就去鎮上找份算賬的活計,供他們幾個小的上書塾應該是沒問題?!?/br> “二郎你這話什么意思?”宋大柱顧不上其他,趕緊開口問著。 宋秋學苦笑道:“爹,兒子想過了,都考了這么多次還沒考中,怕是我也沒當秀才的命,倒不如把這個機會留給家中其他人,說不準還有些機會?!?/br> “怎么沒有呢?夫子原先不是說了嗎?只要你堅持下去,必定高中!”宋大柱有些著急。 連著考了三次都沒中他也心急,可是都堅持到現在,萬一再多試幾次不就得行了? 他勸著:“再說了,原先去赴考,也并非你學的不行,而是不適應考試的環境,每次都帶著病,或許下回就不會生病,能順利考中呢?” 宋大也在勸,“爹說得沒錯,都堅持到這份上,可不能就這么放棄了?!?/br> 歐氏這會兒聽著,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著急了。 二哥能說出這話來,好像也不是那種無藥可救的懶人? 他是真有些無奈。 原身曾經三次去赴考,赴考的成績是一次比一次差。 差也得有個理由不是? 所以,原身還真編造了一個理由。 說是自己不適應考試時的環境。 每次都會緊張到生病,回到家后還得躺在床上讓人伺候幾天才緩過神來。 他一點毛病都沒,純屬就是一個考不好的借口。 只是這么敷衍的借口,沒想到的是,宋家的人堅信不已。 甚至還覺得,如果不是因為生病,原身早就已經是秀才了。 宋秋學道:“爹、大哥,這些事先不說,反正過不久還得去赴考,到時候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