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的,并不存在說只要用戶不升級就能一直白嫖的說法。有的科研人員在之前軟件沒崩的時候嘗到了甜頭之后,咬咬牙就付款購入了終身會員,然后便享受到了如同德芙一般縱享絲滑的檢索文獻的體驗。那些舍不得掏錢的人只能在網上嗷嗷等破解版,有人甚至都求到以破解付費軟件出名的大神‘水蘿卜’的博客里,大神‘水蘿卜’下的趕緊發了通告,他澄清說,zc編寫的所有程序都是基于太極編譯器的最基礎語言,與傳統編程語言不一樣,他不擅長。其實他不擅長是一方面,主要原因是因為他不敢破解。技術段位相差太多,萬一周誠給他來一個降維打擊該怎么辦?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享受過AI學術助手搞輔助的科研人員怎么可能再輕而易舉地回到當初那種自己手動檢索文獻的時代?這種感覺就如同用慣了智能機的人突然用上了老年機,用慣了4G網絡的人又用回了2G網絡,能把人給活活憋死。原本有些人就算沒有AI學術助手的輔助,他只要沉下心來找文章,也能找到許多精華文章,但這會兒有了AI學術助手之后,他們的心態變了。把找文章的時間放在科研上,他們能多看多少文章,能多出多少成果?把找文章的時間省下來睡覺,睡眠充足了,能少掉多少頭發?哪怕他們平時有大把的時間浪費,并不是爭分奪秒地搞科研,他們依舊覺得不用這個軟件就會辜負自己,思來想去,最后還是咬牙下單。有科研人員實在舍不得這個錢,但又想用,就想出一個主意來——找科研項目報銷。報銷離不開發票,于是乎,周誠的家園賬號下面多了很多條這樣的評論。“大神,能給開個發票嗎?”“大神,課題組團購有優惠嗎?”“大神,有沒有優惠券?最好是大額的bug券,比如說一折券這種……”然而,周誠沒事不會上家園,這些評論自然不會得到回復。-------------------------------------陳向陽院士課題組最先給學生們報銷了AI學術助手的錢,碩士、博士等都高興得很,回頭陳向陽院士就給下了新要求,“每個人每周都至少得看十二篇文獻,每周一針對上一周過的文獻進行組內研討,優先選擇各研究方向中占據權重比較高的經典論文?!?/br>他課題組內的學生這才意識到,天上掉下來的不是餡餅,是鐵餅。陳向陽院士給自己電腦上也裝了一個,將自己研究領域的關鍵詞都輸入進去,設置成為自動追蹤,然后便很輕松簡單地收集到了自己研究領域的最新文章。對于那些新入門的研究人員來說,搜集到文章才是個開頭,把文章看懂才是正事,但對于陳向陽院士這種級別的學術大佬,看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就如同看新聞一樣,絕大多數東西都是能看懂的,只是為了拓寬一下自己的思路,了解一下世界各地的課題組都在搞什么,汲取一些別人思想中的閃光點,只有少數文章才需要他去費腦子琢磨琢磨。捧著保溫杯,陳向陽院士一臉歲月靜好,“現在的年輕人搞科研就是輕松,連文獻都不用自己費心找,哪像我們當初,有些期刊不常見,各地的圖書館跑,很多東西還得委托人給發傳真……”只是他的學生并不感覺搞科研輕松。搞科研本身就是一個‘萬事開頭難’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什么都不懂,自然處處碰壁,后來懂得多了,不懂的自然就少了,看文章也能看順暢了,這時候才能體會到科研的樂趣。僅僅是一晚上的時間,周誠的賬戶上就多了三百萬的資產。周誠當初在達摩云上租用的服務器并不算小,支持這一萬多人在線使用綽綽有余,都沒有觸發自動擴容的模式,足以看出,當初涌進來試用這軟件的人有多少。周誠弄AI科研助手,主要是為了幫程遠,進而幫到了理工科的學生,他沒想到的是,最大受益的是那些需要在浩如煙海的書籍論文中搜刮材料的文史社科類學生。天知道這些學生為了寫一篇論文,需要調研查詢多少材料!理工科學生用AI科研助手找到論文之后,全部下載下來,那也頂多五六百兆的數據,但文史社科類的學生隨隨便便搜一個關鍵詞并全部下載,能將網絡上各大數據庫中有的數據全都扒出來,輕輕松松就能找到幾十個G的資料,接下來便是苦行僧式的與筆記。文史社科類的學生原先都被找不到資料的陰影籠罩著,這會兒他們又體會到了另外一種痛苦——文獻太多,看不過來,恨不得自己多長幾雙眼睛幾個腦袋。程遠最近調研的題目是是‘微生物感染源在人類群體中的擴散規律’,需要調研國內外大量的文獻,分析容易在人類群體中擴散的微生物感染源具有哪些特性,一般都寄生在什么類型的生物上,會通過什么樣的渠道進入人類群體并引發大規模的感染,最終還需要模擬出最行之有效的阻斷方法。這是楚瑜打算申請的國家重大專項的內容,她讓程遠來試著完成前期的資料調研,打算好好練一練程遠。等程遠將前期的資料調研都完成,那程遠對這個領域的認識就相當宏觀了,屆時程遠便可以加入到研究隊伍中來。對于這位‘兒婿’,楚瑜是十分看重的,她打算好好培養程遠,希望能將程遠推到她目前還沒到達的地方。國科大還沒開學,程遠每天都窩在家里看文獻搞調研,忙到關鍵的時候,他連飯都沒時間做,做飯洗碗的活兒都落在了周誠身上。他沒有周誠那過目不忘的本事,很多文獻都得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梳理,好在他耐心足夠,一遍看不懂就看兩遍,三遍看不懂就看十遍,實在不行就查閱相關資料,總會將問題給弄懂。周誠親眼看著程遠做筆記用了整整三包A4紙,還每天將那些A4紙翻來翻去,原先嶄新的A4紙都快被他翻成紙巾了,沒忍住問出自己的疑惑,“你為什么非要在紙上記筆記,就在電腦上記不是更方便嗎?一邊看一邊寫,筆記和文獻關聯在一塊兒,到時候你復習筆記的時候,發現相關內容忘了,點點鼠標就能找到文獻,最后寫論文的時候也方便引用,你這把東西倒騰到紙上,不覺得麻煩嗎?”程遠聳肩,“得了吧,現在的文獻管理軟件確實不錯,各有各的缺點,也各有各的優點,有的文獻管理軟件支持的文件類型多,但能把人卡成帕金森,有的文獻管理挺流暢的,但支持的格式就那么幾種。我先把這才材料都在紙上理理,到了給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