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
的cao作,朝堂政事可沒怎么耽誤,算得上是一個勉強及格的守成之君。念平帝就不同了,雖然國力不進不退,但在有心人的宣傳下,不進步,那就是退步啊?,F在街頭巷尾都在暗示,是念平帝無德,才會招致種種災禍。老實說,翻開歷史看一看,哪個年月沒有天災人禍呢?這與皇帝的人品沒有多大關系。但偏偏百姓就是愛這么聯想,一旦假說流出,就會控制不住地往念平帝身上招呼,連朝臣現在都有點這么覺得了。當然,他們不敢直接和念平帝說,只攛掇著念平帝改年號,因為年號不吉利,才會導致流年不利。念平帝已經在朝堂上因為這種言論發過好幾次火了,“念平”是他好不容易才想出來的,誰也別想改!今日文華堂下課早,王洋溜溜達達就去找了念平帝,他對年號沒啥想法,只是開始了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暗示太子殿下已經快要十歲了。可以入閣讀書了。文華堂建立之初,本是給東宮太子學習的地方,后來不斷加塞,變成了皇子公主乃至藩王世子都能來學習的地方。再然后又有了入司禮監的太監來跟著大儒閣臣們鍍金,刷履歷……總之就是在給儲君培養未來的班底。但大啟沒有硬性規定過皇子們該幾歲入學,民間一般也是六歲到十歲不等,念平帝就靠著這點,一直在拖,始終不想讓聞宸正式開始讀書。任王洋怎么暗示,念平帝就是不接話,這一日也是如此,他又給岔了過去。池寧從原君口中知道王洋又一次失敗后,撇撇嘴,念平帝這么不給面子,那可就別怪他要動大招——去太后耳邊嚼舌根了。池寧對太后告狀告的很直白,上面那位怕是又不死心了啊。這三年池寧和太后始終沒有利益爭端,反而是一根繩上的兩個螞蚱,很是緊密團結,說的話就放肆大膽了一些。太后垂眸:“哀家知道了?!?/br>給了念平帝重新展開斗爭動力的,是姬簪兩年多前給他生下的兒子。姬簪因此受封了貴妃,兒子成了人盡皆知的極為受寵的四皇子。念平帝的孩子里,夭折的沒入序齒,還活著的都去了南宮念經,只有四皇子養在宮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天知道姬簪是從哪里整來的這么一個便宜兒子。反倒是劉皇后的孩子到最后也沒有保住,當時宮里很是鬧了一番風風雨雨,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皇后在棲梧宮中“養病”,貴妃同四妃協理后宮。姬簪和她同期的小伙伴們現在都身居高位,正式開辟了后宮戰場。除了姬簪因著四皇子生母的身份地位無可動搖以外,其他人不是今天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明天西風又壓倒了東風,明爭暗斗,玩得不比朝堂差上多少。太后不怎么管事,但她一出手,必然是平衡勢力,讓這些后妃能長長久久地玩下去。靜王聽說念平帝的后宮至今還熱鬧的時候,都有點佩服池寧當初的主意了。他那時候同意后院起火這個招數,只是覺得能解一時之圍,萬萬沒想到這火可以燒得如此持久。后宮是如何爭斗的,池寧并沒有仔細打聽過,也不怎么上心,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姬簪當年是沒有懷孕的。這孩子百分百不可能是念平帝的。也不知道念平帝哪里來的信心,會覺得這是他的親兒子。三年里,除了四皇子,后宮之中再無所出,人人都說是姬簪妖妃禍國,把著皇帝讓他不能雨露均沾。念平帝也任由這個說法蔓延,而不去制止。比起當不了一個男人的沒有尊嚴,很顯然被扣個昏君的帽子對于念平帝來說更能接受。池寧對這種重視虛名的態度嗤笑。他算是服了念平帝了,很想看看他到底還能鬧出多少花樣。念平帝也確實沒讓池寧失望,他要請所有的藩王入京。名義上是說給太后過正壽,實際怎么回事,誰知道呢。【他也不怕被這些兄弟生吞活剝了?!砍貙幷娌恢滥钇降鄣哪X子是什么構成的,竟然敢請藩王入京?他如今這么糟糕的名聲到底是怎么來的,心里沒有點數嗎?太后肯定是出力頗多,但太后也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很顯然是還有其他勢力在攪渾水,巴不得搞死念平帝。在這個不知道誰是敵誰是友的緊要關頭,請藩王入京能干什么?念平帝總不會天真地想著要撤藩吧?他要是真的這么勇,那池寧倒是想敬他是條漢子了。大啟的皇帝就沒有不想撤藩的,可惜至今都沒能撤成,就足可見這里面的水有多深了。念平帝不作死自己都對不起他這么賣力。【想知道?一起做樹,我告訴你?!吭裏o時無刻不在和池寧兜售著跟他一起做樹的理念。池寧對此也很是想不明白,他不得不發出了靈魂深處的問題:【……您為什么總想著要我變成樹,您就不想自己變成人嗎?】【人有什么好看的?】原君在心里皺眉,他至今仍覺得人都很丑,池寧除外。池寧沒敢反問,那樹又有什么好看的呢?但他就是這么覺得的,當樹的時候他確實能獲得心靈上的平靜,但也就僅此而已了,他看不懂樹到底有多美。他只能說:【我喜歡啊?!?/br>原君愣了許久,才終于給了一句:【容我想想。若你實在是喜歡,倒也不是不可以?!?/br>池寧:???喜歡什么?第五十一章努力當爹第五十一天:這一年初夏,晴日暖風,梅黃花紅,正是舉辦兩年一度的斗香大賽的好時節。斗香大賽的傳統由來已久,始自盛唐,多見于權貴子弟之間。傳到了大啟之后,才總算在滿足了權貴們的同時,也面向了民間開放,在極大地豐富了老百姓炎炎夏日中娛樂生活的同時,也給不少普通人開辟了走向致富之路的全新渠道。若自己制的香能在斗香大賽上一舉成名,不管是自己經營,賣了方子,又或者是以抽成的方式與老店合作都是很好的選擇。這個大賽會進行一整個夏天,濃郁芬芳的香氣將要彌漫整條長安大道,幾乎人人都自帶香氣,驚艷時光,溫柔歲月。正應了詞人的那一句,“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池寧是斗香大賽最忠實的支持者,他曾是斗香大賽參與者、資助人、評委,以及如今的主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