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硬的笑容,看得威廉頭皮一緊,趕緊趕上前,恭敬的接過了教授遞給他的期刊。期刊是牛皮紙黃的,黑色的字體端正的印著IMath幾個大字,端正典雅,而最下方的馬頭標志更是一次次出現在他發表頂刊的夢中。威廉吞了口口水,作為最不爭氣的弟子,他現在還掙扎在發表三篇頂刊才能夠畢業的痛苦之中,頓時對這篇能夠被導師夸獎的文章升起洶涌澎湃的崇拜之情。他翻到導師批注過的一頁,頓時眼睛睜大,這不是昨天晚上自己還在熬夜為它站臺的那篇文章嗎?導師都承認這篇文章了,那自己確實判斷的沒有問題。“他比你強,”波達教授輕飄飄地點評道,“我會向他發出邀請,希望他可以來這里繼續研究,你以后要好好向他學習?!?/br>要是這位師兄來這里的話……威廉眼前一黑,意識到自己將要進入被無止境碾壓的地獄之中。但是威廉一想到那位尚未謀面的師兄的證明過程,又忍不住搓搓手,有點小興奮,以后等師兄成名了,自己還能出去吹和xx是同一個師門出來的,受到過他的指點,完完全全是可以寫進簡歷里面的經歷呀。而在爭論了近三天以后,波達教授第一個站了出來,公開認可顧行一提出來的全新理論:“顧行一在這方面的研究是具有開拓性意義的,他終結了一個綿延數千年的難題,我想,普林高等研究所會因為他的加入感到驕傲?!?/br>這一番話,不僅僅代表的是個人的贊許,更是以普林為中心的整個鷹國數學界的認可,而且,最后一句更是向顧行一伸出了橄欖枝,幾乎是明擺著邀請他進入普林高等研究所深造。不僅僅如此,這位波達教授兇名在外,他曾經不止一次的撰文怒批目前數學界的浮躁現象,為了一個理論的不同觀點,更是可以連續發表數篇通訊來為自己理論證明。介于以前這些事跡,這位經常被人暗地里稱呼為暴君的家伙居然有一天會如此直接地表達對一個人的認可,不知驚掉了多少老朋友老對手的眼球。于是顧行一的論文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群大佬對著他的論文品頭論足,但是無一例外,評價都是正向的。這樣一來更是引發了全世界媒體的集體興奮,他們就像見到了寶藏的海盜一樣瘋狂追逐著熱點。在論文發表之后不久,顧行一的郵箱就被人塞滿了,電話也遭到了一輪又一輪的轟炸。全部都是相關媒體在得知事件以后向顧行一發來的邀請,想要采訪他,從中獲得這位數學界突然升起的明日之星的最新情報。上一次上nature的時候,他就已經把自己的郵箱和電話交給小x處理,無意義的信件全部扔進垃圾桶,陌生的電話一律不接,需要回復的就禮貌回復一遍,只有重點郵件和電話才會出現在他面前。但是,諸如雨國時報之類的媒體還是處于白名單之中,他們一窩蜂涌上來的邀請完完全全承包了顧行一的郵箱。顧行一瀏覽了一遍,興趣缺缺地放棄了在大眾面前露臉的機會。有這時間還不如去實驗室多逛一會兒。他還沒有來得及放下手機,小x又給他推送了一條消息——巴梨高師公開認可梅森素數的新定理。在報道之中,被譽為“數學玫瑰”的克洛艾教授端莊地微笑著,坦然承認:“這是一位很有才華的新秀,如果他選擇來我們巴梨高師繼續研究,將會是我們所有人的榮幸。與此同時,我很看好他成為今年青數獎最有力的競爭者?!?/br>修羅場。顧行一腦海中只有三個字,看著郵箱里被小x專門挑出來的兩份邀請,忍不住嘆了口氣。普林還是高師?這是個問題。想不到自己不僅從小就要為了Q大還是B大糾結,等長大了還要為其他學校糾結。這邊數學界的震動尚且沒有停歇,緊接著在5月10號,JACS發表了一篇足以震動所有學科的論文——上一篇論文如出一轍的簡潔模式,卻是劍鋒直指當前材料學上最大的難題——高溫超導材料。甚至不僅僅制取出了新一代高溫超導材料,還將超導材料背后的超導原理詳細描繪出來,為大面積的開發使用高溫超導材料準備了理論依據。“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他將凝聚態物理學的理論完美的融入到了材料實踐中。這一篇論文不僅僅在理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將理論推廣直接進入了應用過程。這個往往要耗費數代人努力的過程,被他縮短為短短數個月!我們的教科書將因此改寫?!盝ACS最核心位置的論文就是這一篇,甚至于還附上了一篇滿懷激動的審稿人意見。第90章同一個人盡管評價如此之高,但還是因為整個理論過程太過于超前,而引發了一場不算小的爭議。就算是JACS內部也因此爭議不斷,甚至在找了5位審稿人以后也拿不定主意。計算化學的研究者們本就稀少,能夠在物理學領域前沿的凝聚態物理學上有著足夠過硬的功底的更是鳳毛麟角。好在,化學這一門科目的根基從來不在理論上。理論邏輯的自洽并不是驗證一套理論的最基本依據,所有的理論都將經歷實驗的驗證才可以被大家所承認。而這一篇論文提供了足夠多的數據,并且舉出了1~5代超導材料作為例證,全世界的相關研究者都為此活動起來。據CA文摘發布的報告,幾乎是在論文發表的半個月之內,各國研究機構紛紛就此立項,沿著此條理論的道路不斷探索超導材料的前沿。“顧,你確確實實成名了?!辈枅D教授一邊瀏覽著網絡上的驚嘆,一邊感慨著。顧行一坐在他旁邊,低頭翻閱著一本書,聽了這話才抬起頭來,有些疑惑。博爾圖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讓他看一看電腦屏幕:“學術界一下子出現了兩件大事,自然會有人發現他們之間的關聯,比如說兩篇頂刊的作者都是同一個人,比如說這位優秀的作者是我們N大的研究生?!?/br>這件事情是在第2篇論文發出去后的不到半小時,一開始便是雨國國內的數學論壇上有人忍不住發出了疑問:“顧行一是一個并不算常見的朝國人名,為什么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都是他?不會是冥冥之中的巧合,那兩位天才撞在一起了吧?!?/br>“兩篇論文都是N大的,我有一種奇妙的預感?!?/br>“這題我會,我們N大就是有一個學霸,據說學校專門給他制定了學習計劃,數學和化學雙學位同修的?!?/br>“我艸?!?/br>“向大佬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