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7
路。被歐陽松問了一句,葉懷遙下意識地自語道:“君知寒……”他這句話有些含糊,其他人都沒聽清,燕沉跟葉懷遙離的最近,聞言道:“你覺得鬼族跟君知寒有關?”葉懷遙回過神來,這才意識到自己無意中把心里所想說出來了。有些話他無法解釋,斟酌一下,說道:“只是覺得湊巧,君知寒的陰謀剛剛被揭破,低調已久的鬼族就出現了如此反常的行動,不能不讓人多想?!?/br>“我看小葉說的很有道理?!?/br>葉懷遙歪打正著,反倒提出了一個新思路,程爽雙眼一亮,立刻贊同道:“況且之前聽此人話中之意,他那些陰謀作為,也是因心存執念未了,這也和鬼族的特質相符??!”他問道:“邶蒼魔君,你說呢?”程爽這句話出口,在場的人心中同時掠過一絲非常微妙的感受。就在不久之前,他們還在跟魔族勢同水火,甚至在萬法澄心寺之前,差點發生一場火并。結果現在,魔君竟然莫名其妙地在他們的會議上有了一個位置,并且討論的好像還很和諧。——所以,這是不是等于人族和魔族聯姻了?從此就是一家人?眼下面對鬼族的搗亂,如果當真聯合起來,似乎也不失為一件壞事,就是玄天樓這邊的犧牲,似乎有點大啊。容妄也給面子的回答了:“君知寒不是鬼體?!?/br>他說出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也是葉懷遙心里存疑的。他們同君知寒打過幾次交道,可以肯定,對方確確實實便是血rou之軀,身上并無鬼氣。包括修士們的失蹤事件也是一樣,連是否真的是鬼族所為都在存疑。葉懷遙道:“眼下證據不足,很難商議出來一個具體結果。我想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去這些人失蹤的地點走上一圈,實地查看情況,方可定論?!?/br>有人道:“明圣有所不知,實際上早在事發的第一時間,相關門派都已經派遣了人手前往,然而都是有去無回,因此一般人也都不敢輕舉妄動了?!?/br>葉懷遙道:“目前多地發生失蹤之事,僅憑一兩個門派之力來探查,多有顧及不到的地方,難免會發生危險,我建議咱們可以兵分多路,各自行事,我愿前往北荒?!?/br>葉懷遙所攬的北荒在這些地點中,是最初事發地,也是失蹤人數最多的。因為靠近陰間入口,陰氣濃郁,人煙稀少,也是鬼族來到陽世時最為青睞的地方。葉懷遙這個舉動可以說是很夠意思了,容妄立刻說道:“我愿意陪同明圣前往,魔族另外還可派出兩路大將,分往北面、西面?!?/br>容妄人雖然坐在這里,但一直是神色淡漠,即使被人問到都是惜字如金。唯獨葉懷遙一開口,立刻便是滿臉殷切,仿佛這世上只能看見他一個人似的。這番情景落在周圍眾人眼中,不由在心里暗自感慨,當真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竟然連冷血的魔君都逃不過去。尤其是他不僅癡漢,也有眼光和膽量,同時耐打抗揍。明圣才貌出眾,追捧愛慕他的人從來都不少,但能夠用死纏爛打的辦法成為最終贏家者,只此一人。容妄根本不在乎別人怎么看,他坐在這里就是為了葉懷遙,說罷之后只是瞧著他。展榆輕咳一聲,假笑道:“此事何用勞煩邶蒼魔君,玄天樓自可以派人隨同明圣前往?!?/br>葉懷遙剛才微微猶豫,是覺得這件事本來發生在鬼族與人族之間,要是讓容妄牽扯進來,無端惹他一身麻煩。但是轉念一想,他們兩人的關系已經公開,似乎想撇清也沒用了。再加上君知寒點明與容妄有仇,他也很難獨善其身。他說道:“玄天樓這邊,小榆你可同韓師兄結伴向南,當初魔族發端于北荒,想來有所了解,便請魔君多指點罷?!?/br>燕沉看了葉懷遙一眼,雖然放心不下,但總也不能不讓他去。以玄天樓的地位和葉懷遙的身份,這種事也合該他們帶頭。他當著眾人的面,將擔憂按下不表,沉吟道:“可,我守山門?!?/br>燕沉手掌護山法陣,除了出去找葉懷遙的幾回,以及一些實在推脫不掉的盛會,他素來很少下山。葉懷遙沒有直接拒絕展榆,不過結果還是跟容妄跑了,眾目睽睽之下,展榆也只好恨然敗北,拱手道:“是,師兄?!?/br>歐陽松也說:“歐陽家可以負責西南?!?/br>歐陽松所說西南面之兇險,則僅次于北荒。帶頭的人甚至包括魔族之內都是盡心盡力,其他門派同樣表現積極,紛紛表態要就近調撥人手,在修士們失蹤之地進行探查。當下,一個協力對付鬼族的聯盟結成,事不宜遲,眾人定下第二日一早立刻啟程。作者有話要說: 汪崽日記:我要和葉懷遙出去度蜜月了。123、第123章燕沉眼看差不多了,便說道:“諸位多有勞頓,請先行休息,明日一早,我送各位下山?!?/br>突然出了這樣的大事,各派掌門還要給自己的門中傳信,對相關事宜進行安排。燕沉干脆地結束了這次會議,正為他們提供了方便。當下眾人紛紛起身告辭,玄天樓的弟子們迎上來,分別為個人引路離開。葉懷遙同燕沉將人送出門外。容妄確定了葉懷遙第二日就會跟自己一起下山,已經心滿意足。知道他跟這些師兄弟們怕是有不少話要說,于是難得“賢惠大方”,說道:“我也先回去了?!?/br>葉懷遙笑著說“好”,容妄又沖燕沉點了點頭,就徑直帶著外面等待著的魔將們離開。等到客人們都走光了,燕沉吩咐道:“我同明圣說一說話,你們都先去罷?!?/br>玄天樓的弟子們都躬身稱是,很快,整個空蕩蕩的大殿之中只剩下了師兄弟兩人。這大殿前最上方的金案上,放著歷代明圣與法圣的牌子,是上面留名的這些人,將玄天樓的擔子代代傳承,直至今日。他們所主導的,不光是玄天樓的興衰,更加關系到整個修真界的命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