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2
長期搶掠邊疆百姓,主要就是為了搶東西。歷史上對外貿易開放的朝代,這些搶掠的沖突就很少。外族雖然貧困落后,但也并不想成天刀口舔血,之所以冒著生命危險,sao擾大楚邊疆,是因為大楚祖上定下的國策,要求閉關自守,為的是保持邊疆安寧,實際卻適得其反。“開邊貿?”燕王蹙眉道:“那豈不是引狼入室?”謝奪解釋道:“在邊備充足的情況下,韃靼不可能主動挑起戰爭,他們沒這個實力,也沒這個野心。如果默許邊疆形成安全穩定的貿易互通,長此以往,沒有引發禍亂,再由李閣老提出廢除這條祖制,開放邊貿,就能獲得百姓和朝臣的支持。一旦達成貿易互通,以大楚的國力,很快就能讓漠北各族部落,依賴我們的供給,這種情形下,我們能夠更輕易地在各部族之間挑起不公,引發他們之間的交戰,讓他們相互損耗,好過我們親自發兵虛耗國力?!?/br>眾人都沉默地思索著。韓皎卻已經完全聽明白了,眼睛亮晶晶地偷瞄謝奪。謝安第一個小聲開口:“什么意思?”謝靖低聲回答:“你不用管?!?/br>燕王深吸一口氣,對謝修道:“我想跟李閣老私下談一談,你幫我轉告他?!?/br>謝修一臉開心地點頭答應了。第108章回府之后,謝修獨自愣神到半夜才歇下,第二日便讓大伴去請李閣老傍晚一起用膳。如往常一樣,李閣老把家仆近日收集的幾種花草一并帶來了端王府。遞給端王時,發現謝修接過后沒有細看,就讓太監收下了。這細微的反常舉止,足以讓李閣老敏銳地意識到:要變天了。但他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異樣,坐下后,照??驾^一番謝修的功課。上菜后,師生二人便陷入沉默,開始認真吃飯。這是李閣老定下的規矩,有客時,可以言語招待,私下吃飯時,必須要專心致志。專心的判斷標準,是能夠心無旁騖地品嘗每一口食物味道。只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習慣,長期修習,也能拂去心中的浮躁。堅持了近七年,謝修幾乎每次吃飯,都能保持平靜的狀態,可今日卻無論如何都食不知味。“實在有要緊的事,就請殿下先放下碗筷,說完再用膳?!崩铋w老先擱下了碗筷,和藹地注視謝修。謝修也放下碗筷,耷拉著腦袋,目光卻不敢去看李閣老。他心里有一個想法,很想說出來,但他覺得李閣老不會喜歡這個想法。謝修很難理解旁人的心情,說話時多半也不會去考慮別人怎么想,可今日不一樣,他要違背從前給李閣老的承諾。“先生會生我的氣嗎?”謝修低著頭緊張地詢問。李閣老也不問他何出此言,便平靜而堅定地回答:“不會?!?/br>“如果我違背從前的約定呢?”“那請告訴老夫:殿下的苦衷?!?/br>“任何苦衷,您都可以接受嗎?”“老夫會為殿下判斷是非對錯,但不會干涉殿下的決定?!?/br>“也不會生氣嗎?”李閣老笑了:“您從前不會要求旁人回答同一個問題兩次?!?/br>謝修抬起頭,看向李閣老,鼓起勇氣道:“我想……請先生……輔佐六哥當儲君?!?/br>以為話說出來就會挨罵,卻沒想到李閣老依舊面色和藹地注視他,淡然詢問:“殿下有何苦衷?”謝修藏在桌底的雙手緊握成拳,小聲回答:“先生,我不懂政務,讓我省下時間多造些器具,比當儲君更能造福百姓?!?/br>李閣老道:“殿下可以把政務都交給老夫?!?/br>謝修垂眸憂傷道:“那樣太勞累先生了,我舍不得?!?/br>李閣老沉默地注視著這個自己照料了八年的孩子,許久,溫聲開口:“殿下是否心意已決?”謝修緩緩點點頭。“殿下還有其他要事嗎?”謝修迅速搖搖頭。李閣老斬釘截鐵道:“好,那就請殿下繼續用膳,把心思都放下?!?/br>謝修驚訝地抬起頭:“先生答應了?”李閣老抬頭看他:“老夫接受殿下放棄儲位的決定,至于往后該輔佐誰,老夫說了不算,殿下說了也不算,所以不必多想?!?/br>謝修疑惑地歪頭:“那誰說了才算呢?”“現在還說不得?!崩铋w老嚴肅道:“殿下選擇在此刻退出,或許是天意庇護,這場風雨雷鳴,我師生二人,已經為他遮擋了七年,您是時候功成身退了?!?/br>謝修茫然看著李閣老。李閣老沖謝修慈愛地笑了笑:“進食吧殿下,飯菜要涼了?!?/br>之后兩個月,朝廷又有了幾處官職任免變動,多是因為羅州之戰與韃靼進犯兩起事件的賞罰論處。如果說之前把兩位閣員調離內閣,只是為了敲打一下徐閣老,那么這兩個月內接連調換禮部和工部高官,就顯然是打算連著燕王黨一起論罪了。羅州之戰速戰速決的命令,是皇帝自己下達的,燕王黨本以為皇帝不會明著拿徐閣老撒氣,沒想到,瀚州那個該死的守將薛琦,居然是通過徐閣老門生的門路爬上去的。這么一來,皇帝就有了足夠的理由整治整個燕王集團。燕王黨內部人心惶惶,皇帝那頭又暫時停下了動作。風雨欲來的平靜持續了五日,提心吊膽的燕王黨們竟然等來了立太子詔。被立為太子的不是燕王也并非端王,竟然是“扶危救國的皇九子翎王”謝奪。詔書在朝會上宣讀完畢后,韓皎驚呆了。立太子詔頒布時間竟然比原著提前了六年多。太突然了。原著中謝奪成為太子時,端王黨已經落敗了,而此刻,皇帝只是打壓了一小批燕王黨,就忽然立謝奪為儲,難道不怕兩黨齊心協力跟他斗?韓皎驚得臉都白了。然而,他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朝堂上雖然陷入一陣驚愕的沉默,但很快,以李閣老為首的端王黨最先俯首,齊聲擁戴儲君。緊接著,又有幾個燕王黨高官帶頭俯首,此后竟然爭先恐后地站出一片燕王黨,齊聲贊頌翎王的救國奇功。眾人陸續回過味來,朝堂上一片歡騰贊頌。徐閣老為首的部分燕王黨雖然沒有反對,卻也始終沒有出言抗旨。在一片似夢似幻地歡欣鼓舞中,韓皎一臉錯愕,好不容易等到下朝,趕忙小跑去找林翁請教。這一切都太反常了,燕王黨和端王黨沒有絲毫抵抗,就這么接受了事實。依大楚祖訓,國家危難之際,可以不論嫡長,立已有戰功的皇子為儲。可是,目前危機顯然已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