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花了多少心思。一對比就顯得他有些敷衍,還不等價。不過他們之間,也不差這一樁了,算不清,就不必算了。如今補救也來不及,他自然知道謝淳給他送那一張請柬是什么意思。無非是像幼時一樣,等他那一句:生日快樂。宣和將棋子收攏好叫人把東西搬到庫房去。不管謝淳做了什么要做什么,宣和一慣是覺得,若是無意便不該給人錯覺,平白耽誤了人。不能親自過去,要不寫封信?寫一張賀卡。宣和從抽屜里拿出一張熏過香的信箋,寫了個生日快樂,戳完印卻后悔了。他又將信箋扔回了抽屜,內疚、憐憫都是要不得的,要讓人死心就要徹底一點。這一日朝會同平日里有些不大一樣。夏日的小朝會通常就在乾清宮宮門下開,門廳內,皇帝面南坐著,群臣向北站著。小朝會通常只有實職的官員參加,今天卻來了幾位大朝會都未必能見到的人。幾位皇子和寶郡王都在。皇帝還未至,眾位大人面面相覷,這又是出了什么事?夏天太陽出得早,這個時間然天光大亮,但宣和其實還有點困。朝會正式開始的時間不算太早,但朝臣不是皇帝,開會地點就在家門口。各位大人要一大早地起來趕到皇宮,然后在宮門外候著,到點了大家再一起排隊進來。有錢在皇城內買宅子的還好說,買不起的或許三更天就要起床了。郡王府離皇宮不遠,他又是掐著點來的,其實起得不算太早,但從站定開始他就一個呵欠接一個呵欠沒有停過。宣和同幾個皇子站在一起處,他前頭就是謝淳,聽說他們幾個最近都是天天到的?燕王府還比他遠上一些,看起來倒是很精神。小朝會就像是例行早會,各個官署的領導交了奏折然后陳述重點事務,六部的最高官職是尚書,但這六部尚書中有兩個還是閣老,自然不必自己述職,因此六部述職一般都是左右侍郎輪流代理。今日刑部卻有些不同,輪到皇帝拿出方才刑部遞上去的折子時,刑部尚書秦大人親自站出來請罪,言道:“四日前刑部夜間走水,燒毀了部分陳年卷宗,如今業已查明真相,乃是夜巡之人無意縱火,涉事人員皆已處置?!?/br>秦大人說到最后伏下身道:“老臣治下不嚴,請圣上降罪?!?/br>宣和覺得著秦老大人說話有些意思,那火著得這樣巧,他卻半點沒有深究的意思,說是更夫不小心燒的他就信了,燒毀的卷宗也只是一句陳年卷宗便輕描淡寫地帶過去,他送去的物證更是只字未提。皇帝似乎也不覺得秦老大人的說法有什么不妥,宣和卻知道他在等其他人站出來說話,他一貫是個穩坐釣魚臺的君王。果然各官署述職完畢之后三皇子就站出來說話了。下頭站著的大人們都互相打眼色:來了。謝潤出列朗聲道:“兒臣有事啟奏?!?/br>“講?!?/br>“四日前在刑部走水燒毀卷宗是近日七弟托兒臣調查的舊事,此外還燒毀了宣弟剛送來的物證?!?/br>“成載?”秦大人應聲而出,正要同三皇子辯駁,宣和又忽然出聲:“朝會開了許久,陛下還未用早膳,此事不若延后再議?”也只有他敢說出這樣的話,偏偏皇帝還受用,真的就這樣散了朝。皇帝先走,大臣們站了片刻也散了,別人往外走,宣和卻往里走,也沒有人攔他,不過片刻他就追上了御駕。宣和走近,喊了一聲:“爹爹?!?/br>皇帝面上露出些笑意來:“今日肯起早了?”宣和賣乖:“宮里的早膳好吃?!?/br>他們有默契,朝下不提朝上的事。截殺裘老的事宣和一直沒有放過,過去了半年他仍舊要追查,但是幾乎沒有在皇帝面前提過。裘老進京是來給皇帝救命的,那個情況下,截殺裘老和弒君沒什么不同,而背后的人很可能就是某位皇子,不管皇帝和他們幾個關系怎么樣,那都是父子。宣和不愿意多提這些事,生怕皇帝老爹傷心,他是皇帝,真難過了也沒地方說去。宣和這般想著只覺得權力害人,他同親爹關系也不好,但他總歸不會盼著人死,他們中間畢竟沒有皇權。皇帝的早膳五日一換,共計十八道御膳,并不鋪張,但肯定不是一個人能吃得完的,宣和來了也不必另加。父子兩個的早膳向來隨意,皇帝想起方才朝上老三拖了老七和宣和兩個下水,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這三個孩子是站到了一起?“最近同老三走得近?”宣和吹涼了一只湯包便整個塞進嘴里,此時鼓著腮幫子搖頭。經了老五的事皇帝徹底放開了手,宣和同他們幾個的關系已經這樣過了十幾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不如隨他去。既然老三老七都站在一處了,這事牽扯的多半就是老二了。如今瞧著謝淳多半是真的對宣和有意,至少不會傷他性命。至于老三,長遠看,怕是容不下宣和。皇帝只問了一句便沒有在多言,用完早膳同宣和一道走了走,繞道到了書房。秦大人繼續方才被宣和打斷的話,向三皇子解釋:“一般的案件,刑部只在結案之后復核,復核無誤后將證物同各類卷宗一起封存,如今案件尚未審理,這證物不該直接送到刑部來?!?/br>言下之意你不按規矩辦事收東西,現在燒了算你倒霉。大理寺少卿蘇大人原本有些奇怪為何三皇子要親他一起來議事,聽到這里忽而想起那天寶郡王叫人送來的“證物”。他不知道其實謝潤自己也不知道這事,不過這事左右是要三司會審,就將三司的大人都請了來。“巧了,寶郡王也給大理寺送來了物證,是一套黑色衣裳,不知道和刑部的是不是同一件?”他們都沒想到宣和竟然兩處都送了。宣老神在在:“這不是三司會審么?衣裳只有兩件,送到御史臺不大好,便送到了刑部和大理寺?!?/br>他說得好聽,做了兩手準備不過是兩個都信不過罷了,這其中對刑部的懷疑還更大些。宣和十分驚詫的樣子:“我沒想到竟有人敢在刑部縱火……”秦大人糾正他:“郡王爺,走水是意外?!?/br>宣和從善如流,立即改口:“沒想到有人居然敢意外燒了三哥那屋子?!?/br>秦大人:“……”左都御史兼汪大人不愧是內閣大臣,比另外兩位沉得住氣,聽到現在大致明白了是什么事才出聲詢問:“敢問郡王爺,是什么樣案件要三司會審?”“是先前截殺裘老一事?!?/br>汪大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