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大王登基這么多年,后宮空虛,應該叫諸侯貢獻美人,充實后宮。帝辛自然擺出一副天顏大悅的模樣,當下一揮手,表示,準了,寡人乃是天下共主,就三個女人,實在是太磕磣了,怎么著也得有個兩位數吧,所以,那就叫各路諸侯今年朝貢的時候,帶上進獻的美人吧!帝辛的表現讓所有人目瞪口呆,有人覺得這是在試探諸侯的反應,還有一些呢,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緣故,就開始勸諫帝辛不要為女色所迷了。帝辛頓時不高興了,直接說道,你們一個個家里妻妾成群,還專門將姬昌提了出來,姬昌的孩子都快三位數了,后院不知道多少人,你們說他是圣賢,我不過就是想要多找幾個美人,如今就說成昏庸了,你們怎么不去侍奉姬昌算了?!頓時,幾個原本心里就有些鬼祟的大臣都滿頭大汗,不敢再吭聲了,此事就成了定局。第63章第63章伯邑考冷眼看著帝辛在朝堂上一番作態,他不像是別人,覺得帝辛是破罐破摔,他發現,帝辛雖說表現出了一副昏聵的模樣,眼神卻是清明的。帝辛在演戲?這是為什么?伯邑考心里頭開始盤算起來,最后,他得出一個結論,帝辛想要裝瘋賣傻,將朝堂上他看不順眼的人清洗干凈。但是如此一來,卻是真的是如了西岐那邊的意了。等到大商失了人心,西岐也就能趁機伐商,就如同當年商湯代夏一樣。伯邑考倒是覺得帝辛可惜了,他看得太清楚,偏生時不我待,因此,與其清醒地看著國家就這么滅亡,不如直接順水推舟,讓那些對不起大商的人一起陪葬。伯邑考倒是猜出了帝辛為何如此,但是其他人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一個個心里頭都對如今性情大變的帝辛有些嘀咕,如商容這樣的老臣,他原本在朝中話語權就不怎么樣,之前祭祀女媧的事情,又是他提出來的,他也是疑心帝辛變成這樣,跟祭祀女媧有感,他疑心這是女媧給予的神罰,頓時覺得這官位有些燙屁股了,當下,他便直接上了個折子,說自己年紀大了,精力不濟,所以,要告老還鄉。帝辛也挺煩商容的,他的確是三朝老臣了,但是根本就是熬資歷熬上來的,要說他有多大的本事,那是真沒有。他屬于務虛的那種,讓他放嘴炮可以,但是真讓他做什么實事,那是真不行。但是不做事,就代表不會出錯,靠著這個,商容順順利利熬到如今的位置。但是這樣的前提是,頂上那位大王講道理,要面子,而現在的帝辛呢,就很顯然不想繼續講道理了。商容是個聰明人,因此覺得這個朝堂不能繼續混下去了,說不得哪一天帝辛一個不爽,自己就完蛋了,還是老老實實回家養老吧。他做了這么多年官,家里還是頗有資財的。除了商容之外,另外也有幾個老臣瞧著勢頭不對,準備跑路了,但是相應的呢,也有人覺得自己有機會了,主要是一些王室子弟。以前的時候,大商的王室都能得到分封,有個差不多的封地,成年之后就離開朝歌,但是呢,隨著王室的繁衍,還有因為戰功出現的必須分封的貴族,大商就算真的是富有四海,也不夠這么分封的。何況,人族說是富有九州,實際上九州的面積也就這么大,而且九州之內,還有許多地方是被修士,妖族等占據的,他們住著九州的地盤,但是呢,卻不會服人王的管束,甚至,他們不去影響周圍的那些百姓就算是不錯的了。何況,大商的界域其實遠遠沒有覆蓋九州之地,大商的外圍還有一些相對蠻荒的部族,這些經常會給大商帶來一些麻煩,大商為了邊疆的穩定,每年都會耗費不少的錢糧。所以呢,大商能夠真正控制的有效疆域就那么大,總不能為了分封自家的子弟,而將那些貴族干掉吧,這自然會因為貴族群體的反彈。出現了這種情況之后,近幾代商王都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子嗣的出生,畢竟生下來一大堆,只有一個能繼承王位,其他的只能是個虛銜,就算是虛銜嘛,也是得支付俸祿,起碼得讓他們能夠生活下去的,但是真這么下去,哪有足夠的錢養活他們呢?遇上這種情況,商王也只能減少自己妻妾的數量,少生孩子了。反倒是下面的諸侯,他們沒有這樣的憂慮,他們不管生多少個,反正封地是嫡長子的,最多給個把兩個兒子謀一個還算可以的前程,其他的呢,要么自生自滅,要么,你們就自己去想辦法吧。甚至呢,許多庶出的孩子,連族譜都上不了,他們的命運就是給嫡出的孩子做手下。若是他們運道不好,說不得,父親一死,就淪為平民,再幾代,因為養不活自己淪為奴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哪怕是為了有個保險,做大王的都不能只有一個兒子,總得有幾個備胎。這些備胎呢,也是曾經對王位有過一點指望的,可惜的是運氣不好,他們晚生了幾年,可能原本體弱多病的兄長突然就一下子好起來了,頓時,他們的希望破滅了,兄長繼位,他們除了名頭還算好聽,實際上呢,論起實權,還不如一般的大臣呢!因此呢,有些王室子弟呢,干脆破罐破摔,還有的呢,就致力于給做大王的兄弟或者是侄子添堵了。像是子衍,子啟都屬于這種類型,尤其是子衍,他離王位真的就只有一步之遙,如果不是被扶正的王后老蚌生珠,生了子受的話。如今帝辛先是顯露了一種失德的趨勢,若是拿著這個為借口,將帝辛趕下去,豈不是就輪到自己了?至于殷郊嘛,還是個小娃娃呢,國賴長君,殷郊哪里擔得起這樣的擔子呢?因此,子衍如今自然是開始暗地里頭活動開來,到處宣揚帝辛的壞話,然后呢,又是聯絡那些諸侯,許下諸般承諾,比如說,我要是做了大王,就免你們幾年朝貢云云,許多諸侯呢,巴不得大商內亂呢,畢竟,只要一亂,就要亂中取利的機會。當然,也有一些諸侯其實不希望生出什么亂子,尤其是距離朝歌比較近的那些,因為王室一旦亂起來,他們這些距離朝歌比較近的諸侯,鐵定要卷入其中,萬一站錯了隊,那真的就是要完蛋了。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他們也不知道該站哪邊啊,所以,對于子衍的承諾,這些諸侯也只能先敷衍著。伯邑考瞧著如今這個景象,簡直想要給帝辛鼓掌叫好了,帝辛這一手,真是將不安份的人炸出來大半了,別的不說,起碼帝辛該知道,該坑什么人了!某種程度上,伯邑考與帝辛那是真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兩人很多時候,想法就在一個頻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