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之墓何時輪到這些村民莽撞染指!”士族出身的幕僚還是很生氣,權威不可冒犯。江漢奕不贊同,“雖然有冒犯,但百姓過日子不容易,一時受了誘惑也是人之常情,罪不至死,稍作懲戒就是了,我們快點叫人來查看,莫驚擾了哪家士族的先祖之靈,到時候不好交代?!?/br>其余人也點頭,這些村民膽子是大了些,不過現在可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保住士族之墓才要緊。若這士族墓只是個普通無名小士族的話就罷了,倘若是哪家大士族的先祖,此事就不好收場了,杏花村是他們管轄范圍,出了問題村民逃不了,他們更要受累。如此想,大家分頭行動,一部分回去叫官差,一部分留守以免村民轉移東西,到時候撲個空……好在那邊杏花村的村民控制住了自己,在發現石墓中除了些沒用的書籍外,確定什么金銀珠寶都沒有后,心中貪念頓消,后怕起來,擔心挖墓事情暴露被追究,清醒過來趕緊也派人去報官。畢竟士族墓可不是隨便動的,倘若里面有金銀珠寶,村民肯定會想盡辦法把事情瞞住,但沒有財寶就用不著費大力氣了,報官!必須報官!哪怕開始可能會被官府懷疑私藏了石墓中的財寶,可他們沒做就不怕查,官府找不到證據就不能把他們怎么樣;可如果遮遮掩掩,最后被人舉報他們村子有貓膩,那就是有嘴都說不清楚。其實村民這般做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村唯一的讀書人,楊士子根據那些缺胳膊少腿的‘錯字’,最后讀出了石碑碑文意思。上面明確記載著這樣句話,“……老夫一生身無長物,金銀亦如糞土,只余數十箱藏書伴葬,如后人有幸發現,還請多多利用造福,老夫也深感欣慰…”。聽見了吧,看見了吧,人家墓主自個兒都說沒有寶貝陪葬啦!不過大家心里也納悶,聽碑文這石墓應該是個非常有學問的老先生墓才對,可為什么碑文和書籍上的字都是錯別字呢。所以,這也打消了最后村民想賣書的念頭,錯別字書沒要呀。唐鈺看到村民去報官,心里是松了口氣。不枉他多番思慮想得那么周到,還專門弄個碑文,他就怕發現石墓的村民見財生出貪念,一時沒受住誘惑,間接害了人,現在證明,幸好他早有預料準備,人性這玩意果然是最不能考驗的。既然村民主動去官府報案,那石墓事件就順利了,官差一到,唐鈺就跟出去。假裝跟大家盤問村民一會兒,唐鈺又目露思索盯著石碑文字看了許久,然后做出驚喜狀,瞎扯淡技能上線,“啊,這字我認識,是古秦國文字呀!”“鈺弟弟,我就知道你肯定懂,快說來聽聽!”江漢奕聞言毫不懷疑,也跟著驚喜,還激動的來了個兄弟間的擁抱。眾人:……肩負主公‘重任’的侍衛拔刀,琢磨到底是砍手,還是砍腳。☆、第61章:古秦和投誠早就說過江漢奕哥哥是沒有情商的了,而這個世界又是個正常世界,一般男人之間有個擁抱也沒什么稀奇。所以江漢奕是完全沒有要跟他‘鈺弟弟’注意距離的意識,眾人被他堪比白癡般送死的行為閃瞎雙眼。唐鈺也囧,雖然不覺得有什么,可看到旁邊暴君派來跟著的侍衛蠢蠢欲動殺人眼神,他還是默默的趕緊把這低情商的兄弟推開,免得哪天他忽然聽到這人的死訊…咳咳兩聲,當前還是正事要緊,唐鈺看著石碑煞有其事點頭,又開始了胡編亂造,“這就是古秦國的文字沒錯?!?/br>“古秦國?”,眾人疑惑,完全沒聽過,他們秦國至今也就幾百年的歷史而已,還能怎么古到文字失傳?“對,古秦國,其實大家沒聽過也很正常,我曾經的老師告訴我,這是一段遺失的歷史和國度?!?/br>唐鈺毫不臉紅的睜眼說瞎話。“其實我秦國并不是幾百年前才建立的,在夏朝立國之前,本是我們秦國先祖先建立的國度,但當時似乎發生了什么不可抗力的天災,具體我也不太清楚,總之就是當時秦國人差不多都快滅亡了,只余下少部分幸存……”“因此,我們秦國原本大部分文化也就在當時失去了傳承,包括文字。而我的老師先祖,就是其中的幸存者之一,還遺留著些少量的先祖傳說和傳承信息……”反正古代沒有現代那么先進的信息存儲設備,很多東西全靠口傳,竹簡羊皮卷之類的書籍又不容易保存,很容易導致文化斷層失傳。再者歷史上夏朝出現之前,這里人還處于部落文化,相互警惕,知識保密嚴謹,能夠遺留下來被人廣泛熟知的文化更加困難。所以就算唐鈺胡說,大家有疑問,卻也不能直接說他撒謊,甚至還得考慮是不是真有那么一回事。“這些文字并不是錯別字,它是古秦國當時的文字,我們現在使用的就是這個演化而來,所以即便過了許多年,大家也能連猜帶蒙認識一些……”“從碑文看,這石墓至少存在上千年,墓主是個教書先生,并且還是當時遇到天災的最后一批古秦國人,他自知無法逃脫,于是讓人修建了石墓,將自己珍藏的書籍、私塾學子用過的書、桌椅板凳全部封存收藏了起來,是留作紀念,也是想將這些文化保存下來?!?/br>“因此,大家看到的只是個衣冠冢,里面除了書籍和**的桌椅板凳沒有其他陪葬品,因為對墓主這種先生來說,書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猜測,具體得找精通的人來確定石墓年份。不過這些書,我確定就是古秦國時候的?!?/br>唐鈺嚴肅分析完,做了個最后的總結。眾人聽得一愣一愣,主要是他們真的不知道什么古秦國,完全沒法評斷這是真是假,不過說得還真像那么一回事。既然他們搞不懂,那就贊同鈺公子的提議吧,把東西帶回去再找更加專業精通的人來研究。簡單跟村民交涉完,官差風風火火把東西帶走,并且留下人駐守杏花村免得石墓遭受破壞,那還得留著研究。目地達到,唐鈺心中很好,大方的獎勵了杏花村以及第一個發現石墓的人百兩金銀,了表感謝,好歹村民幫忙把東西搬下了山,出了把力氣不是?村民喜出望外,跪地磕頭感謝,官府滿意爽快離去,過程順利無比。東西帶回去后,唐鈺沒急著把東西拿出來使用,繼續陪著大家折騰,將澧城之地有名望的名士翁公和墓地匠人全部召集過來,仔細研究所謂的‘古秦墓’,演戲演全套嘛。而石墓他可是花了數十萬的積分打造,東西做舊,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