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8
神態自若。說來奇怪,原本最冷的地方災情反倒不那么嚴重,涼州也下雪,但一年里有四個月都在飄雪的地方,遇上這等程度的雪,實在算不得什么。反倒是江南等地,許多原本氣候溫和的地方今年雪下得格外大。下方朝臣們議論紛紛,按皇帝一貫的作風,賑災肯定是要賑的,只是怎么賑是個問題,今年遭災的地方著實是有些多了,各地互相接濟恐怕都接濟不過來。這你年國泰民安,糧倉里一定還有余量,說白了不論是減免稅福還是放糧賑災都是銀子的問題。方案制定好了,問題都要甩到戶部來,戶部侍郎左右看看,咬咬牙站出來試探太子:“微臣有一計,不知可行否?!?/br>他自然是說宣和。宣和才多大,滿打滿算生意不過做了四年,四年就能做到這等程度,在許多人眼里他沈宣和這三個字同財神爺無二。他們沒有銀子,這位財神爺可不缺,退一步講,即便是不能從他那掏出銀子來,即便是能減免了債務也是不錯的。不過這都要看謝淳的態度,皇帝對于宣和上戶部催債的事向來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反震,左右宣和催不到他頭上。反倒是宣和若是賬上短了銀子,他怕是能立刻自掏腰包補貼兒子。皇帝的態度擺在那,欠債的事從來沒人提,如今做主的人換了一個,不知道太子對寶郡王是個什么態度。沈大人心情復雜,皇帝曾叫他入宮,自然不會是跟過繼兒子似的求他,而是通知他,他的兒子要改姓謝了,如今到底是沒改成。曾經他總擔心宣和不知分寸惹惱了皇帝,總想叫他明白君臣之道,皇帝卻真將宣和當作了兒子。等他反應過來之后他又哪里有那個能耐跟皇帝搶兒子?自然只能識趣些,遠著他。一邊是功敗垂成的惋惜,一邊又松了一口氣。宣和雖上了皇家玉碟,卻沒有在沈家族譜上除名,仍舊是沈府的長子嫡孫,如今成不了這江山之主,他兒子還跟他姓沈。只是他卻仍舊無能為力,宣和這些年得罪了多少人,如今又有多少人在等著落井下石呢?皇帝還在,便已經開始有人迫不及待地出手試探了。謝淳不置可否,只說:“不若叫寶郡王來一同商議?!?/br>眾人也摸不清他的心思,這根本看不出來是向著哪邊啊,莫非是礙于皇帝不好直接動手?謝潤笑他們天真。從皇帝皇帝不管謝淳親事開始他便覺得有些蹊蹺。即便是不成親,還不能定親么?如今皇后也有了,就選皇帝沒有那個心聲精力cao持這些事,也還有皇后。貴妃或許還管不到太子頭上,皇后卻是名正言順了。謝淳沒有母家支持,連妻族也不給他尋一個么?若從前還能說皇帝是對老七不上心,帶了如今還不賜婚,是什么意思?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那日宣和同周妃的話傳到他的耳中,他才一下都明白過來。原來如此。謝潤苦笑,若果真如此,他輸得也不冤。他當然不會覺得老七是真的喜歡宣和,不過是一種手段罷了,多半還做了什么其他的保證,不然皇帝不會看在眼里。但他既然用了這樣的法子,不論以后如何,只要皇帝在一日,他就絕對不會的動宣和,不但不會動,還會牢牢護著不叫別人動,做戲要做全。“宣弟日日在父皇床前代咱們兄弟盡孝,他若來了,父皇也該知曉了?!?/br>謝潤一開口謝淳就又改了口:“那邊依皇兄所言?!庇謫柋姵迹骸爸T位大人還有何高見?”他看上去態度十分隨意,似乎沒有自己的立場,旁人說了什么他都暫且應下,有人說了不一樣的觀點他也不會否認哪一個,眾人便愈發暢所欲言起來。洪大人倒是明白了為何皇帝會選擇謝淳了。太子初臨朝,對朝中諸人不了解,便只聽不說,這一番爭論下來,他若是有心,眾人的態度也該摸得差不多了。果然,眾人說了小半個時辰,便聽太子直接下了定論,各地皆有糧倉,每年還有欽差巡查,如今便開倉賑災。詳實匯報各地災情,賑濟銀及賦稅之事延后再議。眾人也都反應過來,太子早就有想法了,不過是聽他們吵一吵。大朝會很少吵成這樣,今日他們未嘗沒有試探之意。君臣相處也無非就是你進我退,君主退一步,朝臣便進一步。今日這般,也不知是誰試探了誰。下了朝,謝淳就向后宮去,朝臣要探他這個新君的態度,他又何嘗不要探皇帝的態度。如今皇后已立,他的婚事早晚會被再次提出來。皇帝若是能留一道旨,將來會少了他許多問題,若是不留……不留也無妨,他今日來不來都無妨。不過是來見見阿和。如今皇帝不理朝政,坤寧宮內住著帝后一家三口,皇帝雖還未好,這宮內卻整日其樂融融,不見絲毫陰霾。屋內的花瓶中都插著新鮮的花枝,想是宣和去花園中剪的?;屎笳驹诖扒?,手持花剪,耐心修理花枝。皇帝喊了一聲“惜娘”,她便放下了花剪,走到床榻邊。“今日出太陽了?”“是,過會兒寶兒又該來了?!?/br>他們這廂說著,那廂宣和就推著帶輪子的椅子進來說要帶皇帝出去轉轉,御花園里花開得正好。二人皆是笑,宣和不明就里地看著他們:“笑什么?!?/br>他雖摸不著頭腦,但爹娘笑,他也開心,也跟著傻笑起來。謝淳晚到一步,他們都已經去了花園,他沒有坐著等,腳步一轉也去了花園。遠遠地見到了他們,他頓住腳步站在樹下看了一會兒,又轉身離去了。阿和許久不曾笑得這樣開心,便盡量讓他笑得長久些吧。謝淳不來皇帝也知道朝臣的心思,只要他想,整個朝政仍舊在他的把控中。只是帝王自覺時日無多,做出了取舍,將所有的心神都放在了妻兒身上。他們所想無非就是沖喜,他一日不好,他們便一日有這借口,他向來不屑這樣的事,只是如今各地受災,朝臣的視線不該放在太子的婚事上。他干脆下旨叫欽天監為老六擇吉日完婚。這也算是有道理,一來長幼有序,老六該排在前頭,二來,不就是沖喜么?謝淳是他兒子,老六也是。連皇帝自己都允了這事,可見是情況確實不大好。這像是一個信號,京城成親的人忽然就多了不少,摘星樓的席面原就搶手,如今更是千金難求。他們成親自然不是要給皇帝招招喜氣,而是怕國孝守喪耽誤了婚期,干脆提前找個良辰吉日完婚,勛貴人家或許還有些顧慮,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