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剛踏入大門的王商一行人瞧著這一層清新雅致的布局很快意識到,不管談生意或招待親友,君緣樓都是不錯的地方。這時,忽然有人感嘆了句:“這一樓用膳之處,竟都是桌椅!”王商這才看清每塊區域中井然有序陳列著的,都是一張張其貌不揚的長方形紅木桌椅,正是先前由顧瑾霍凌云帶頭,而后在京中各大士族中掀起一陣跟風浪潮的昂貴物品。雖說八月末時匠人們都會打制,這桌椅的價格隨之降了一大半,但到底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眾人紛紛猜測這君緣樓究竟是誰人手筆,外頭瞧著這君緣樓只是極大,想不到其中還有如此乾坤!完全可以想象,這地方正式開業后絕對是客似云來,背后之人定能賺個盆滿缽滿。四人心中感嘆,想著等下要是有機會一定要結交一下君緣樓的老板,便有一位身著一襲煙青色廣袖流裙侍女微笑道:“諸位,請隨奴上樓,至雅間歇息片刻?!?/br>四人隨著這侍女上樓。這雅間是何意,四人不甚明白。直到被引進二樓南邊的一間名為“蒼松閣”的房間,四人忽然就呆滯在門口不動了。也不知是誰發出了“哇——”的嘆息聲,四人豁然驚醒。房間上方掛著一小塊寫著“蒼松閣”三字的牌匾,這三字蒼勁有力,應是名家手筆。四人一進門便聞到一股清雅的松木香味,關上雅間之門,浮世喧囂亦隨之遠去。凝神一瞧,這房間不算大,但招待四人綽綽有余。墻地鋪的全部是紅木,墻上掛著一副臨海雪松圖,雖不知是誰人所作,但隔著畫卷都能感覺到雪松的蒼翠挺拔,正與雅間名字切合,無端便顯出三分高雅來。除了墻飾,這雅間的一處角落里也擺著一大盆半人高的雪松,筆直堅毅,尤為難得。四名商賈心下暗自驚奇。待四人在中間的長方形餐桌邊兩兩落座,無所適從地四目相顧,皆從對方眼中瞧出了一絲強裝的鎮定。不多時,那名將他們引入雅間的青衣少女,雙手捧著一個木盤施施然進了雅間。四人一齊轉頭看去,發現木盤上頭放著一個小碟子,碟子里頭放著四塊黃綠色的圓形物品,瞧著像是什么點心。還有四個陶制小杯,以及一個略大的,形容古怪的壺。說是壺吧,它只有大腹,并無長頸,上頭用著個陶蓋蓋著。壺腹的一邊是可以手持的壺耳,另一邊則是個下寬上細的彎曲短條壺嘴,瞧著著實怪異。四人心下愈發好奇,面上倒還是裝得一派從容,只等看這究竟是什么玩意。那侍女將木盤放下,取出小杯各自端到四人面前。又取了那古怪的壺,在他們的杯中倒出七分滿水,清脆道:“諸位陶朱公,此乃主人特制的龍井綠茶,飲之有提神醒腦之效?!?/br>語罷,又將那盛著四塊點心的碟子放到中間:“此乃綠豆糕,是綠豆所制茶點,正好配這綠茶吃,還請諸位慢用。奴便在外候著,若有需要隨時喚奴便是?!?/br>語罷,行了一禮起身退至門口。杯中茶水的熱氣氤氳繚繞而上,四人面面相覷,相顧無言。雖不比陶公范蠡,但他們也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之人,如今更是創下不菲家業,連朝廷都要覬覦,按理說即便是入了皇宮也能泰然自若。可誰知這君緣樓太過特立獨行,不管是這樓中裝飾,抑或侍女伺候的陣仗,乃至這所謂的龍井茶、綠豆糕他們都沒見過,一時之間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捏起一塊所謂的綠豆糕,或端起茶杯抿一口所謂的龍井茶,掩飾尷尬。……嗯?這味道?王公四人來得最早,他們進雅間后,拿到請柬的其余幾十名商賈也盡數到來。同樣被震驚到無話可說,眾商賈一改往常精明利害,呆呆地跟著引路侍女進了南面的幾個雅間中,又一次成功地被雅間中裝飾震驚。等侍女上了茶,再一次被綠豆糕與龍井茶的味道震驚了。綠豆糕色澤淺黃,吃入口中便覺香甜四溢,綿軟細膩,一點都不沾牙。等吃完一個,不喜甜食之人覺得有些膩了,便忍不住喝一口茶。而與如今的茶水完全不同,這所謂的龍井茶湯看著碧綠清瑩,茶味非但不咸,反而是一種難以形容的鮮爽甘醇。入喉時淡香中似乎透著一絲苦澀,然未等皺眉,便已苦盡甘來。再飲一口,口舌生津,回味無窮。配著這綠豆糕一起吃,更是相得益彰。二者非但不曾相互壓制,反而中和了綠豆糕的膩,與龍井茶些微的澀,竟是美味異常。眾人沒有說話,各自品完了杯中綠茶,才有人長舒一口氣嘆道:“此等秋日,若得一時空閑,在日光下小憩片刻,飲一杯龍井茶再吃上一塊綠豆糕,神仙日子??!”此言一出,他人紛紛附和,商量著何時再來這君緣樓中聚上一聚。聊完這些,有人嘆道:“這君緣樓真是費盡心思?!?/br>無論是已然掀起風潮的桌椅,亦或是從未聽聞的綠豆糕及龍井茶,任何一樣拿出去足夠幕后老板賺一大筆。真的是來騙他們的錢的嗎?眾人心中這般想著,似乎也太大手筆了罷?!“這不是明擺著的事么,”三樓一間名為福生閣的雅間中,李儉正在給洛清卓泡茶,“朕付出此等手筆,一則為君緣樓鋪路,二則為叫他們心甘情愿掏錢?!?/br>今日君緣樓開張,他早早攜洛清卓于雅間等候。這福生閣是他特意為自己留的,往后宮中無趣時也能來此微服視察。此時的他正在為洛清卓一展茶藝。畢竟是曾有一塊茶田的浙江人,李儉自然懂得如何泡茶:“先生,好的茶葉需要特定的泡茶步驟,才能將茶味發揮至極?!?/br>相處了一段時間,洛清卓對李儉的性格了解不少,知道他心有賣弄之意,便收攏了折扇給面子道:“愿聞其詳?!?/br>這把折扇一面畫著一支水墨蓮花,另一面是李儉努力練了一個時辰、差些把手練廢的的三十余字。李儉對這些字是不滿意的,不過洛清卓覺得尚可,便在休息一夜后親手替他寫上了。折扇做好后,洛清卓果然愛不釋手,隨身攜帶把玩。李儉說罷這話,一旁水壺正好被煮的咕嘟咕嘟作響,便提著水壺道:“泡茶第一步,先將水煮開?!?/br>他將熱水倒入茶壺之中:“第二步,溫杯?!?/br>他翻覆著茶壺,讓開水洗遍茶壺每個角落后將水倒入茶杯之中,依樣暖杯。而后手執竹制的茶葉夾子從茶盒中取出適量茶葉,將之放入茶壺中,遞到洛清卓眼前:“第三步,置茶。還請先生觀察這茶葉香味、色澤、形狀,判斷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