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孫繁君少時歷經磨難,比一般的女孩要內向,過了好長時間才接受自己還有哥哥的事實。偶爾她也會去南京大學玩,許立帶著她逛校園,陪她一起吃飯、散步、聊聊今后的打算。圣誕節時,楊嘉佑寄了國際快遞回來,收件人是meimei楊嘉羽,里面有三份信件,一份是寫給許立的,一份是楊嘉羽的,另一份封口的信封上寫著‘給爸爸、mama’。楊嘉佑還特意打電話跟meimei說:“信要先給爸爸看,你不忙的時候,再把東西給許立?!?/br>楊嘉羽‘嗯’了一聲,“哥哥你給我寫的什么啊,”她有點不滿:“我的信最薄?!?/br>“你看了不就知道了?”楊嘉羽不太高興:“哥哥,你從小到大都沒有給我寫過賀卡?!?/br>楊嘉佑笑了,沒有過多解釋,只是簡明扼要地說:“總之,先把信放在爸爸書房,讓爸爸先看,然后是mama,要留意爸媽的反應,聽清楚了嗎?”“聽清楚了?!睏罴斡鸷芄缘卣f。這天周末時,父母都在家,楊嘉羽按照哥哥的要求,將信件放在爸爸的書桌上。楊振華倒了一杯茶進來,“哎,嘉羽,你怎么來了?!?/br>楊嘉羽指了指桌面:“哥哥給你和mama的信?!?/br>聽見書房的談話聲,徐瑛推開門,“什么信啊,我也看看?!?/br>楊嘉羽連忙攔住mama,“哥哥說了,要爸爸先看,然后你再看?!?/br>“這么神秘啊?!毙扃α诵?,聊起兒子,他出國不過半年,感覺像過了很久一樣,眼眶有些濕潤,“我不能和爸爸一起看嗎?”楊嘉羽回過頭,見爸爸已經開始拆信了,語氣很堅定:“不能,哥哥說了?!?/br>徐瑛只好作罷,伸手刮了刮女兒的鼻子,“你什么時候對哥哥的話,這么言聽計從了?!?/br>“他是我哥哥!”楊嘉羽理直氣壯地說,“我是信使呢!”楊振華還沒打開信紙,聽見妻子和女兒的對話,忍不住笑了,“行吧,我先看看?!?/br>楊嘉羽把書房的門關了,室內一片寧靜。信紙是對折的,有點厚,楊振華將信展開,兒子熟悉的字跡展現在面前——爸爸、mama:展信佳!當您看見這封信時,我已順利入學斯坦福,生活上基本安頓好了。離家不過數月,感覺像過了很久一樣。您和mama的身體好嗎?外公外婆怎么樣?您平時工作注意勞逸結合,少飲濃茶,以免影響睡眠質量。十二月份天氣轉涼,加州偶爾下雨,最近多云轉間歇性多云,最低氣溫降至0°,南京應該也降溫了,您和mama要注意保暖。我在學校一切都好。斯坦福位于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校園開闊,沒有圍墻,為了方便上下課,我買了一輛自行車。校園內建筑恢宏,還有不少羅馬建筑元素。天氣晴朗時,加州陽光和煦,照得紅瓦屋頂發亮,從Green圖書館能眺望胡佛塔。如果想去洛杉磯,開一個小時的車就能到。吃的還可以,食堂是自助餐,我有時會單點蝦仁炒飯,但也會注意葷素搭配,賽百味快餐店還行。研究生期間較忙,同課題組有一個中國人,整體學術氛圍不錯。課程種類繁多,選擇也比較自由,課后作業比國內要難一點。斯坦福是綜合性大學,來到這里,見到了更加優秀的同齡人,忙起來的時候也會熬夜,但對知識的探索欲與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不斷敦促我往前。CS專業對課后作業要求較高,每周得達到50個小時的量。學校位于硅谷,商業氣息濃郁,但也能靜得下心讀書,關鍵還是看自己。課程不會強制性必修,有很多細分,精修看自己的喜好。我最喜歡這里的一點是,不少學習內容涉及到交叉學科,能與不同專業的優秀同學共同學習,意識到自己的薄弱環節。盡管研究生生活剛剛開始,我對自己的規劃還是先潛下心讀書,因為我對學術和創業都沒有極端的執念。我記得以前您跟我說過,這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時代。除去忙于學習,學校還有豐富的課余活動,不過我比較忙,去得少。上次去主運動場看了一場足球比賽,場面很震撼,觀眾席清一色的火紅T恤,那是斯坦福的標志性短袖。上周斯坦福與伯克利的比賽很精彩,如果早幾年,說不定我對足球還有狂熱的喜愛。以前讀初中時,我每天都要踢球到很晚,不消耗完精力,就渾身不自在。怎么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像更喜歡獨自前行。那天賽場上吶喊聲沸騰,我想起祖國,想起母校,還有一路讀書的老師和同學們。在這里漸漸感受到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異,總得來說,各有所長。斯坦福的校訓是一句德文:DieLuftderFreiheitweht,意思是自由之風勁吹。這種理念確實滲透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學生擁有更加包容而多元化的選擇。但自由越多,也意味著越需要自律。以前我在學習上沒感覺到吃力,現在見到更多優秀的同齡人,會時常感覺智商被碾壓,不過我有韌性,沒那么容易認輸和放棄。有時候我也會思考‘自由’的含義,比如真正的自由是否一定要異于常人。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幸好我已找到了心中答案,想借今天這樣的機會,跟您和mama溝通一番。因此,請您一定要把這封信看完,看到最后一個字。小時候,嘉羽情況特殊,在學習上很吃力,mama壓力很大。在我13歲之前,我和meimei經常吵架,十幾歲時,我很想離家出走。按理說,您和mama的婚姻很穩定,咱們家里各方面都挺好,為什么我還是覺得很孤單,覺得不被理解和接納。后來才想明白了,以三口之家為例,一個幸福的小孩肯定需要三種愛——爸爸的愛,mama的愛,爸爸mama相愛的愛。因為愛是流動的,像溪流一樣穿梭于家庭成員之間。但嘉羽在學習上表現出吃力以后,我覺得我們家的溪流靜止了。我感受不到那種流動的愛,您很忙,mama很焦慮,meimei很痛苦,我也很孤單。是許立出現以后,我才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因為他的存在,我和meimei之間的關系得到緩沖,分散了mama的注意力,爸爸可以安心工作,同時給了我喘氣的空間。那時我才意識到,我不是想要離開,是內心深處渴望被愛,渴望擁抱和理解。許立常說:嘉佑,你好愛哭。我好像是很愛哭,被mama砸筷子、跟mama吵架、被meimei數落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還把房門關得震天響。幸好爸爸您經常安撫我的情緒,但成長始終是孤獨的,很多感受難以用語言表達,正如信息傳遞總是不可避免地打折扣,有些感情很難被理解。不說旁人,就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