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燕朝有很突出的社文化,這非女主帶來,原本就有。譬如蹴鞠的蹴鞠社,圍棋的圍棋社,戲曲的戲曲社等等,甚至剃頭師傅都有剃頭社,不論貴族還是平民,幾乎行行都可結社,人人都是社員,只看加入的數量多還是少。為此還制定了相關律法,譬如民間社團成立必須向當地官府報備,以免你是想搞黑社會,社員規定最多不得超過五十人,且不得無事聚眾,大型活動需得向官府申報等等。當然,貴族與平民是割裂開的,平民組織的民間社團極少有貴族會加入。南若初翻到這段記憶時,覺得很有意思,很值得研究一下。舞社便是專門培養舞娘的社團。宮中的梨園舞姬只服務于皇室和上層貴族,但普通百姓也會有觀賞舞蹈的需求,尤其這幾年,燕朝發展的越來越好,百姓越來越富,當人有了錢不再為吃穿發愁,便有了精神需求。舞社應運而生。一些有名氣的舞社,便是勛貴官宦也會請去表演。趙來福的女兒妙娘便是在表演時被上官子辰一眼看中,買進了府中,著實受寵了一段時間。廣德侯府后宅也沒有主母,倒不是上官子辰和南宮云林一樣不愿娶,而是他娶了,卻接連都死了。發妻嫁給他一年便早產而亡,孩子也沒保住,第二任雖留下了一兒一女,卻也早逝,第三任進門沒幾個月就在去別莊游玩的路上不慎跌落馬車,折斷了脖子。南若能確定被上官子辰害死的,是第三任。原文中很明確的提過,在屬于上官子辰的番外里,他借酒消愁,呼喚女主的名字被新婚妻子聽到,擔心對方泄露出去妨礙女主的名聲,便干脆想辦法將人弄死了。事后還有一段十分深情而悵然的描寫,大概意思就是他以后再不娶,只守著這份對女主的妄念度過余生。穿越過來的南若:您老沒少納妾好嗎?一個個的都裝什么深情,真是夠夠了。也是他娶第三任的時候降低了家世要求,事后補償也多,不然女方娘家豈會輕易罷休。話說回來,因沒有主母,且上官子辰又不講究,使得妙娘受寵時想法聯系上了趙來福和弟弟,不但幫趙來福還了賭債,還將弟弟送去學手藝。但沒過兩年,就在去年年中,她突然病逝沒了。趙來福雖覺察有異,卻礙于侯府送來的銀子,將懷疑壓了回去。南若選上他,是因為他又去賭了,除了家中蓋的三間瓦房輸了個一干二凈,這一回再沒有幫他還債的女兒。趙有福急需錢,否則便要被賭坊收走最后的地契,以及兒子,自己也要被拉走送去礦場挖煤。他們出面略施手段,趙有福同意去擊鼓鳴冤。這件事是傅卓去辦的,南若只負責出主意想辦法,包括查上官子辰后宅,行動全靠傅卓。傅卓辦得很漂亮,令南若側目,這跟小若谷印象中的傅卓不一樣。他記憶里的傅卓就是個大咧咧沒心機的膏粱紈袴,課堂敷衍糊弄,下課活蹦亂跳。太子叫傅卓來給他幫忙的時候,他還頭疼過,沒料想竟合作的十分順利。除了依舊瞧不上他喜歡嘲諷他。人不可貌相,南若為自己的狹隘反省,同時告誡自己不能完全依賴小若谷的記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看人看物的認知,好比口味,有人喜歡香菜覺得很美味必須要加,有人就受不了恨不能離八丈遠,看人也是,他覺得傅卓不學無術,別人眼里卻未必。兩人等了大約半個小時,大理寺的衙役們走了出來。一審未分勝負未出結果,先將雙方一道收押,等明日二審。人群瞬間嗡嗡嗡開了鍋,議論起來。緊跟著街頭躥巷,分享今日的見聞。“然后呢?”傅卓雖不情愿,但太子吩咐,還是來詢問他的意見。南若勾了勾唇:“等明日?!?/br>別急,現在才算正式開始。第19章十九、賀壽十九不能親自進去觀看審訊,不代表他們無法知曉里面發生了什么。傅卓的人很快帶來消息。大理寺卿楊震接了趙來福的狀紙,且命雙方分開陳詞,而后對峙,上官子辰當然不會承認,趙來福也無法拿出確切的證據和證人,只提議愿意起館驗尸。楊震到后頭與屬官商議過后,決定先將雙方收押,按照流程派人走訪調查,收集情報證據。鑾儀衛雖是皇帝近衛,但論職權論地位,遠不能與大理寺叫板,且皇帝不在京中,上官子辰只能勉強先同意,他若反對,倒顯心虛。“讓他去查?!备底糠愿烙H隨,下意識看了南若一眼,見他沒有異議,繼續說,“叫咱們的人安靜下來,什么也別做,照常就行?!?/br>說完后知后覺發現自己居然看了討厭鬼的臉色,表情立刻耷拉了下來,忿忿瞥過頭。南若也不在意,正在心里感慨著傅卓的能力,放現代他這個年紀,頂多也就做個班愛上書屋,傅卓卻已經管著百十來個手下,而且還是他十歲出頭就開始著手培養調/教的。他十歲的時候還在干什么,與寫不完的作業和上不完的補習班作斗爭。因他父母早逝,姑伯姨舅們就怕沒管教好耽誤了他,對不起去了天堂的兄/弟姐/妹,對他的教育看的非常重。不說傅卓,便是小若谷,也從小就呼奴喚婢,只他的復柳院,林林總總就有近四十個下人受他差遣。南若前世自認混得不錯,工作室也只有四個員工。當然,兩世環境文化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也可以體現出某些差距,至少在這方面,他還有得學。不過傅卓給了他啟發。南若思考著自己要不要也養一批人,以社團的方式,名字現成的——水軍社。唔,恐怕不行,會被官府以為真的圈養私軍。自來水社?明晃晃給女主送把柄,更不行。古早言情女主穿越的時間早,她那時候的網絡遠沒有他來時這么發達,水軍她可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