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
“當然?!甭反笥潞敛华q豫。“那你們也去開荒吧!”臻言說道:“白鹿山脈那么大,不至于只有村子后面幾畝靈田,你們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再開出幾百畝幾千畝田地來!”這也是為了【主線任務第三環】做準備。雖然臻言并不想那么快完成這個任務,但先種些糧食,做些前期工作總是可以的。村長也意識到擁有的糧食越多,可以修行的普通人越多,白鹿山脈的力量也就越強,因此他完全沒覺得幾百畝幾千畝是多少夸張的說法,反而正色道:“謹聽尊令!”路大勇再拜過臻言,就帶著村民去尋找合適開荒的土地去了。這還是臻言第一次這位村長那么急切的去完成某件事。村民去開荒了,但并不意味著孩子們的作業可以停止,臻言本來就沒太把他們當作戰斗力,還是教學任務比較重要。所以孩子們繼續他們的試驗田測量。不過比起其他兩個班級,草果班還多了一個懲罰任務。他們除了每天的課程和作業外,其他時候必須守在丹房里,每隔一段時間就測試丹爐的溫度,和水的溫度,并且以此為依據煮粥。實際上,臻言在進行粥的“快餐化”實驗。他準備像是肯爺爺M記一樣,對魚片粥的烹飪進行流程化處理,精確到每一步的烹飪時間,讓學生們像是快餐店的服務員一樣,只要幾天就可以掌握靈食的流程。——你們已經是合格的修真者了,當然要自己煮粥!好在單單就煮粥而言,流程化還是相對容易的。臻言手里有完整的菜單,前段時間自己還實驗過各種丹爐用法,他估摸著只要一個星期就可以完成這個計劃。當然,讓草果班罰抄數學書還是有必要的。只是那個自己畫出靈力曲線圖的草果班學生被教數學的季老先生收做了親傳弟子,臻言也不確定這是懲罰,還是獎勵。臻言忙了一天,才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處理好。他揉著因為睡眠不足而隱隱發脹的腦袋,正準備召喚勝遇回去呢,卻見一個老爺子正守在門口等著他呢!沈父對臻言拜倒在地,手里還拖著某個物件:“南宮小仙人大恩大德,老朽無以為報!只有將我家那小畜生交給您,以效犬馬之勞!”媽蛋!又來!你們今天跪上癮了是不是?!“不需要,”臻言頭痛道:“我要你家兒子干嘛,還嫌他不夠搗蛋……”說到這里,臻言愣了愣,他突然注意到沈家老爺子手里拿著的不是禮物,也不是其他東西,而是一塊木牌。準確的說,是塊靈牌。一塊寫著沈愁名字的靈牌。等一下,老爺子喂,你是以哪個意義把你家兒子給我?!作者有話要說: 臻言:都煮了四十多章的粥了!老子以后不想再煮了?。?!***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寂靜無聲80瓶;大恩大德,無以為報,只能繼續加油了!↖(^-^)↗?☆、第四十六章“這是阿仇的靈牌?!?/br>沈父的表情有些尷尬,顯然也明白自己把兒子牌位送人的行為很奇怪:“我雖然愚癡,但也明白,阿仇那樣的出生,不怎么正?!斎?他絕不是怪異!也不是鬼物!在阿仇出生的時候,為了騙過陰司,延長壽命,我制作了他的牌位,讓他以‘黑戶’的身份活在了人世?!?/br>“騙過陰司……這種事也可以做到?!”“這是南楚國皇族……也就是曾經統治這片土地的凡人王朝的秘法,我們沈家曾經有女兒入主了后宮,將這個秘法的一部分傳了出來,”沈父解釋道:“使用這個秘法,可以延長亡者的一定壽數,不過伴隨著身體的衰敗,最終還是無法違抗天命就是了……”但沈愁是個例外。他和那些行將就木靠秘法茍延殘喘的凡人不一樣,他的身體是“完好”的,而且還是無法破壞的‘怪異’,因此沈愁以特殊狀態活了下來。當然,沈父不會承認兒子和‘怪異’是共存狀態。臻言隱隱明白了沈愁的狀態,他注意到沈父用某種充滿覺悟和期待的目光看著自己。臻言知道,只要他問下去,沈父一定愿意將“秘法”告訴自己,用以交換讓沈愁留在白鹿村,繼續學習靈食制作的權利。但這個‘學費’也太夸張了吧!臻言無奈道:“你即使不這樣做,我也不會開除沈愁的!”不過那熊孩子多惹事幾次,可就說不準了。沈父顯然也明白這點。“這個秘法不只是可以拖延凡人壽數,”老人急切的推銷道:“牌位上有著阿仇的一魂一魄,只要拿著牌位,就可以知道對方的位置和狀況,甚至控制對方的生死——”哇,這么狠的?!臻言突然體會到了被家長把鞭子遞到手里,說“不聽話就狠狠打”的老師是什么感受!不過沈愁那個體質,有牌位在,能時刻監視著,確實會好很多。“你們不能把什么事都推到老師身上??!”臻言頭痛道。“南宮小仙人?”“對了,老人家,除了沈愁,你家里還有其他親人在嗎?”臻言突然問道。“沒有了,白鹿城變成那個樣子,怎么可能還有其他親人?!鄙蚋覆幻魉缘幕卮鸬?。“只有你和沈愁兩個人?那你平時做什么營生?”“早年是打獵,后來年紀大了,干不動了,幸而糅皮的手藝還在,就做了皮匠?!?/br>“糅皮啊,那你去村里獵戶那里,看看有什么幫得上忙的,回頭我跟村長打一聲招呼,”臻言道,將牌位按回了老人懷里,“至于你家那個小子,學校只管上課時間,其他時候你自己看著!”“你讓我也住在村里?!”沈父頓時愣住了,覺得天上掉下了大餡餅。“只是陪讀!”臻言糾正道。臻言這么說著,突然覺得這是個絕妙的好主意。反正他也要完成【主線任務第三環】,但又不想要不明底細的陌生人進入這個村子,干脆讓一些學生家長跟著“陪讀”好了,一方面考察學生的時候也考察家長,合適的人才就留下來作為永久居民,一方面也抵上“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