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3
,蔡驄還在與大長公主品茶。蕭止戈沒帶太多人,亦沒讓通傳,低調地進了公主府。蕭佑喜與蔡驄出來相迎,面色比起上回見面,已然紅潤許多。蕭止戈和安長卿先叫了一聲“姑母”,又瞥見邊上的蔡驄,便又叫了一聲“姑父”。蔡驄瞧起來十分高興的樣子,笑得見牙不見眼。蕭佑喜斜眼瞥他一眼,沒說什么,語調溫和地請二人進去說話。侍女奉上茶,蕭止戈寒暄了兩句,方才說明了來意。“請我入宮cao持后宮?”蕭佑喜神情詫異。“是,長卿的冊封我另有安排,并不準備叫他耽于后宮諸事?!笔捴垢甑溃骸把巯聦m中無太后皇后,身份合適之人唯有姑母。所以想請姑母入宮,暫時cao持后宮諸事?!?/br>蕭佑喜倒是沒有拒絕,而是問道:“長卿另有安排是什么意思?我以為你會迫不及待封他做皇后。還想著那班老臣怕是又要一哭二鬧三上吊?!?/br>蕭止戈低低笑了一聲,側目看著安長卿溫聲道:“封后自然要封,不過不是現在。我打算先論功行賞,封長卿做一字并肩王?!?/br>一字并肩王,與君同尊,萬人之上,再不必受深宮規矩束縛。作者有話要說:慫慫:不封后,封王,那幫老東西肯定想不到(驕傲第108章從大長公主府告辭回宮時,安長卿還有些飄飄忽忽落不到實處去。一字并肩王,與君齊肩,便是往前數上幾百年幾千年的前朝去,也唯有少數幾人能當得起這份殊榮。而這殊榮背后,往往還跟前朝政治利益息息相關,能得此殊榮者,莫不是立下莫大功勞的。他覺得這個并肩王的分量,比冊封皇后還要沉甸甸。心中的忐忑不安也就帶到了臉上來。蕭止戈與他相處日久,一眼便看出他的擔憂,拉過他的手道:“喏喏覺得這封賞太重了?”安長卿誠實地點頭。與前朝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們比起來,他那些功績實屬微末,如此重的封賞,反而叫他覺得赧顏。然而蕭止戈卻不以為然,正色道:“喏喏太過妄自菲薄?!?/br>他細數兩人一路行來,安長卿所作所為。賑雪災,解雁州危局;改革雁州田制,推廣甘薯種植解決百姓生計問題;又一力組建匠作坊,制筒車等農具,促進農事生產;更為軍器監出謀劃策,震天雷和火銃制出,他亦功不可沒……“這樁樁件件,都是利國利民之大事,你之功績,不敢說超越前人,但也不遜色。不過區區一個王爵,你當得起,不必覺得受之有愧?!?/br>見安長卿面色微赧,蕭止戈嚴肅面容波動了一下,又換了一種更為親昵的口吻道:“況且喏喏為我誕下龍鳳胎,更是大功一件?;屎螽數?,這并肩王自然也當得?!?/br>安長卿好不容易醞釀出的那點情緒頃刻就跑光了,有些氣惱地瞪他一眼,這人真是越來越不正經,好好地說著正事,也要拿言語調笑他。他既氣又惱,眼尾就染了薄紅。蕭止戈卻看得歡喜,攥著他的手順勢將人拉進懷里,也不管此時還在馬車上,狎昵地輕含著他的耳垂含糊道:“況且若是沒有喏喏,也不會有今日的我。便是并肩稱帝,喏喏也當的……”這人向來網顧禮法規矩,前世就是如此,這一世雖然戾氣稍減,但這脾氣還是一樣。說起渾話來道理還一套一套的,安長卿暈暈乎乎地想著幸好這話也就在他面前說說,不然叫那些朝臣聽見了,怕是要當場撞柱而亡……***回宮之后,蕭止戈果然便開始著手準備封爵之事。安長卿的封號,宅邸,以及封地,他都要親自擬定。斟酌許久,方才定下了“雁”字。時人婚嫁之時,興以大雁為聘,取其忠貞之意;蕭止戈登基之前又鎮守雁州,雁州于他,其意義非同一般。如此兩相結合,便定下了封號。十月二十,安長卿帶著一雙兒女回了昔日北戰王府。次日,封賞的圣旨便到。以安長卿為首,北戰王府上下在門前跪接御旨。來宣旨的太監是蕭止戈身邊新提拔上來的太監總管韓彰。韓彰約莫三十余歲,生得憨厚圓胖,卻十分機靈有眼色。不然蕭止戈也不會提拔他做了太監總管,跟在身邊貼身伺候。蕭止戈登基之后,安長卿被接進宮這段日子,宮里看似平靜,但其實外頭早就暗潮洶涌,流言蜚語更是多不勝數。新帝登基,立后乃是大事。若王妃是女子,那立后便順理成章。但偏偏北戰王妃是個男人。有迂腐的老臣明面上雖沒敢說,但卻明里暗里暗示過,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男后,此事違背祖宗立法,有違人倫,言辭間很是不贊同。加上安長卿就這么被接進了宮中,卻一直沒有冊封的消息傳出來,倒像是要被不明不白養在宮中一般。因此不少人心思浮動,難免都盯上了皇后的位置。只是這些糟心事都被蕭止戈壓了下去,根本沒機會傳入后宮,污了安長卿的耳朵。其他人看不明白,韓彰這個整日跟在蕭止戈身邊的總管太監卻看得最明白不過——這后位就是空懸著,也不會落到別家去。外頭那些人,對這位新帝的了解到底還是太淺。因此韓彰對安長卿便格外地客氣,白胖的臉笑得堆起皺紋,一點不耽擱地宣了旨——這封賞詔書亦是蕭止戈親手所寫。韓彰的聲音高且尖細,洋洋灑灑地念了好長一段溢美之詞,方才讀到了重頭:“……于國于民皆有大功,嘉言懿行當為天下表率,特加封一字并肩王,與君同尊,免跪拜諸禮儀,可隨時出入皇宮……”“……封號雁,賜封地雁州……宜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br>除此之外,還有小世子與小郡主的冊封詔書也一并送到。長子蕭安珩立為太子,長女蕭安珠為公主,賜封號“隋珠”。念完詔書,又念封賞,如此一并花了快有兩刻鐘的時候,方才全部念完。韓彰笑瞇瞇地將詔書收好,又親自將安長卿扶起來:“恭喜雁王,恭喜太子殿下,公主殿下?!?/br>安長卿雖早有準備,但此時仍然有些心潮澎湃,他遞了個眼色,邊上的安福便拿出早就備好的賞賜分給眾人。韓彰得了最大一份,笑容更大:“謝雁王賞賜,奴婢也沾沾王爺喜氣?!?/br>宣完旨,韓彰便該回宮去,臨走前他又道:“陛下昨日說王府尚需修葺翻新,王爺莫要久住。如今宮中冷清,陛下一個人用飯都不香?!?/br>安長卿昨日下午才出宮,滿打滿算兩人分開也不到一日,這人還特意叫韓彰傳這種話,實在是厚顏。安長卿暗暗腹誹,面上卻微紅了耳朵,道:“曉得了?!?/br>宮中來人離開,下人們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