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3
    種情況下,她自然是想留下再住一天了。    也好養一下身子。    于是乎,兩人又在別院里待了一天。    等到晚上的時候,陸霽和蘇桃各自躺在床榻上。    真正在一起有過親密關系的情侶,和以前自是不一樣。    兩人的舉止下意識更親密了些。    陸霽把蘇桃攬在了懷里,還探進她的衣襟里。    一通胡鬧。    蘇桃被鬧得臉紅心跳,她氣的推開了陸霽,和陸霽嚴正聲明道:“這幾天都不準再……那個了?!?/br>    陸霽初嘗這滋味,正是得趣兒的時候,怎么能忍得住好幾天不碰蘇桃。    “怎么了,年年?”    “你說怎么了,還不是你干的好事!”    蘇桃羞的話都磕磕絆絆的:“我今天瞧了,……都有些紅了?!?/br>    最后,她道:“總之,你這幾天不準再碰我!”    今天她一直很難受,蘇桃便偷偷地看了一下,得養幾天才能養回來。    一向運籌帷幄的陸霽第一次傻眼了。    他這夫人委實是太嬌嫩了。    不過也是,是他太心急了,這種事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得細水長流。    陸霽嘆了口氣,重又攬住蘇桃的腰肢:“好,我不碰你了?!?/br>    陸霽念了一番清心咒。    這回,兩人老老實實地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兩人便搬回了府里。    回到府里后,陸霽就忙了起來,不怎么露面,晚上自是也沒功夫胡鬧了。    蘇桃可算是松了口氣。    等蘇桃把身子養好后,也關心起了陸霽在忙什么,怎么總是不見人影。    她心道莫不是和皇上近日要去西山祭天有關?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兩件事便是祭祀與戰爭。    大周朝立朝百年,九月十五為立國日,大周朝每年九月十五和冬至那天,皇上都會親去西山祭祀,也好告慰天地祖宗。    這對任何一個朝代國家來說,都是最大也最緊要的事。    皇宮提前一個多月便準備起來了,關于祭天的一應事務都不能有一絲差錯。    在前朝,就有一位官員因為祭壇文書的字寫的不夠工整而被革職。    以此事,足以可見歷朝歷代對祭天一事的在乎。    這等大事,陸霽說不定會有什么籌謀。    蘇桃略想了一想,沒去打擾陸霽。    現在正是最緊要的時候,還是讓陸霽專心于正事吧。    …    很快就到了祭天那日,京城上下都熱鬧起來了。    普通的百姓自是不能隨皇上去西山祭祀,不過也都在家中向天地禱告。    蘇桃自是不信這個,她坐在美人榻上處理府里的事情。    正處理著,忽然覺得日光暗了下來。    蘇桃推開窗扇,漫天碧藍的天空瞬間被烏云遮住,暗沉沉的,很是駭人,像是要下雨一樣。    有種山雨欲來的感覺。    蘇桃心道不會吧。    祭天這等重要的日子,都是欽天監算了又算的,都是上好的吉日,欽天監定有能人能看出天氣好壞的,怎么會這樣?    她正尋思著,外面就響起了雨滴聲。    這雨還挺大的,尤其是沒一會兒又打起了雷。    雪柳在一旁伺候著,見狀憂心忡忡地道:“夫人,這可是大兇之兆啊?!?/br>    所謂君權神授,祭天一事往往有很強的政治意義。    祭天這天,天氣忽然大變,風雨大作不說,竟還響起了雷……    若是以往的皇帝,天氣但凡陰一點兒,都要寫罪己詔呢,更何況這樣駭人的天氣。    就連雪柳這么個小丫鬟都知道這事嚴重了。    可見京城里會掀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蘇桃心一跳,她隱隱約約的覺得,陸霽的計劃,估摸著是要全盤開始了。    她正尋思著,陸霽過來了。    他如今在外人眼里是重病之身,只有一個多月的活頭了,自是不用去參加祭天大典,故而一直留在府里。    蘇桃見到陸霽后,心里忽然升起了念頭:“夫君,這事不會是你做的吧?”    不管到底因為什么,現在事情已然這樣了。    在萬千百姓和官員眼里,皇上祭天時天氣大變,定然是失德了,罪己詔是必須下的了,說不準還會有什么旁的。    這可是對陸霽大大有益啊。    陸霽聞言失笑:“年年,你都想什么呢?”    他在蘇桃眼里就這么厲害,連天氣之事都能cao控了?    蘇桃一想也是,她是一時糊涂了。    大周朝不乏能人異士,欽天監里必有擅長風水天氣之人,連他們都沒預測到,可見今天天氣大變確實是個意外。    陸霽揉了揉蘇桃的頭發。    他確實是準備了些東西,不過沒用上。    看來,當真是連老天都在幫他。    這雨到晚間時結束了,天頭也不再那么駭人了,家家戶戶也都有人敢出門了。    蘇桃猜得沒錯。    當天,京城里就掀起了軒然大波。    處處都有人在議論此事,人們向來是愛看熱鬧的,更何況是此等大事。    這是上天在明晃晃地說皇上失德啊。    人們開始糾起皇上登基后的每一件事,樁樁件件都沒落下,歷數皇上失職之事。    幾乎把所有的錯處都歸在了皇上身上。    這消息已經傳得滿京城都是,攔也攔不住。    …    皇宮。    皇上面色蒼白,整個人惶惶不知作何是好。    一眾大臣都跪在地上,口口聲聲地說罪不在皇上,而是那該死的欽天監。    這等大事,欽天監也能瞧錯日子,可見是故意坑害皇上。    皇上本就心量狹小,更何況是此時。    他當即就下令,把欽天監諸人都投到天牢里,聽候審理。    處理完欽天監后,皇上略出了一口氣。    只不過事情畢竟沒有解決,他還是要趕緊想一個法子才是,如此才能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對此,眼下只有一個方法。    那就是對天下,下罪己詔。    對上天和臣民誠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再圖以后。    這也是先前歷朝歷代的皇上們做過的事。    皇上聞言面色頹然,事到如今,他也只能這么做了。    皇上當即親自寫下了一封罪己詔,昭告天下。    寫完罪己詔后,皇上讓所有人都退下。    金鑾殿里一時寂靜無聲。    一旁的太監宮女更是連喘氣的聲音都放低了。    皇上閉闔著雙眼。    他原本就篤信道教,更相信這些所謂神鬼之事。    在一眾大臣面前,他尚且還撐得住面子,把所有的責任推到欽天監上。    可現在,他卻有些叫不準了。    就連他自己也在想,難道是天地祖宗都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