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黑化男主的白月光后、帶著隊友挖世界、穿書后我把反派弄哭了[娛樂圈]、與最強boss談戀愛(快穿)、人形兵器、逼真、全修真界都把我當團寵[穿書]、海底月、影帝他人設突變了、【綜漫all越】無限可能Ⅱ
顏面,也就沒有抓著這事繼續。又不輕不重的說了幾件事,在說道沈念遞折子上來表示自己要丁憂三年為父守孝時,齊君慕拒絕了,并當場表示在年前會下旨冊封沈念繼承鎮北侯。這遭到了林蕭等人的反對,林蕭表示沈念如今正在孝期,他與沈奕父子情深,子愿意為父守孝,乃是天大的幸事。不如等他出了孝期后齊君慕再封他為鎮北侯,到時沈家便是雙喜臨門。齊君慕自然反對,他道:“左相的意思朕明白,只是沈念是朕的左膀右臂,朕實在是不愿他丁憂三年。朕替父皇守孝,便是以日代月,沈念雖不能像朕這般,可這個朝還是要上的,這丁憂之事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在朝堂上也是可以做到的?!?/br>林蕭有些震驚,他沒想到齊君慕這么重視沈念,竟開口奪情。所謂奪情,便是皇帝重視某個朝臣,不想他丁憂三年,開口拒絕。不過一般人都會拒絕,畢竟百事孝為先。沈念要是不拒絕,即便事出有因,日后也難免遭人非議嘲笑。林蕭不知齊君慕這么做的含義,一直到下朝他都有些心不在焉的。眾朝臣同林蕭打招呼離開后,溫卓走到林蕭身邊,他道:“左相,你在想什么?”林蕭看了他一眼道:“我只是在想皇上對沈念是不是太過重視了?!?/br>溫卓翻了翻白眼,他看了看四周,低聲道:“這還用想嗎,皇上不就是看沈家不順眼,想把沈念當刀子用,日后一遭翻臉,這刀尖就朝沈家自己頭上了?!?/br>林蕭其實也是這么想的,可皇上這么做也太過明顯了,他總覺得皇帝有其他的用意。不過這話是不便對溫卓說的。于是林蕭換了個話題:“溫大人,我接到消息,說昨天皇上痛斥皇后娘娘了,今日你的禍患說不定就來自于此。這自古以來,后宮不穩前朝不定,你可要想清楚?!?/br>溫卓一聽這話臉色都變了,他嘀咕道:“我就說皇上今天怎么看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敢情是后院不安寧。這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br>溫卓肚子里沒幾句墨水,林蕭很想給他說最后那話說的不對。只是真要說哪里不對,還真不好解釋。他總不好同溫卓講,他們溫家和溫婉是同根兒同脈,他也不想同溫卓說這些,浪費時間還沒意思。林蕭道:“這事你心里有數便好,我夫人在太后宮中,我去接她回府?!?/br>溫卓點頭應下,匆匆出宮,這些事得家里的夫人出面。林蕭并沒有直接去太后那里,去之前他先去了乾華殿拜見齊君慕。作為一個合格的臣子,他覺得有責任鞭策皇帝走正道。見了齊君慕,林蕭也沒隱藏自己的來意,直言道:“皇上對沈家如此盛寵,可是為了北境軍?”這事他們在沈念回京前就深切的聊過,當時林蕭的意思是北境的兵權自然要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的好,但對沈家,他們要慢火烹飪。畢竟沈家在北境根基太深,一個火太大,會把北境點著的。北境軍心不穩,大齊半邊天都要顫抖下。齊君慕微微一笑道:“舅舅,朕覺得有些時候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一種方法,朕已經讓阮吉慶去沈家傳旨了?!毖韵轮?,沈念這個寵臣的名號他給定了。林蕭緊皺著眉頭,皇帝主意已定,他也不好再多說什么。再說,現在難熬的應該是沈念,不是皇帝。林蕭想通了也就不再糾結,他開口道:“皇上的意思臣明白了?!?/br>齊君慕隨意的嗯了聲,林蕭說明白,那他就當林蕭明白。“皇上,臣要去太后那里請安,皇上可要一同前去?”林蕭想要緩和太后和皇帝之間的關系,便這么開口詢問了聲。齊君慕眼皮沉了下,他面色不變:“舅舅先去吧?!币矝]說愿意去還是不愿意去。林蕭看了他一眼,行禮離開。齊君慕等他走后,薄唇抿起,眼底起了一絲嘲諷,他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太后宮里現在一片祥和。舅母岳氏入宮,肯定帶著林恩。林恩到來,太后肯定讓扶華作陪,她們一片歡聲笑語,自己去了氣氛只會尷尬。想到這,齊君慕嗤笑一聲。不過也無所謂。半個時辰后,阮吉慶從宮外回來,他臉色很是古怪,齊君慕想裝作看不出都不行。這次沒等皇帝開口,阮吉慶便道:“皇上,沈……鎮北侯跪在武門請罪呢?!蔽溟T是朝臣進進出出的地方,沈念跪在那里,就等于讓所有人都看到。齊君慕揚了下眉,他漫不經心道:“怎么,鎮北侯還是愿意丁憂?”如果這樣,那他就滿足沈念的愿望,他又不是真的找不到守宮門的人。阮吉慶忙道:“不是的皇上,鎮北侯是因為要為弟弟買官而請罪,人正在武門痛哭的厲害,說是對不住皇上的期望,求皇上收回賜爵的旨意?!?/br>“嗯?還有這種事兒?”齊君慕驀然坐直身體,他眼底浮起笑意:“宣他進來?!?/br>有這種好戲,他自然得早點看才是。第11章011沈念接到讓他進殿面圣的旨意后,一句閑話沒說直接站起身,默默跟在阮吉慶身后朝乾華殿走。武門離乾華殿有一段距離,路上他腦袋里一直在想齊君慕這個人。對于今日的召見,他和皇帝心照不宣。當然這種默契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在他從北境扶棺回京時,北境將士都在為他擔心。他在北境抗旨抗了兩次,一次是沒有按照皇帝的旨意,閉關不出,一次是沒有按照旨意獨自回京,執意要帶著沈奕一起。還有比較隱晦的一次,故意以大雪封路為由,讓折子晚兩天到京城,執意守靈七日。最后這一次如果按照罪名來說,要比前兩次抗旨不尊還嚴重。皇帝完全可以說他擁兵自重,不聽調遣。這是一個相當重的罪名,在有心人嘴里堪比謀反。北境將士擔憂的也是這一點,從到北境的幾道圣旨看,新皇不是個大度的,沈念做的事,他肯定會記在心上。這一趟回京,萬一皇帝直接發難,那對沈念來說,便是一個死字。最關鍵的是,北境軍對沈家的忠心遠比皇帝,任誰坐在龍椅上,都不會對沈念放心,都會想法設法收回他手中兵權的。因此,皇帝趁機怪罪沈念,敲打北境軍,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一種結果沈念也想過,他甚至做好了準備。等把沈奕送回京,他就直接上折子丁憂,如果皇帝稍微顧及點名聲,那絕不會這個時候對他動手,頂多他以后的日子過得一般。也不是沒有將士暗示想要跟著他,沈念也不是個愚鈍之輩,如果現在真的處在四面烽火中,他說不定還真會動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