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4
但簾后的陸辭仍是淡笑,并不表態,巡鋪官也很快離去,他縱使滿懷感激涕零,也不敢妄動。更不愿浪費了這番關懷,他猛然提神,就迫使自己再次集中精力,對付多次中斷的試題了。這一天下來,據陸辭觀察,他這附近試場的,雖因正值盛夏,天氣過于炎熱,大多數人都大汗淋漓,但似這較胖舉子般受嚴重影響的,到底只在少數。其他考試官所反映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陸辭卻想,這還只是第一天。接著還有整整兩天,且因緊張和不適應環境變化等因素,考生們大多會遇上睡眠不足、精神不好的問題,更難扛住高溫的煎熬。但試場之中,最重要的是注意隱蔽性,杜絕作弊,而不可能讓場內四處通風,就為了叫考生們涼快的。而冰塊要價高昂,數量稀少,根本不可能奢侈到每個試場內配上幾個——陸辭今天為那舉子動用的,可是屬于他自己的份額。陸辭嘆了口氣。他權限范圍內,能夠做主的,也只有讓廚房配備一些解暑的飲品,若遇上類似的情況,再讓巡鋪官給人送去了。就如陸辭所料的那般,因天氣炎熱,饒是提前準備了解暑的飲品,也送出去了十幾份,但還是有兩名身體較為孱弱的舉子,在被巡鋪官察覺出有中暑癥狀前,就軟綿綿地倒下了。在引起sao亂前,他們已昏迷著被人抬出考場,送去由大夫診治。陸辭心知,他們縱使并無大礙,也意味著這回貢舉將徹底無緣。那份傷心,可就不是簡單的一副藥就能治好的了。如此可見,他當年在邀請友人們一同備考時,特意安排的健康作息和散步時間,都是極其必要的。——倘若沒有健康的體魄和足夠強悍的心理素質,哪怕僥幸中舉,做官后,也難有成就。除去氣候影響,陸辭就重點觀察各人答題時的表現,從中多少能看出這人的水平。半天不落筆,或是廢稿一大堆,交卷時還有大片留白的,顯然是不折不扣的學渣;眉頭緊鎖,下筆猶豫,但越寫越順,卡在交卷的那一刻險險寫完的,是不上不下的正常水平;極少數氣定神閑,下筆如有神,唰唰不見停,最后還偶爾留有閑暇檢查行文的,明顯是學霸。當陸辭見到座位不幸落在‘學霸’四周的幾名舉子,極受其答卷的快速影響,忍不住沖其背影張望,自身發揮也成了問題的情況,不由憐憫地嘆息。這學霸‘害’人不淺,著實可惡。陸辭笑瞇瞇地想,若受此荼害的人是自己,那等貢舉一結束,肯定要將人按在地上打一頓出氣才行。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一般卯時(早上5-7點)入試,酉時(晚5-7點)納卷而出。(緒論p7)第一百六十章三日引試一晃而過,除卻零星幾個上請的,以及因難耐高溫、中暑暈倒的舉子外,幾乎稱得上無波無瀾。自然也沒發生陸辭暗中期待的學霸挨揍戲碼。聽完其他貢舉官的匯報后,陸辭點點頭,并無放松之意。畢竟從舉子們如釋重負地行出貢院的那一刻起,就進入監試和考試官們最為忙碌的批卷評級階段了。卻說混跡人群之中,聽著身邊人或是激動、或是懊惱地交流比對著自己的答案,李鈞雖感到很是格格不入,還是由衷地松了口氣。他一時鬼迷心竅墜入了深坑,這下,應該算是徹底爬出來了吧?這三天的風平浪靜,讓原還忐忑的李鈞,也漸漸放下心來了。等緩過神后,他就忍不住rou痛自己苦心籌備了整整三年的這場貢舉。生生因考前忙著收拾爛攤子,考試時還難免心神不寧,于是全程答得心不在焉,云里霧里,壓根兒就沒發揮出正常水準,怕是落榜落定了。“李兄,”一平時與李鈞要好的同窗見他宛如神游天外,并不參與進他們的探討里,便熱情地攬住他一側肩頭,主動問道:“你向來擅長策論,昨日那三條時務策尤其難,我半天都沒得一點頭緒。你是怎么寫的?”李鈞這才回神,勉強露出一絲笑來:“不過瞎答一通,我都快忘了?!?/br>“李兄過謙了?!蹦侨瞬恍诺匦α诵?,篤定道:“觀你神色,怕是胸有成竹罷!”李鈞有苦難言,只有強笑著敷衍過去。因好不容易熬過這苦巴巴的三日,與李鈞在同一所書院讀書的那些家境富裕的官宦子弟,索性不急著各自回家,而是不知在誰的建議下,轉道往歌館去。相聚著聽聽小曲,談天說地,小酌一番,權當放榜前的放松了。李鈞自知這回考砸了,其實沒有半分慶功的心思,無奈同伴們興致高漲,他若貿貿然地自行離開,未免顯得太不合群的掃興,也容易惹監司的人生出疑心,唯有順口應承下來,隨他們一同前去。于是一行人鬧哄哄地到了一家歌館中,要了酒菜,又喊了一群歌女作陪。外頭是萬家燈火,遙遙地傳來鶯歌陣陣,屋內則縈繞著清甜的酒香,有依偎在他們臂彎中的嬌聲笑語,也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悠然歌唱。看著同伴們一個個盡情享受著貢舉后的歡愉,李鈞還始終難以融入進去。而他的心不在焉,也讓懷里的歌妓很快沒了繼續討好他的興致,尋了個由頭撤開,寧愿抱著琵琶,隨那名在簾后歌唱的歌妓輕輕唱和。不得不說,那簾后的琵琶女歌聲婉轉優美,饒是李鈞興趣缺缺,心神也很快被吸引了過去。他仔細傾聽她所唱的歌詞。“簾下清歌簾外宴。雖愛新聲,不見如花面……”李鈞詩賦作得雖很一般,但不至于連基本的品鑒也不行。在凝神細聽一陣后,他就忍不住想,不知這歌妓的填詞是從何處得來的,能有這般文采,絕不可能是默默無聞之輩。“……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br>這一晃神,那歌女已將第二首詞都唱完了。就在她稍作歇息時,李鈞不禁出聲詢道:“不知如何稱呼簾后的這位佳人?”那女子微微一愣,嬌笑一聲,客氣回道:“佳人當不得,郎君喚妾蟲娘便是?!?/br>李鈞著實好奇,這兩首詞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便追問:“那可否再請教幾句——方才你所唱詞曲中,填詞者名姓為何?”蟲娘卻未立即作答,而是沉默一陣后,才在李鈞快要不耐煩前,隱隱咬牙切齒地回道:“詞由柳三變為摯友所作?!?/br>“李兄問這些作甚?難道還想見上一面不成?!?/br>李鈞這的動靜,早就引起了他那幫同伴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