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2
遠險些把一口牙給咬碎。“你特么就不能讓我高興一點么?次次都要打擊我!打擊我是不是很爽?能讓你覺得自己很牛逼,我是一個廢物,對不對?”程遠瞬間戲精附身,那一身大戲說來就來,就差給周誠當面表演一個‘猛.男落淚’了。要是換做當初的周誠,他心里可能還會猶豫一下,然后過來安慰安慰程遠,同程遠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是你誤會了’,但周誠已經被程遠的戲精屬性日常套路了,他要是同程遠解釋,程遠絕對順桿往上爬,問他,你不是這個意思是什么意思?你到底是幾個意思?你說我誤會了,你懷疑我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你懷疑我聽不懂人話?針對程遠這一身活寶屬性,吃過太多次虧的周誠明智地選擇了無事,任由程遠將切菜用的砧板剁得邦邦響,他就是不搭理。過了一會兒,他聽到廚房里傳來了程遠哼不知名小調的聲音,這才穿上拖鞋下了沙發,躡手躡腳地跑去廚房,從程遠后面一把將人抱住,在那腹肌的輪廓上來回劃了幾遍,然后才說,“我從沒覺得你不行啊,你這個人就是嘴上愛占便宜,總是喜歡自嘲,說自己不行,但咱倆遇到之后,你做的哪一件事情不是在給我驚喜,不是在告訴我你行?”“遠仔,我從來都沒覺得你不行,在我心里,你很能行。你樂觀,你向上,你一身活力,一身韌性,你真的很棒,每天都在給我驚喜,每天都讓我多喜歡一點點?!?/br>程遠感覺肚皮上癢癢的,可他手上沾著菜汁,不方便把周誠的爪子給打開,只能試圖通過扭來扭曲的方法把周誠甩開,還問周誠,“我每天給你驚喜,你就喜歡一點點?這是你想喝奶茶新找的借口嗎?一點點給你打錢了?coco不服?!?/br>周誠:“……”他算是發現了,程遠的腦回路確實和他的不一樣,總能在他說正經事的時候‘恰如其分’地打個岔,讓他無話可說。他好像有一個不在同一頻道的沙雕男友。作者有話要說: 程遠:我有特殊的打岔技巧。PS:今天先放兩更,有可能會加一更,但不是保證哈!☆、其實還好程遠這熊孩子確實給了周誠很多驚喜。周誠剛遇到程遠的時候,程遠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渣,體特生的文化課要求本來就低,他還因為文化課成績不夠讓何華頭疼,后來因為腳踝受傷不得不轉成正常班的學生,以渣土坡為起點,一路考上了國科大,成為了深市七中的風云人物。哪怕有周誠一直在幫他,他還憑借親媽的關系享受到了培優班的待遇,那他能得到這個成績,也與自己的努力分不開。一個人想要長胖,單單是請來各路名廚給做菜,那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這個人一口一口吃下去才行。程遠要學醫的時候,周誠還替程遠捏了一把汗,他擔心醫學生需要學的東西太多,程遠堅持不下來,沒想到程遠這一學期學得很好。他天分很好,韌性也很好。他總是將‘我不行’掛在嘴邊,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告訴周誠,‘我能行’。“這樣的小崽子真是太有魅力的?!敝苷\在心里給程遠夸了一通,臉上沒表現出丁點兒的表情來,他看了看程遠炒的菜,還不忘批評一句,“當心點,火候太過容易炒糊?!?/br>程遠趕緊毛手毛腳地將炒鍋給掂起來,也顧不上手上沾了菜汁,一把拍掉周誠那不安分地手,嫌棄道:“不說幫忙做飯就別來搗亂,小心燙到你的爪子。誠子,我和你說,今天實習的時候,我都有想過說把我們做實驗時弄死的那兔子洗一洗帶回來燉了,那兔子絕對比我們在超市買的新鮮、干凈、營養,而且也沒上什么藥,就是簡單的解剖了一下,拿回來燉了吃多香啊……”“但是沒搶得過我們那帶教老師,她拎著一個袋子過來的,看我們解剖完一只,她檢查過后,直接就裝進袋子里背走了,老鼠和青蛙就沒見她收。出實驗樓的時候我們還看了,那帶教老師是背著一兜鼓鼓囊囊的東西走的,今晚肯定是回家燉兔子吃了?!?/br>一說起這個,程遠便滿臉都是怨念。周誠從程遠手中接過炒鍋,把炒好的菜倒進盤子里,又去將米飯給盛出來,拿了筷子和飯勺,問,“你和何姨說過沒有?咱倆買幾號的機票回深市?”“說過了,我媽說隨便。今年用了你的那個家園,收房租水電都容易得很。沒交房租水電的直接就給斷了進門的權限,省得她挨門挨戶地去跑。咱倆什么時候回去都行,我媽還說給咱倆收拾出住的地方了,被子也都晾過了,隨時回去都能住?!?/br>周誠翻出購票軟件來,扒拉了幾下,找到國科大期末實習結束后第三天的界面,見機票還有,果斷下單。-------------------------------------周誠寫出來的那部分草稿,吳群從梳理到搞明白,再到寫出一篇成型的論文來,足足用了八天的時間。他趕在周誠實習結束的點兒上把論文發給周誠,讓周誠看了看計算推理過程有沒有什么問題,周誠見有一些措辭邏輯不夠嚴謹的地方,隨手修改掉,將論文反饋版本發給了吳群。吳群便按照陳向陽院士的建議,將這篇文章投在了上。農歷年臨近,花國各大研究機構的研究進度都自然而然地放緩,只剩下一些特殊的研究機構依舊緊繃著神經,但國外的學者們過的是圣誕節,花國學者們放的春節假期與他們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吳群將論文投送過去時,的編輯部已經上班了。學術編輯先是看了一眼摘要,發現這篇論文的作者居然聲稱通過算法優化能將網絡數據流的分配效率提升到如今標準水平的一點八倍,學術編輯當場就佛系了。就在給這篇文章‘判死刑’之前,學術編輯的職業道德迫使他去看了一眼論文署名的作者,第一作者是一個從沒聽說過的名字,第三作者貌似見過,但沒什么印象,應該是一個不知名的研究人員,但第二作者可是業內鼎鼎大名的教授啊,在他們這個水平的研究能力能排進國際前十,亞洲前三了。這么厲害的一個教授,應該不會給一篇內容很野雞的文章署名吧。學術編輯又看了一眼這篇文章第一作者的投稿單位,發現是一所口碑十分不錯的花國高校,便將已經打算拒稿的文章又拿了回來,點開仔細。這一讀,便是一個上午。三杯咖啡不知不覺地喝下去,學術編輯忍住了洶涌蓬勃的尿意,但沒忍住大腦的困倦,他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