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9
錢人。天冷了之后,他讓人給自己做了一件棉襖,一條棉褲,現在他就穿著棉襖棉褲,站在桌邊寫字。因為他個子太高,還不得不把腰彎下許多。總之非常沒有形象。李秀才等人看得特別無語,然而就在此時,言景則寫了起來!他這次選了一張大紙,筆走龍蛇,便寫下一首詩:“江山通萬里,乾坤一清甌。四海來紫氣,鴻運自當頭?!?/br>之前言景則寫的是小字,這次寫的,就是大字了。小字和大字的寫法不同,因言景則寫完,便有些不滿。然而李秀才等人,卻已經驚呆了。這言大,竟然認字!他還寫出了這般好字!這字力透紙背,大氣磅礴,書寫之人必然是個心胸寬廣的。李秀才等人看向言景則,忍不住疑惑——莫非他們之前聽說的,跟言大有關的事情,都是假的?愣了愣,李秀才等人正要夸獎,就聽言景則道:“這字沒寫好……”說完,言景則提筆,就又寫了一遍。寫完了言景則還是不滿意,又寫了第三遍。李秀才等人:“……”他們以為這人第一遍寫得已經夠好了,結果……還能月越寫越好?很多書法大家能寫出好的作品,也是看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這人……咋這么隨便?“李先生,你想要怎么樣的墨寶?這樣若是不行,我給你抄本書也是可以的?!毖跃皠t道:“只要你肯為我作保?!?/br>“你……抄書?”李秀才問。“對,我最近都在書店抄書,養家糊口?!毖跃皠t指了指旁邊自己剛抄好的那些紙張。李秀才等著這才看到言景則抄的東西,紛紛道:“暴殄天物!暴殄天物!”“這等好字,你竟然拿來抄書!”“這樣墨寶,千金難得!”……言景則當即問道:“我的字很值錢?你們要買嗎?”李秀才等人:“……”他們說千金只是打比方,作為讀書人,能不能不要談俗氣的錢?當然,雖然心里這么想,李秀才等人還是毫不猶豫地表示:“要買!”不過……他們之前以為抄寫的是個書法大家,那么愿意給高價,現在么……一番討價還價,言景則最終開出了寫大字五十文一個字,幫人寫整本的書,二十文錢一個字的價格。這樣一來,他寫的,就要二十二貫了!此時用銀兩兌換銅錢的數目,是會有所變化的,但普遍一千多文,就能換一兩銀子,二十二貫就是二十二兩銀子。這是要發!當然,這些人并不讓他寫,李秀才就拿出一本自己的詩集,請他謄抄一遍,又有人拿出自己寫的策論,讓他謄抄。這次來的五個秀才,每個人都有想讓他寫的東西,順便也讓他寫一些大字——基本上都是一些祝福的話。言景則提筆就寫,先寫李秀才的。一邊寫,言景則一邊還想到了什么,問其他人:“你們可要,換種字體?”聽這些人的說法,是要拿著這些東西去送禮的,大家都送一樣的,會不會不太好?“你別分心?!崩钚悴诺?,說完才發現言景則哪怕在說話,寫的字依然非常好,還非???,那速度……真是讓人羨慕!此時鄉試考舉人,一次就要九天,除了題目較多以外,跟大家寫字較慢也有關系。大部分人不講究寫得好,寫起來還是很快的,一個時辰能寫兩千字,若要寫得端正,一個時辰也就能寫一千字。可眼前這人呢?毛筆在他手上動得飛快,他這樣的速度,一個時辰怕是能寫三四千字!言景則還就是一個時辰四千字的速度,一天寫五個時辰,也能能寫兩萬字了。現在一個字二十文,那就是四百貫。讀書人真的太賺錢了!言景則覺得若是有人愿意買,他愿意寫到天荒地老。“你還能換字體?”有人問。“若有字帖給我看看,我能照著學?!毖跃皠t道:“書店里就有字帖?!?/br>這些秀才都打算去給周大人送禮,最好還是字不相同。他們紛紛去找字帖。言景則很快抄完了李秀才的詩集,然后便開始照著其他的字帖學。他最近抄書多了,那毛筆便好似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想寫出怎么樣的字來,就能寫出怎么樣的字來!此時看過字帖,練了練,他立刻換了一種字體,寫下一篇策論。然后再學一種字體……言景則學得極為認真,畢竟這些,都是以后可以用來吃飯的東西!而那些秀才,他們此時已經無話可說。他們一個個都是天之驕子,自以為十分厲害,結果一個不學無術的混混學了幾天,竟然就能這般厲害……他們都開始琢磨,自己是不是太笨了。不不不,絕不是他們太笨了,絕對是這個混混太厲害了。這也不是混混……他們哪好意思叫人家混混,都想倒頭就拜了……他們正寫著呢,朱縣令從外面進來了。朱縣令來到書店,就有點后悔了。他聽了幾個捕快胡謅,竟然就來找言大那個混混……那言大他讓人打聽過,從未上過學,這樣一個人,怎么可能在書店抄書!抄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過來都來了……朱縣令見在外面招呼客人的,只有一個小伙計,便問:“你家掌柜呢?”“來了幾個秀才公,掌柜帶他們去后院了?!被钣嫷?。這書店來了幾個秀才?那倒是可以去看看。朱縣令帶著身邊的隨從,當即往后院走去。結果一到后院,他便看到院子的幾個盆景上,晾著一些字。剛寫好的字不能疊放在一起,需要先晾干,李秀才他們便把言景則抄好的紙張,四處晾起來。“好字!”朱縣令看著那字,忍不住驚嘆,更讓他震驚的是,當他拿起一張紙,竟發現墨跡未干!朱縣令是進士,學識遠勝那些秀才,接觸過的人也多,但能寫出這般好字的,他卻也沒遇到過幾個。見獵心喜,朱縣令就想找寫字的人聊聊,不想就在此時,他又看到了另一張紙。那張紙上的字與他先前看的那張上的字不同,但也是一樣的好字!等等,這里還有第三種字跡。這是……有三個書法大家,在此地比拼書法?朱縣令越想越激動,又有些唾棄這些書法大家寫的東西。這詩充滿匠氣,平平無奇,實在入不了他的眼!還有這策論,并不講究實際,竟是從一些流傳甚廣的策論里東拼西湊出來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