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攢下不為人知的大筆財富,而朱說受他耳濡目染,也養成了沒事就順道做點小買賣的習慣。鐘家受陸辭之益,當然也供得起獨子去京中,且單是同行的人為陸辭這點,就夠讓他們安下一百個心了。易柳二家分別為官戶,吏戶,積蓄頗豐,更不可能為此憂愁。臨出發之時,陸辭還欣然答應了李夫子的請托,給幾位對方頗為看好的年長士人予旅費資助,免其受變賣田產、向人借貸、還得低聲下氣求人的窘境。雪中送炭得來的人情,可比往后錦上添花要強得多。即便他們不中,陸辭也不在意損失一小筆錢財——開這口的可是真心疼愛照顧他的恩師。就沖這點,他都無論如何不可能拒絕的。馬車比驢車舒適,但要價也更為高昂。在陸辭他們要去集市上做挑選時,出手向來最闊綽的柳七就以自己是‘保頭’、又在幾人中最年長、還總受陸辭照顧為由,大手一揮,豪爽地直接訂下了三臺馬車。四人推辭不掉,只有接受這份好意了。然而一想到將面臨五人三車的安排,當場就讓陸辭心里有了點不太好的預感。等真正出發那日,看著一副理所當然模樣地將朱說擠到那第三輛車上去、然后笑著占據了自己身邊的位置的柳七,陸辭只剩無言了。……果然。就如當日朱說成功利用替其他幾人帶湯這點,叫喝人嘴軟的三人不好開口跟他爭跟陸辭同房的資格,柳七也耍了一模一樣的小心機。朱說雖不舍得很,也還是去了。“想叫朱弟讓出這風水寶座來,可真不容易啊?!绷呒僮鞲锌f千狀,很快就裝不住了,笑道:“致辭的稿子,攄羽弟可寫好了?”他心思其實最為玲瓏,當著別人面時好與陸辭逗趣,私下里,卻知玩笑分寸,并不真的惹惱了陸辭,極順暢地就將‘陸解元’那三字給改口回了往常的‘攄羽弟’了。陸辭頷首,聞弦音而知雅意道:“不知柳兄可愿斧正一二?”柳七笑道:“斧正當不得,替你瞧上幾眼,卻是極樂意的?!?/br>陸辭莞爾,將備好的致辭稿翻出,遞給了柳七。柳七默讀一次后,見通篇簡潔明了,措辭亦得體有禮,落落大方,不由再一次感到訝異了。他笑著還給陸辭:“平日我還常道朱弟年少老成,實際上,還是攄羽弟要厲害得多啊?!?/br>陸辭大大方方道:“我不似你們擅詩曉詞,充滿靈性,也就只有寫這些有定式的死文章上不出差錯了?!?/br>柳七面色古怪,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道:“許久以前,我便想問了。攄羽弟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且人情練達,受同窗愛戴;又世事洞明,受夫子看重。而你的文章,我也讀過不少,不乏筆墨翻瀾,飛沙走石之勢……現你得中解元,眾人皆認為是名至實歸。已至此步,你怎還是這般謙遜過頭,總有些‘不如我與朱弟’的荒謬念頭呢?”陸辭愣了愣,正要開口,就想起另一事來。這倒是提起徘徊他心頭已久的那茬的好時機。“柳兄如此過譽,我愧不敢當。得此解元,也有七分運氣?!标戅o將這話題淡淡揭過后,緊接著就道:“此去省試,柳兄可愿與我立下一場賭約?”柳七果然立馬就來了興趣。倒不是他嗜賭成性,而是他一想到這建議,竟然是出自穩重成熟得有時連他都自愧不如的陸辭之口,就透著股十足不真實的氣息,變得十分有趣了。他興致勃勃地追問:“愿聞其詳?!?/br>陸辭道:“不賭別的,就賭此試結果,條件也很簡單。你若中了前十,我便應你隨意一件事,反之亦然。若是你我都未中,此約就當作廢?!?/br>他想的,是爭取讓柳七改名,希望能讓人從那首的影響中盡早擺脫出來。柳七卻搖頭:“那可不好?!?/br>陸辭挑了挑眉:“柳兄認為如何才好?”柳七懶洋洋的,重新露出不正經的笑來:“光賭前十,又有什么趣味?要賭就賭省元的名頭?!?/br>陸辭:“……”實在不是他看扁柳七,而是以柳七在史上的多舛命運,能進前十已很懸,他自己也得拼條老命,還得看運氣。要以省元為賭注,這一賭約怕是作廢定了。誰知柳七的下一句話,更是徹底出乎了陸辭的意料。他將規則直接變得面目全非:“照我看,就賭攄羽弟你吧。若你中了省元,我依你三件事;若你不中省元,你依我三件事,如何?”陸辭起初未回過神來,在消化過這條件后,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偏偏柳七難得的一臉認真,定定地看著他,追問道:“如何?”陸辭隱約猜出幾分柳七心思,感動之余,更多的還是哭笑不得:“柳兄可莫要說笑了。我尚有些自知之明,諸路州府監軍人才濟濟,能得解元,不過僥幸,哪兒可能奪什么省元?”見柳七又要張口,陸辭搖了搖頭,哈哈一笑:“我若中了,莫說應你三件事,哪怕二十件事都行!我還肯立馬跳運河里去!”那是絕無可能的。“一言為定?!?/br>怎料柳七就跟唯恐陸辭反悔一般,想都不想地就答應下來。對上陸辭難得露出錯愕的目光,他還俏皮地眨了眨眼,意味深長道:“那么,陸解元不妨從今日開始,就多練練冬泅吧?!?/br>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到省投狀報名的日期,宋初規定的十月二十五日,距離解試放榜到省試截止,只有一個多月時間,是非常趕的。除非有特殊情況(比如邊遠地區),則會給予一定日期的寬限,或是在鎖院之前都允許他們納保。2.免解舉人除了跟應舉人之間互相結保以外,還要召保官委保就試。3.群見和謁先師的簡況如文中所說(沈括)。一開始是得解舉人都可以見,從嘉佑八年開始,變得只有解元可以見。群見時,得解舉人的代表的確是要致辭的4.舉人犯事,同保之人連坐的案例可以參考孟州進士張兩案。張兩因‘行止逾違’,連累同保的其他九個人(宋初是最少10人結保,985年后改成5人,1044年后又改成3人)也永遠不得赴科舉,十分之慘。所以結保需謹慎……卷二四5.宋朝的行政單位分四種,州府監軍。第五十章在與柳七做了如此約定后,陸辭就未再放在心上,而是舒舒服服地觀賞起沿途的風光秀色來,欣賞著詞興大發的幾位未來的大文豪寫下的一篇篇漂亮文章。幸運的是,途中平平靜靜,未出任何意外風波,也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