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
鮮紅的紅痣。再這哥兒漸漸長大后,身子也如女孩一樣柔弱纖細。而哥兒的稱呼在有底蘊人家或者是官宦人家,都跟稱呼女孩子姑娘小姐一樣,有專門的尊稱呼,叫做‘少君’。但是這少君稱呼在鄉下,基本沒有怎么叫,都是某某哥兒或者某家哥兒之內的。就這樣千年過去到如今,姑娘已多了許多,姑娘哥兒估計算是各占一半吧。但一個家里如果有個姑娘,長的又漂亮,那絕對是還是要好好養著寵著,因為有個姑娘全家說不定都能跟著過上好日子過上人上人的生活。因為姑娘比哥兒更能生,如果說姑娘能生五個孩子,那么哥兒就只能生三個孩子,而且姑娘生孩子比哥兒更容易,哥兒生育很容易出事故。而且哥兒的生育還要看額頭的紅痣,越鮮艷才能好生育,如果眼色寡淡暗色,那么這個哥兒絕對是個不好生育的。而陳母王荷花卻是個女人,按理說她一個姑娘完全可以嫁到城里去,但是她卻大跌眼鏡的嫁給了一個一無所有的獵夫。王荷花生的漂亮,從小就受家里寵愛,但是上有三個哥哥,家里條件也不是很好,從小她就聽爹和阿姆說等她長大了就嫁到城里有錢人家去,到時候他們王家就跟著享福了。而王荷花自己當時也是這么想的,但是哪曉得她在十二歲時,有一次貪玩跟家里的哥哥去了山里,結果自己貪玩迷路了,結果又碰上了狼。就在她絕望之時,碰上了跟爹一起上山打獵的陳父陳山柱。陳山柱別看年齡小,才十四歲,但是在打獵上他的箭術非常好,陳家要不是有個病弱一直要吃藥的陳家阿姆,就陳家父子打獵的技術,家里完全不會那么窮。陳山柱殺了狼救了王荷花,結果這一救就讓王荷花上心了。而王家雖然有想把女兒嫁給有錢人,但這也是心疼女兒想讓她過上好日子,但結果女兒卻喜歡上了陳家的漢子,看著陳家那么窮,上有一個離不開藥罐子的陳山柱他阿姆,下還有兩個未成年弟弟。嫁過去可是要過苦日子的,但是王荷花卻偏偏就看上了陳山柱,在家要死要活的要嫁給陳山柱。最終心疼女兒的王家還是應了女兒的要求,托人去陳家帶口信,讓陳家上門提親。陳家被這個喜事砸暈了,確認不是被騙后,陳家傾盡家產置辦了一份聘禮,陳山柱更是去山里呆了三天三夜,扛了一頭黑熊出來。用賣熊的錢買了一個金鐲子給王荷花,因為這個金鐲子,王家二老對這女婿倒是感官好了些。王荷花嫁進來陳家,因為婆姆是個病秧子,嫁進陳家的第二天她就當家做主,上照顧病重的婆姆,下照顧兩個年幼的小叔子。陳山柱兩個弟弟娶親后,三兄弟才分家了。之后更是一口氣為陳家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哥兒。在陳家,王荷花可以說跟皇帝一樣,說一不二,她說太陽從西邊出來的,陳山柱和幾個兒子絕對不會反駁,只會應著她。在這個家里,陳山柱一直寵著王荷花這個媳婦,兒子都得靠邊站,如果那個兒子惹了媳婦生氣,那妥妥的是一頓棍棒跑不了的。就連陳述那么老實的書呆子都因為一件小事惹生氣了王荷花,就被陳山柱這個爹一頓雞毛撣子上身了的。就算是陳家大朗二郎娶妻生子了,對于王荷花的話也不敢不聽,就是兩個兒媳婦也對這個婆婆唯命是從。當然王荷花也不是那種喜歡拿捏媳婦的婆婆。就陳山柱屬于大房,就他這房人現在都有十幾口。王荷花育有三子一哥兒。老大陳福,娶的是隔壁村的姑娘肖玉蓮,現育有兩子一哥兒。大兒子陳建功,六歲。二兒子陳建業,四歲。老三是個哥兒,陳老大之前取名叫陳花兒,但村子里喊聲陳花兒,能好幾個回答,等陳三郎回家后,陳大嫂求他給哥兒娶個好聽的名字,陳三郎答應后認真翻看書籍,最終取名陳梓書。而老二陳昌,娶的是王荷花的侄哥兒王小魚,育有兩子。大兒子陳建宗,三歲。二兒子陳建祖,一歲半。老三陳述,單身狗。老四陳木是個小哥兒,嫁給了陳述的同窗張榮華。..而此時,陳家是熱鬧非凡。陳山柱的兩個弟弟都帶著家人來家里,為的就是慶祝自家三兒子考上了舉人。晚上三家人一起去祠宗祠拜老祖宗,告訴他們這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除了這事之外,陳家明天還要請陳家族老親戚和全村老少來家里吃酒席,并且這次辦酒席并不是陳家自己出錢,而是有全族人眾籌請三天的流水宴宴客。三天流水席是這的風俗,只要家里有大喜事,有能力的都會辦三天的流水宴慶祝。第十一章三天熱鬧的流水宴一晃而過。這場熱鬧非凡的宴席在整個寒江鎮或者說是在整個云州縣都聽聞了雙燕村陳家舉人的流水席。來參加的有陳述的夫子同窗好友,有縣里鎮里的大戶和商家,還有知縣大人也都紛紛上門喝酒吃宴。陳述跟陳山柱送走最后一位來幫忙的族人后,外面的天色已經是夕陽西下。陳述抬手捏了捏鼻梁,這三天宴席的應酬讓他無比疲倦,這應酬比上輩子連續幾天幾夜熬論文都累人。看著三兒一臉的疲倦,陳山柱高興之余又有點心疼三兒的身體,“累了吧,現在沒有客人了,你快去歇息會?!?/br>“沒事,天氣有點熱,我去洗把冷水臉就好了?!标愂鰮u搖頭,他現在還有事。說話間父子倆就回到了大堂,此時客廳里一家人全都在,而之前鎮里縣里來參加宴席大戶人家送的禮物也全都在放在大堂的桌子上。看著桌子上堆積的東西,除了陳述,其他眾人都雙眼發直。但眾人再怎么眼饞也沒用,沒有分家這些都是屬于公家的,所以也只得等陳母王分配。但是陳母不是那種眼皮子淺的無知婦女,她知道鎮上縣里的大戶有錢人送這么重的禮,一個是看在自家三郎舉人的份上,二一個也是想在在三郎這掛個明面,到時候有了這層關系,有什么事可以找三郎。因此陳母沒有把這些禮都收起來,而是望著陳述,“三郎,這些都是這兩天來鎮上和縣里來吃席的客人送的禮,你看該怎么處置?!?/br>陳述聞言,仔細檢查了禮盒里的東西,有些是銀兩有些是布匹飾品藥材之內的。東西檢查完后,他便把這些東西分了兩份,“娘,這份收下記擋,以后可以相互來往?!?/br>隨后又指著那大份,“這份的禮全退回去,咱們不能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