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是我不會彈琴,所以不能確定。而且這些琴譜既沒有編纂人的留字,也沒有為琴曲取名,倒像是誰寫下的一些自編的曲目?!?/br>沈念之邊扶起倒塌的書架邊說道,“這書架上全是琴譜,看起來年代久遠,這些琴譜都是老閣主的嗎?”“我只知道這些琴譜是無涯閣藏書的一部分,這些琴譜上的字跡也與先師的并不相同?!?/br>姜承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這琴譜暫由你保管,若是哪天遇到會彈琴的人我們再聽一聽?!?/br>姜承俯下身在手心匯聚了靈力如同獎賞一般喂給了那只黑豹,吸收了靈力的黑豹紅瞳更亮了,露出心滿意足的表情在地上打了個滾兒。“這……這竟是只噬靈獸?”姜承點了點頭。“可是,閣主,據說噬靈獸的胃口會越來越大,您用自己的靈力喂養它恐怕不妥吧?”“那就給它取個名字吧?!?/br>姜承看著黑豹說道。“它會肯嗎?”沈念之知道妖物也好、魔物也好,一旦被取了名字,就如同被下了咒一般,取名之人自然就成為了它的主人。黑豹果然聽得懂似的,立起身來,一雙紅瞳望向姜承。“你竟真愿意留在我的身邊?”黑豹眨了下眼睛,姜承摸了摸它的頭,在它的元靈里刻下了名字——輝夜。從姜承第一眼見到這只黑豹起就很喜歡,也許是因為那份優雅,也許是因為那雙紅瞳。取過名字之后,這只豹子似乎也很開心,躥到飛檐上,弓著背曬著日光,雙眼炯炯有神。“念之,既然南山無恙,你先隨我去一趟三清山。我一直在尋人指點丁平劍法,既然你在,這件事便交由你了?!?/br>“丁平,可是以前陳門主的那位弟子?”“正是?!?/br>“閣主為何不親自指點?”姜承看了一眼沈念之,說道:“論劍法,我最多做個形似,又怎好與人為師?!?/br>兩人到了三清山,因沈念之與丁平尚未正式見過面,姜承便介紹道:“丁平,這位是吳地沈家的沈思齊,他現在跟隨我上了南山,我看你劍法無人指點,今后便由思齊指點?!?/br>“是,先生?!?/br>丁平的眼睛一亮,向沈念之恭敬地行了禮,“今后還請思齊兄多多指點?!?/br>難得被稱為兄長,沈念之也滿眼含笑地回禮道:“思齊自當盡力?!?/br>“今晚便在三清山歇息一晚,這里離百越不遠,明日便從這里啟程?!?/br>丁平帶沈念之在三清山轉了轉,沈念之看到丁平的佩劍,便問道:“這就是閣主之前拿回的凈清劍?可否借我一看?”“思齊兄請看?!?/br>丁平解下佩劍雙手奉上。沈念之也雙手接過,拔出凈清道:“的確是把名震天下的好劍!”“丁平資質平庸,配這把劍真是可惜了?!?/br>“怎如此說!你就算不相信自己,難道你還不相信閣主的眼光嗎?他既然交給你,自然覺得你配得起?!?/br>“正因如此,丁平才更怕辜負了閣主的厚望?!?/br>沈念之的表情嚴肅了起來,說道:“誰都不是一天就成長的!你看看我,直到今天才稍稍明白了一點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么。而你,小小年紀就已經努力的做了很多事。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整日玩樂,和你相比,我才深感慚愧?!?/br>“思齊兄,謝謝你能這么說?!?/br>丁平感激地看向沈念之,對他來說,實在難得有個同輩人能跟他談談心,“思齊兄,你能追隨先生,我真替先生高興,自從先生繼任了閣主,就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我想先生一定很孤獨?!?/br>“唔……閣主的確和我當年認識的那個十六歲的姜承大不一樣了?!?/br>進入模式1910/18/12020-03-2823:53:54更,卷四:第七十三章三清山上被丁平收留妖、魔的已約有數十人,顯得十分熱鬧。沈念之覺得這的確像是姜承會做的事。他本人對這些也較為開放,所以也不以為意。那些人的表情看上去都很愉快,他們看到丁平對姜承和沈念之十分尊重,便也對他們非常恭敬。晚膳之后,姜承與丁平單獨說話。“丁平,山上的人越來越多,雖不至于要束縛言行,但也應管束有道,否則會招惹禍端?!?/br>“先生,丁平已寫了些規矩,讓大家遵守,若有違背者便會驅逐下山,絕不留情?!?/br>姜承贊許地點了點頭,“山下的百姓遲早會知道這山上的情況,隱瞞并不是辦法,為了避免可能會有的沖突,還是應及早言明?!?/br>“先生提醒的是,丁平也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讓山下的百姓接受。只是丁平靈力低微又無法術,難以讓山下的百姓信服?!?/br>丁平一臉郁悶。姜承認真打量了一下丁平,當年那個瘦小的孩子今天已經長成了健碩的少年,來三清山的這一年,更是明顯成長了很多。之前那張稚氣的圓臉也變得棱角分明起來,皮膚是健康的淺麥色,眼神也十分的純凈。盡管只穿著青色粗布短衣,頭發也只用木冠笄束起挽髻,但是卻顯得十分干練。姜承的眼神里涌上了一些愁思,丁平還以為他是為自己無法領悟法術而失望,其實姜承知道丁平將會在一場慘痛的經歷中得到力量的覺醒,只是他不能言明,更不能干預。“你不必妄自菲薄,我曾經說過能保護他們的并不是法術,你只是還未明白?!?/br>姜承正準備回房休息的時候,沈念之急匆匆的邊跑邊喊道:“閣主,我找到會彈琴的人了!有個婆婆會彈琴!我剛在這里找出了一把琴,雖不是什么名琴,但是彈奏應該沒問題?!?/br>“好,我們去聽聽?!?/br>一曲奏完,即便不懂音律的人也能知道此曲十分動人,就像那森林中潺潺的流水般雋永寧靜。沈念之則顯得很沉默。“念之,這琴曲有何不妥?和你幼年時聽到的曲子相似嗎?”“的確有些相似,但是我不確定?!?/br>因為姜承不懂音律,所以他從未認真翻看過這些琴譜,在南山的十幾年他也從未見過師父彈琴。“這些琴譜會是誰編寫的呢?如果闖入者并不是為了盜取這些琴譜,而是為了提醒我注意這些琴譜呢?這些琴譜是誰的呢?和沈家又有什么關聯呢?”第二天臨走的時候,姜承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