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的馬,險些害我性命,不讓他進衙門脫層皮,我定不會罷休?!?/br>姜世云和他早有默契,不等他將此話說完,便出其不意地沖上前,紅纓槍一挑一拍,將那兩名勁裝男子揮開,拎著那冒失鬼迅速后退。康子攸身邊的護衛反應過來,想要上前爭奪時,又被林沖一桿寒鐵槍擋住。對方護衛多了一倍,但身手明顯遠低于姜世云二人,雙方就這么對峙著,康子攸目光銳利地看著林方旭,語帶寒霜,意有所指道:“兄臺莫非真要多管閑事?”林方旭卻不在意,假裝聽不懂還故作張狂道:“殺官視為叛逆,此人險些害死本官,這已經不是你康家私事,康公子且等我帶回衙門,到時候連著偷盜你家財物的事一起處置吧?!?/br>林方旭說完,示意林沖將人帶上,兩馬四人就這么大搖大擺地離開了。康子攸看著四人走遠,滿臉陰翳,其它幾人面面相覷,長松只得上前道:“少爺,我們還追嗎?”“呵……,殺官視為叛逆,憑我們幾人能不留活口嗎?不過是憑白給太子殿下處置康家的把柄”康子攸面色不愉道。長松驚了驚,更加恭敬小心道:“那就這么算了?”“算了?歐陽慶若是到了太子手中,不同樣是麻煩?”康子攸臉上帶著幾分瘋狂,語氣陰狠道:“立刻去把別處的人手召集起來,讓老五帶著跟上去,找機會出手,其他人生死不論,歐陽慶必須死?!?/br>被叫破了身份,康子攸便不能親自出手,但他不得不做兩手準備,萬一老五沒成事呢?讓長松親自去找老五和人手,康子攸便帶著幾名護衛迅速趕回寧波,需要從歐陽家想些辦法。另一邊林方旭四人已經和林方遠匯合,同樣馬蹄紛飛地趕著路。那冒失鬼剛被接回了下巴,便忍著疼痛吼道:“我叫歐陽慶,不是他康家的家奴?!?/br>就連林沖都知道他肯定不是家奴,所以沒人想聽他廢話,姜世云瞪了一眼,讓他住嘴。上輩子,歐陽家的船隊在遇到海盜時,這位帶隊的歐陽公子據說也沒逃脫,死在了海上。林方旭猜想,這位冒失鬼上輩子確實沒逃脫,不過是不是死在海上,還真不好說。自己的人生偏離了上輩子的軌道,必然會遇到和上輩子不同的困難。林方旭此時仍然坐在姜世云身后,腦中迅速分析著當前形勢。康家的人手估計已經追了上來,說不定前面還有埋伏,他們能不能安全到達寧波城還兩說,需要盡快找到應對之法。第八十九章暖陽夕下,光輝漸收,如炭火將滅,天空映出一片緋色,海面也映出一片緋色。漁人返家,浪隨船走,似銀刀歸鞘,海面蕩起一圈漣漪,心間也蕩起一圈漣漪。遠天,鷗鳥盤旋,或許是迷了歸途,鳴叫著一遍遍飛過那艘玄色戰船。朱顯宗站在船頭,帶著王孝文和寧波知府孔安賢,正在認真聽陳指揮探查完事故現場后的匯報。“歐陽家船隊還未出舟山便遭海盜襲擊,下官到時,盜匪已經沒了蹤跡,只剩兩艘洗劫一空的大海船,遇難人員的尸體當時就已經打撈收斂,遇難者身份都已經核查完畢,除了幾名海員外,歐陽公子也不再其中?!?/br>王孝文聽完后,面帶期望道:“莫不是歐陽慶還活著?”“這個……?”生不見人,死不見尸,陳指揮不敢下結論,只根據現場情況,猜測道:“看船上打斗痕跡,盜匪似乎更占優勢,有逃生者的幾率并不是很大,沉尸海底也不一定?!?/br>王孝文和孔安賢是太學師兄弟,關系也算不錯。這人平日里別人言三句,他要說兩句半,此時卻安靜如雞地縮在一旁,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可惜事不如人愿,朱顯宗聽陳指揮說完后,語氣平和道:“孔大人,皇爺爺在時改昌國為舟山,歸于寧波府治下,如今卻盜匪橫行,你這知府當得有些失職啊?!?/br>孔安賢表情糾結,想說此事內情頗多,自己已經竭盡全力了,但太子殿下怪罪得也沒錯,只能認栽道:“是下官無能,有負皇恩?!?/br>此時太子殿下的高級助理,暖場專業戶王孝文,半開玩笑道:“孔師兄先別忙著自責,還要勞煩您先給大家解解惑,這次人禍究其根本到底是為了什么?總不可能就是為了財物吧!”“怎么不可能就是為了財物呢,天下熙攘皆為利,王師弟真是白活了這么些年?!?/br>孔安賢先將學弟嗆了回去,順便贈送一個白眼,才對著太子恭敬道:“歐陽家這次人禍,說白了還是利益之爭,究其原因還是要從海運市舶說起?!?/br>接下來,孔知府便將這些年自己探查到的情況細細說與兩人。百年安穩,借水利之便,南方沿海地區發展至今,海上商貿可以說已經是非常發達,江南一帶瓷器、絲綢、茶葉遍銷海外。前朝,海上商貿都是百姓私下交易,朝廷并沒有規整,煬帝時在寧波建立市舶司,說是為了管理商貿交易,但其實并無起到什么作用,倒是煬帝的心腹靠著海貿給煬帝賺了不少。今朝,先帝爺在位時整頓過一次,制定了一系列統一完整的市舶制度。首先,商人若要出海需要到市舶申報,并獲得出海公憑,公憑上記錄有商人這次出海所帶貨物、隨行人員以及所到之地。申報后市舶司還會派人上船點檢,主要是檢查有無私自夾帶兵器、銅錢、逃犯等。市舶稅的收取在早期是在海船出海和回港時進行,又名為閱實,將船上貨物分為粗細兩種,按照一定比例抽取若干份,收的是實物。后來估計是嫌麻煩,耽擱功夫,便可以用銀錢代替,出海貨物甚至在申報時就已經繳納。海商從他國運來的貨物同樣需要繳納一定比例,市舶司還能按照規定價格博買某些貨物,最后所剩貨物仍要按市舶司的標準,發給公憑,才能運往他處銷售。完善的制度,不一定就能完善的執行,先不說某些大海商背靠門閥顯貴,市舶司衙門根本惹不起。就說市舶司也早就污濁一片,惹不起六大家,便利用權柄壓榨小海商,申報時故意刁難,不給好處費便不發公憑,抽取時多收,博買時以低價強買等等,簡直丑惡無比。如今市舶制度已經沒人遵守,中小海商都按照六大家的規矩來。六大家是什么規矩?六大家瓜分了海上所有商道,其它海商若是要出海,可以不去市舶司申報,直接掛靠在六大家船隊里,當然要交一定比例的保護費。甚至暹羅、倭國、歐羅巴等外族商人也是在六大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