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5
到任再說?!?/br>“行,到時候你提前通知我?!?/br>晚飯他們是在張阿姆和徐叔那里吃的——賀霖和賀遇滿月酒之后不久,張氏和徐慶生也簡單地擺了個酒,請了族老見證之后,也算是成親了,如今他倆在一起已經十年了。……又過了兩個月,周文達正式到任。一月之后,他收下了賀霖、賀遇和羅尚三人做弟子,寄予厚望。拜師禮上,賀澤送了他兩盆盆栽作禮物。“這,不會是和當初的神果……”周文達有些激動。“神果可遇不可求,哪里是像大白菜那樣能說有就有的,這兩盆……只是有些養生的作用罷了?!?/br>“那也不錯了!”周文達顯得很高興,命人將一盆送進了臥室,一盆送進了書房。半晌后又欲言又止地道:“憑你的神異,我此前在信中說的那件事……”賀澤哭笑不得。周文達和羅家大哥成親近二十載,只前兩年得了一個哥兒,十年前剛調任京城的時候便一再來信詢問過他此事,可惜賀澤只是有個木系異能,又不是送子觀音,哪能幫人生兒子!不過這么多年,周文達也不曾納過二色,這讓賀澤對他親近許多。“我是真的不會,您和嫂子還是放寬心,你們都身體健康,若要有遲早都會有的?!?/br>“哎,你就別安慰我了?!敝芪倪_擺擺手,“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若我真的沒那個有兒子的命,我也認了。好歹還有我的月哥兒?!?/br>月哥兒是周文達的老來子,今年三歲。一提起他,周文達也笑開了?!澳阏f咱兩家定個娃娃親怎么樣?我是真的喜歡霖兒那孩子,這要是我兒子,我做夢都得笑醒。不過我想了想,一個女婿半個兒嘛,半個跟一個也差不了多少了!”“你可別!”賀澤生怕拒絕得慢了,他可不想自家孩子還得受到包辦婚姻的荼毒,這可是兩個娃的終身大事!“先別說你是四品大員,我一個小老百姓,再者說了,我家霖兒可是比月哥兒大了七歲,這年齡上就有差距,萬一將來孩子不喜歡,豈不是還要怨我們做父姆的?!?/br>“行吧?!?/br>見賀澤堅決反對,周文達也不再多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若真有緣分,說不得霖哥兒還真能成他半個兒。日子如同流水一般,呼嘯著奔騰而過。再有十年,有瓊川縣賀家子賀霖三元及第,賀家村、賀家從此翻開新的篇章。賀澤四十五歲那年,賀霖幾個已經相繼成親,同年賀霖的兒子出生,也就是他和林煜的孫兒。兩人五十來歲時,相繼送走了張阿姆、徐叔,又過了兩年,賀老爹和李氏也接連去了。有賀家族譜記載,先祖賀澤及其妻林氏,過花甲后三年,突發重疾,相攜離世。兩人在世時振興賀氏,博施濟眾,善名遠揚,又有夫妻恩愛,白首不移,一時被傳為佳話,載于縣志之上,以供后人覽閱。第119章番外二:開始瓊川縣,賀家鎮。遠處山峰紅葉似火,繁華的街道上人流如織,一輛馬車慢慢騰騰地從遠處使來,駕車的老頭須發皆白,不過面色卻紅潤,手腳也利索,看來是個身體康健的。“到了,我們先下來吃點東西?!?/br>老頭跳下馬車,拉開車簾。里面的人也是個老頭子,眉眼間還隱隱能看出幾分年輕時候的俊俏,此時他靠在厚厚的棉褥上,睡得正香甜。先下車的老頭不自覺地笑了一下,只是笑容很快收斂了回去,眼神里蔓延的是抹不去的悲傷。他走到一旁的鋪子前,“麻煩給我準備一份豆汁兒,加點糖,但是不要太甜了,另外再攤兩個煎餅,加兩個雞蛋?!?/br>老頭遞過去一錠碎銀。“好勒,客官您等下,馬上就好?!钡昙铱匆娿y子,眼睛都亮了幾分,人也更熱情了,“客人是外地來的吧?您不知道,我這煎餅鋪開了十幾年了,咱這煎餅可是一絕,又薄又酥,味道棒極了!”“是嗎?”“那當然,客人看見前面那座山了沒有?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留仙峰,可是仙人待過的地方,咱們賀家的,賀霖,賀大人你總知道吧!生前可是狀元郎,一品大官,后來還做了皇上的老師,他小時候可是在這山下長大的,我敢把鋪子開在這兒,可不敢胡說!”“生前”二字實在刺耳,老頭的情緒有些悵然,“都過去十來年了,你們還記得他?!?/br>“那當然,賀大人可是個好官啊,他死的時候皇上親封文德公,以弟子之禮守靈三日,靈柩送回瓊川的時候,咱們這兒好多的百姓都自發齋戒守喪,哭得不能自已。咱們老百姓心里有數著呢,忘不了對我們好的官兒?!?/br>“有你們記著,他這一生也算圓滿了,我以他為榮?!?/br>“哈哈,別說您了,您在我瓊川隨便扒拉一個百姓,看誰不以賀大人為榮?”店家聊得暢快,手上的煎餅也沒放松,連磕了兩個雞蛋上去,“還有咱這賀家鎮您知道吧?原來啊,是賀家村。后來賀大人的爹發達了,也沒忘記鄉里,又是修路,又是辦學堂,做了不少好事,再加上留仙峰的名頭,這里就繁榮了不少。隨著賀大人的官越做越大,村里人呢也都起來了,人丁越來越興旺,賀家村就變成了賀家鎮,老漢我也姓賀,家里三個孫兒,都在學堂上學呢!”說著店家就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哎呀,人老了話也多,怕是耽誤您時間了。我再免費給您加個雞蛋,今兒聊得高興?!?/br>“行,那謝謝了?!?/br>煎餅終于攤好,店家包好了遞給老頭,“給您,您可得好好嘗嘗咱這兒的手藝?!?/br>“好,我待會兒一定好好嘗嘗?!崩项^聽到他的話忍不住笑了笑,捧場道。提著豆汁兒和煎餅,老頭趁熱把它們帶上了馬車,此時車里的另一個老頭子也醒了過來。半晌之后,馬車又開始慢慢騰騰地往前走,那是數十年前賀家村的方向。兩老頭已經很久沒有回來過了。此時的賀家村屋舍儼然,鱗次櫛比,庭院寬寬,炊煙寥寥,村頭的學堂占地寬廣,少兒的讀書聲清脆悠揚,一聲聲地傳進遠處歸人的耳朵。唯有村頭的那棵老樹,似乎除了更高大些,其他什么都沒有變。兩個老人相視而笑,手牽著手朝著學堂走去。學堂外的銅鐘撞了一下,“下學了——下學了——”嘻嘻哈哈,活潑歡快的孩童接連從學堂里跑出來,有個臉rou嘟嘟的、扎著雙髻抱著書本的小矮敦子橫沖直撞,然后砰——地一聲摔在了地上。“喲,這是哪里來的小乖乖,摔疼了沒有?”老人趕忙把矮敦子抱起來,后者拍拍膝蓋,癟了癟嘴又強自忍住,一副小大人模樣,“不疼,謝謝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