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3
,殷禹的暴戾之名在其他國君耳中也是有所聞的,對方真動起真格來就是個不要命的瘋子。所以思來想去只能忍氣吞聲,打哈哈表示誤會,又割土又賠錢,最后還賠上一位身份足夠尊貴的公主聯姻求和。“蕓香是寡人最小的女兒,也是寡人最看重喜歡的,才貌雙全,絕世罕見。寡人本是不打算將她外嫁,但既然秦國新君繼位理應慶賀,又聽聞新任秦王青年才俊,蕓香能入秦后宮也是番好歸處,寡人甚慰……”趙王冠冕堂皇說了一堆漂亮廢話,實質上就是慫,低頭又不想丟面子。江漢奕心知趙王意思,王兄現在不打算開戰,他們的目地也就只是坑點好處,適可而止就行。只是金銀和城池他們可以收下,這趙國公主咋辦?他要是做主給王兄收個女人,回去必定沒有好果子吃,鈺弟弟也饒不了他。可不收也不好交代,蕓香公主才貌絕色他也有所耳聞,并且這位公主母妃乃是姜國嫁過來的王女,趙王拿這位公主出來誠意十足,若是拒絕不僅拂趙國的面子,也間接打姜國的臉。跟趙國他們不怕開戰,但姜國參與進來卻就不妙,現在還不是和姜國翻臉動手的時候……江漢奕有些為難。不過很快他就不為難了,非常爽快和高興拍桌決定,收下趙王的‘重禮’。這不是江漢奕膽大包天的想找死,而是他發現了一個絕佳立功的機會,一個攪渾六國河水,讓秦國坐收漁利的機會。秦王從小就培養他智謀,能夠兵不血刃,不費一兵一卒的勝利,才是最好的成果。這個機會也不復雜,緣由則是他發現趙國的蕓香公主在感情方面頗有些不檢點。其實具體要說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倒也沒有,只是由于蕓香公主相貌漂亮追求者頗多,而對方又是正處于喜好追捧的年齡,所以曖昧的對象頗多。這對現代人來說并不算什么,可是對古代人來說,蕓香公主此舉就非常不檢點了。而且這位公主模樣是漂亮,書也讀得不錯,確實稱得上才貌雙全四個字。但是年紀太小,又被趙王寵得過于嬌氣,為人處世實在青澀魯莽,容易惹事。趙王開口賜婚的時候,蕓香公主竟然直接不顧兩國緊張關系,當場就站起來表達了強烈的不愿意。并且還半點不忌諱,直呼新任秦王名諱,大肆以表反駁和委屈,“不要!父王我不要嫁去秦國,那個殷禹弒殺成性,上位不正,我不要嫁給這樣的人!”當時別說江漢奕表情詭異,趙國自己的朝臣也滿臉呆滯,顯然也沒有料到被他們引以為榮的蕓香公主竟然做出這般沒腦子的事……就算心中不愿,那也下來再說啊,直接當著秦國使臣的面說這種話,不是存心想打架嘛!最重要的是緊接著還有幾位趙國的青年才俊也紛紛站起來,雖然話說得委婉,但意思也是贊同蕓香公主所言,表示秦趙和親哪位公主去都行,反正就是不能讓蕓香公主去聯姻。不出意外,事后江漢奕讓人打聽,這些站起來開口的青年才俊都是蕓香公主的追隨曖昧者。自家的一國之君被人如此鄙視,他們若是不發聲,秦國的臉面往哪里擱?以后王兄在六國君主面前如何處?現在不管王兄要不要,蕓香公主都必須去秦國!否則秦國日后就將成為六國笑柄,秦國之位也將大減。至于帶回去怎么處理,收不收進王宮,就是他們秦國自己的事兒了。心中思索,江漢奕當即決定,“我王兄與王后鶼鰈情深,父王又剛剛去世須得守孝三年,就不耽擱公主了。不過趙王好意代表我們兩國的友好邦交,豈有拒絕之理?蕓香公主才貌出眾,我秦國的王孫俊杰也不少,本王子定好生護送公主回秦,讓公主好生挑選,以結秦趙之好。本王子就在此先替我秦國兒郎多謝趙王美意了?!?/br>一番連珠妙語聽得趙王臉色大變,跟君主聯姻與王孫聯姻差距猶如溝壑,蕓香公主乃他所有女兒中最出色的,如若外嫁定只能與國君相配才是,若真按照江漢奕的話,那他豈不是血虧!趙王想補救,江漢奕哪能讓他如愿,“趙王不說話,可是瞧不起我秦國王孫?”話落,另一桌的相貌兇狠魯莽的秦國將軍附和拍桌,站起來怒吼,“王子,他們趙國分明就是羞辱咱們,以末將看,議和個屁,就應該開戰!”秦國民風彪悍,士兵驍勇善戰,一言不合就開打是六國眾所周知的事情。趙王庸碌沒骨氣,兩國之力相比明擺著開戰是必輸局面,手一抖,哪敢再多說爭執,只能咬牙點頭,將這顆啞巴黃連給吞下去。“如此,那就多謝趙王美意了?!?/br>江漢奕怒氣消失,幾月來的郁悶心情終于舒爽,果然幸福都是比較出來,以前不是他太笨,而是王兄腦子不是正常人☆、第79章:祝你單身快樂!趙國那邊老七喜提智商暫且不多提。唐鈺這邊,暴君派下去的人在重新細致的調查過周世仁后,還真查出了點東西。果不其然,跟他們料想的差不多,周世仁聽到唐鈺表明身份后態度大變還真有內情。“……根據阿九阿十的回稟,周世仁之所以在知道你身份后態度大變,是因為他兄長。周家原本有兩個兒子,但是老大在數年前因為當街與夏家四少爺爭執,事后遭遇報復被冤入獄,慘死其中?!?/br>“當時父王正是施行仁政的時候,而夏家又是出了名的仁善貴胄,夏家主正直,若兒有錯必究之人,所以周家本想去討個公道說法,但卻沒想到被已入宮成妃的夏家大小姐知道了,夏妃為保她弟弟,便瞞著家里,動用宮妃身份去鎮壓?!?/br>“周家只是一介白丁平民,夏妃出面,此事自然不了了之。雖然周世仁當時只有七歲,但估摸此事給他留下了深刻影響,也自此之后,周世仁在私塾讀書的表現日漸出色,性格開始越發偏執,喜愛專研律法刑罰,被提拔時選擇去了刑部……”“也就是說,周世仁現在的性格完全是他兄長之死而導致?”殷禹點頭,“周世仁可能就是想給他兄長翻案才奮發讀書走到刑部去,但可惜的是沒等他動手,夏妃就已死在了宮斗中,而夏家也因為朝堂爭斗,被郭族給滅了……沒能親手替兄長翻案,周世仁心中郁結,故而這幾年嫉惡如仇的性子越發深重?!?/br>童年陰影,這簡直就是天才的必備,周世仁能變成如今這般偏激和過于正直,都是小時候刺激帶來的。那這樣就難辦了,一般這種刺激在小時候沒有被正確開導,長大之后就很難改變,幾乎已經刻入骨子里,想改變周世仁因夏妃仗勢欺人導致的對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