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
!好兄弟,夠義氣!”洛清卓:……真是謝謝了呢,完全不想和這個人成什么異姓兄弟,現在走還來得及嗎?洛清卓瞧了李儉一眼,莫名覺得他臉上那燦爛的笑容怪傻的。但即便心里嫌棄,他也像是被這傻氣傳染了一般,也跟著輕揚唇角:“開始吧?!?/br>兩人沿著太和殿慢跑了大約半個小時。身體畢竟年輕氣壯,且椅子也發明出來不必跪坐,李儉出了些汗,只覺得此時神清氣爽,狀態前所未有的好,甚至還能再跑半個小時。但考慮到這是第一天,還是需要循序漸進,準備等三天后習慣節奏了,再慢慢增加時間。唯一的問題是出了一身汗,作為現代人的李儉早已習慣了每天沖涼,而古代洗澡又極為不方便。李儉決定調整路線:先從太和殿慢跑半個小時至湯池,待洗完澡走到一旁寢宮太極殿用早膳,再慢慢走回太和殿議政。如此慢跑了三天,李儉覺得自己渾身都充滿了活力,仿佛字都寫的好看了一些。又一日,便至八月初十。當朝官吏舉薦的人才們,已陸續來京。八月初十,京中秋高氣爽,正是走親訪友好日子。今日京都的大街小巷依舊繁忙,條條筆直寬敞的大道上,來往著不少車水馬龍。其中有一架裝飾豪華的馬車,瞧著便極為出眾。那馬車里頭坐著一身青衣書生,名為王亦。王亦出自太原王氏。王氏是大雍頂流士族之一,他的大伯是朝中丞相長史,為顧相一系。此時他正要前往太常丞家中,參加太常丞長孫組織的一場詩會。馬車很快到達目的地。王亦下了車,見一人正要進門,不由欣喜道:“崔兄,你也來了?!?/br>那被稱呼為崔兄的青年,名為崔浩,出自博陽崔氏,亦是名門望族。大門到底不是交談之地,兩人寒暄兩句,門房正要引著他們往里走,忽然又是一陣sao動。幾人回首,便見門口又停了一輛馬車。車里頭走出個青年,身著一襲白衣,清朗俊逸,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嘴角含著三分笑意,說不出的風姿特秀。正是顧瑾來了!……幾場詩會后,當朝官吏舉薦的人才們已全部入京。雖然最終只錄取四十五名,實際參與考試的卻有一百二十八人。除京中本地三十二人,另九十六人又各自帶著幾名仆從。這些人在京中有親友的便住宿于親友家中,沒有的則留在驛站中。這百多人聚集在京中,或宴請四方,滿座高朋;曲水流觴,高談論闊,好不熱鬧。李儉對此略有耳聞。他知道作為男二,顧瑾一直是這些人中最為出挑的存在,卻也期望能再多出幾個人才,先把朝中空缺補上再說。這些才子們聚在一起,多辦幾場詩會,有才能者自能脫穎而出。這個時候,三公也呈上各自錦帛,上面寫著的便是他們想出的考題。李儉認真翻閱。顧相出的題是:“秦皇以獨斷而克,虞君以獨斷而亡;齊桓任管仲而霸,燕噲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1】這道題翻譯過來便是:秦始皇嬴政獨斷專行,滅六國統一天下,虞國國君卻因不聽勸阻借道晉獻公滅虢,最終亡國;齊桓公任用管仲而稱霸春秋,燕王噲任用子之而導致燕國大亂,一樣的方法而結果不同,為什么呢?”霍大將軍出的題與兵馬有關:“前朝以來兵制,以今日情勢證之歟?!薄?】與顧相相同,也是一道申論題,查的是考生的兵法與對局勢的敏銳程度。至于御史大夫,取題居然為:“主圣臣賢”?!?】想來是要考生寫詩贊美圣主。李儉滿頭黑線。穿越至今見過拍馬屁的,倒還沒見過拍的這么明顯的,李儉尷尬得頭皮都要炸開,不由就想讓洛御史大夫將這題換了。還是洛清卓攔住了他:“倒也并非如此?!?/br>李儉帶了點疑惑道:“先生何處此言?”洛清卓便解釋了這道題的用意:李儉初登基,因為狗皇帝在當皇子時毫無根基,因此朝中官吏對當今天子的認同感不強。這道題目借由夸贊天子圣明群臣賢明,號召群臣以表忠心,利于李儉往后治世。李儉恍然大悟。雖然要讓一百多個才子對他吹彩虹屁的恥度有些高,但再看此題,也不至于犯尷尬癌了。集齊三份錦帛后,李儉也將寫著自己考題的錦帛封存起來,一同置于太和殿中。直至考試前一日,再命尚書將考題送去文淵閣,使中書令及其麾下抄譽至考卷上,翌日考試前送去考棚。一切似乎皆已準備就緒。八月十三,又至朝會日。因為科舉在即,今日朝會一大重點便是此事。李儉依次確認過考試的相關流程,號棚、衣物、吃食等安全,就準備下朝了。然而就在此時,太常忽然朗聲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李儉起身的動作停下了:“愛卿有何要事?”太常朗聲道:“陛下,臣要參洛御史大夫一本!”此言一出,滿庭皆驚。眾人紛紛側目,尤其是洛御史大夫,緊皺著眉頭狠狠盯著太常。這豈非正是電視劇里的官吏相互攻訐之景?李儉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真實的場景,不由用吃瓜的語氣道:“太常為何要參洛御史大夫?”太常道:“洛氏門庭敗壞,其一皇后目無禮法,竟唆使陛下每日卯時起于宮中來回奔走;其二洛氏另一名哥兒洛清涵,與人私奔觸犯禮教,罔顧三綱五常!此二者乃洛逸之治家不嚴、無能失德之罪,故臣以為洛逸之不配繼續為御史大夫,監察百官!”滿庭嘩然。吃瓜吃到自己頭上,這瓜頓時就不香了。李儉迎著眾人意味深長的眼神,笑容漸漸消失。作者有話要說:【1】【2】【3】都是百度百科找的科考真題,根據本文更改了一下24、第二十四章哇——洛清涵與人私奔!這瓜也太刺激了叭!眾人紛紛低呼,看向李儉與洛御史大夫的眼神,不由隱晦而興奮起來。試問在座誰不知道,他們的陛下登基前對洛清涵情根深種,窮追不舍,求而不得!就連先帝將洛清卓賜婚于他都止不住那獻殷勤之勢,還是先帝駕崩才驟然停止的。當初最不得勢的六皇子李儉如今已貴為天子,后宮空虛僅有皇后一人,紈绔士族們甚至開了盤賭這位天子何時將洛清涵接入宮中。屆時洛氏不僅出了一個尊貴的皇后,還會再出一位盛寵的夫人,一門雙貴,誰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