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7
地跟著挑了一些。唯有柳七還懶懶散散地袖手歪在一邊,姿態風流得惹來進出布鋪的小娘子們臉紅羞澀不說,全然不似要挑選的模樣。陸辭淡淡地瞟了他一眼,尚未開口,朱說已好心提醒了:“柳兄不備上幾件么?”柳七挑了挑眉,嫌棄道:“我素來喜著以白絹作底的窄袖緊身袍,若似你們這般塞棉作夾層去,豈不顯得很是臃腫,難以入目?”“……”素來務實的朱說,明顯沒料到會聽到這等理由,很是不可思議地看了愛講究的柳七一眼,好似看著一個傻子。他嘴唇翕動一下,好歹看在自己曾欣賞過對方詞作的份上,忍住了沒再開口,而是專心挑選自己的棉料了。滕宗諒哭笑不得道:“你考試那幾日,暫著廣袖寬身的款式,不就瞧不出來了?”柳七理所當然道:“我素來不喜那些?!?/br>雖難熬一些,但他也不是沒熬過,短短的三個白晝罷了,夜間還可回舍,勉強還受得住。陸辭嘴角一抽,因現代時見過無數要風度不要溫度的人,對此倒很是理解,于是也未勉強他。只在結賬的時候,信手拿多幾樣厚布,一道買了。朱說雖留意到了這點,但出于對陸辭一貫的信任,他猶豫了下,什么也沒問。在陸辭的建議下,幾人又跑了趟木匠處,按著每人的身高體型和個人習慣,各自定制了一把帶軟墊、甚至腳踏的靠背椅。這么一來,縱使需要久坐,也不會輕易腰酸背痛了。對此,柳七也是無比贊同,一掃剛才的拒絕態度,毫不遲疑地定制了一把。桌子方面倒沒什么講究,只要夠寬敞平整,高度合適,又不至于超出尚書省對大小長度的限制就行。等下了定金,約好后日來取后,陸辭又帶著人馬不停蹄地趕到牙人處,臨時雇了三位繡娘。接下來這些天里,就讓她們用上剛采買的棉料,為他們縫制考試時專用的保暖衣物。除了袍服外,作為保暖物件,加厚添絨的鞋履棉襪自然也是必備的。柳七一直是事不關己的模樣,直到臨考前一日,陸辭不打招呼地忽然進了他房里時,他還笑著揶揄:“攄羽弟怎來了?莫不是——”“柳兄,再講究瀟灑好看,也得分清輕重和場合,適當的保暖,還是必須要的?!?/br>話剛起頭,陸辭已意味深長地說了這么一句,然后飛快將東西放在他的床上,一個轉身,利落走了。這又是鬧哪出?柳七一臉莫名地望著他推門關門一氣呵成的背影,半晌后,才扭頭,隨意看了看床上放的東西。結果這一看,他的臉色就徹底黑了。那不是別的什么,而是用陸辭前些時日結賬時順手拿的那幾件厚料子,給加厚過的幾間深藍色貼身小衣。不過這種款式可愛的小衣,因穿著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的特性,緊束起來,還可防風的特性,尤其被女子鐘愛……亦名,‘抹胸’。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襪子襪(襪) 古人稱為足衣,有長統與短統之分。襪(襪),作“襪、韈”,可能用軟皮(韋皮)而得名;漢魏以后改以羅為料故稱“韈”。說:“韈,末也,在腳末也?!焙笥謱懗伞耙m”(襪)字。2.抹胸其實就是一種胸間貼身小衣,一般以方尺之布制成。宋代抹胸穿著后“上可覆乳,下可遮肚”,緊束前胸,以防風之侵入。宋代不僅女子,男人也有戴抹胸的。1975年在江蘇常州金壇區發現的南宋太學生周瑀墓中的抹胸實物,已經證實了這一點。這說明什么?宋人戴抹胸不單是為了美,而且可以保暖——要不然我們實在想不出一個大男人為什么要戴抹胸。(第一章)3.省試時天氣太冷,導致筆硯凍結,曾出現在孝宗(1186)年12月22日的一道上奏之中,是為懇請延期考試數日。1189年才終于改成了正月24日鎖院。(一之二十至二一)4.袍:士庶所穿的袍,有夾層,中實棉絮的長衣,一般長至足上;宋代有寬袖廣身與窄袖緊身兩種。有地位的官員,以錦作面料,人稱“錦袍”;未有官職者,多穿白絹袍;庶人或未進入仕途的士人則衣布袍。5.窄袍:是皇帝平時便坐視事時所作的便服,皆皂紗折上巾,通犀金玉環帶。窄袍或御烏紗帽。()6.皇帝除非在正式上朝等場合,否則是不會自稱朕,而是‘我’的。()7.植樹作為政績:宋朝地方官若在任內積極植樹造林,是可以作為升遷之政績的,規定:“諸縣丞任滿,任內種植林木滋茂,依格推賞,即事功顯著者,所屬監司保奏,乞優與推恩”;如果導致綠化面積減少,則要受處分,“任內種植林木虧三分,降半年名次,五分降一年,八分降一資”。政府又立法嚴禁盜伐林木,“違者置罪”;即使是官方出于公共用途要砍伐木材,也必須向“都木務”申請采伐許可。(8.污染:宋代手工業發達,特別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導致空氣污染,如延州普遍以煤(石炭)為日用燃料,整個城市籠罩在煤煙之中:“沙堆套里三條路,石炭煙中兩座城”。宋代生齒日繁,對土地、林木資源難免出現過度開發之趨勢,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與生態破壞。宋代文獻中即多次出現揚塵天氣與霧霾天氣的記錄,嚴重者,“暴風起西北有聲,折木吹沙,黃塵蔽天”9.陸辭致辭的內容,是我在嘉佑2年的基礎上改編的。因為我的改動幅度頗大,才全放了上來。10.內侍也分為沒有品級的內侍和有品級的內臣。在皇族成員面前,沒有品級的內待一般自稱“小底(的)”,內臣則可自稱為“臣”。11.街道司:專門管理城市的環境衛生。街道司可以招募500個環衛工人,每名環衛工人給予月薪“錢二千,青衫子一領”,其職責包括整修道路、疏導積水、灑掃街道、整頓市容等。說,“舊見說汴都細車,前列數人持水罐子,旋灑路過車”,以免塵埃飛揚,看起來跟今日城市的環衛灑水車差不多;說,“每遇春時,官中差人夫監淘在城渠”。官府每年都會定期安排工人疏通溝渠,以免城市積水。()12.有首小詞:“奏舜樂,進堯杯,傳宣車馬上天街。君王喜與民同樂,八面三呼震地來?!闭f的便是宋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