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書迷正在閱讀:所有人都以為我和我哥在談戀愛怎么破、短篇合集、這才是猛A該看的東西、袁春天、冥王他暗戀我、必須每天和死對頭秀恩愛、穿成男主跟班的我天天演戲、拜索少將和他的小王子、道長,我香不香!、撿到狂犬的病美人/勸君棄惡從我
成年皇子中的哪個當太子,都可以預料到,當對方繼承皇位后,迎來的便會是世家的全面反撲。因為他們的母親全都出身世家,這使得他們從一開始就站在了世家的角度上看待問題,沒有一個人有魄力想把世家踩在腳下。前朝共歷三百六十四年,最后亡國是由世家親手打開了城門,迎周朝太、祖入京。世家的確因此保存了實力,與此同時周朝歷任皇帝對他們的忌憚從未停歇。既然能打開城門一次,誰能保證這些世家不會開第二次、第三次?在這些人的眼中,家重于國,只要能讓家族順利延續,即使犧牲國家的利益也無所謂。現在朝廷上那些人之所以一直在催促他立太子,不就是為了確保自己支持的皇子登上皇位,借此獲得權勢?這樣的皇子就算成了新君,也不過是世家手中的提線木偶罷了。他絕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所以,他必須要在冊立儲君之前,先把世家收拾干凈。幸好,如今還不算晚。皇上心中閃過無數念頭,表面卻像是在用心品嘗佳肴。他雖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卻并不顯老,臉上沒多少皺紋,跑起馬來連一些年輕侍衛都比不過他。這里畢竟是皇上的營帳,他不開口,下面的小輩自然也不敢主動說話。就連一向張揚的衛陽都成了食不言寢不語的乖孩子。還是皇上覺得氣氛有些沉重,放下筷子,決定跟這些小輩嘮嘮家常,先是問大皇子,膝下女兒可還好,再是問三皇子,府中可有喜信。幾個兒子接連問過,就問到了萬俟崢的頭上,這次是在關心他的腿傷恢復如何。萬俟崢道:“多謝圣上厚愛,如今已不影響正常生活?!?/br>皇上欣慰道:“那就好?!?/br>他轉眼把目光放到容樂身上,“朕看這孩子和你有緣,自從他嫁過來,你的身體就大好,該賞?!?/br>作者有話要說:這章算是把整個大背景都說清楚了。目前從公開信息看,萬俟崢算是皇黨(?)56、第56章皇上這句話,不但讓容樂瞪大了眼睛,就連萬俟崢也是始料未及。這是個什么情況?容樂差點被嘴里的菜噎死,他本來以為自己就是來當個背景板的,誰能想到還會被圣上點名?這就像是在教室里等上專業課的朋友放學,結果教授特別寸地點你起來回答問題一樣,驚悚且尷尬。容樂求救似的看向萬俟崢,萬俟崢猶豫了一下,本想幫容樂辭謝,結果皇上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問容樂,“你想要什么賞賜???”不等容樂想好該如何拒絕,就接著道,“金口玉言,這賞朕可不會收回去?!?/br>這簡直就是在說這賞不要不行,根本是強制性地往他懷里塞。容樂心道,他在這個世界最害怕的就是一個不小心死掉,難不成他要管皇上求一塊免死金牌嗎?心中想了半天還是作罷,皇上看他糾結的模樣倒是沒繼續逼他,而是呵呵笑道,“這賞朕先放在這里了,等你想好了來提?!?/br>不得不說,容樂第一次見到皇上的時候,受到當時情景影響很大。鋪天蓋地跪下的人影,加上圍著鑾駕人山人海的侍衛,這樣震撼的場面讓他一下子對古代皇權的恐懼達到了頂峰。然而在和皇上相處了幾次之后,他發現,其實皇上并沒有他想象中那么可怕。對方在和他們這些小輩相處時,就像是一個心寬大度的長輩,對待他們的態度十分和藹。他有些受寵若驚,只好對皇上行禮道:“謝圣上的賞?!?/br>于是等著他們從皇帳中出來,世子妃得賞的事就傳遍了。當時皇帳中除了皇上和他們幾個,再就是在御前伺候的宮女太監,給他們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將皇上的話隨便亂傳。這樣一來,就能猜出,只怕這話是皇上讓人故意傳出去的。容樂對此有些擔憂,一回到帳篷就問萬俟崢,會不會對他有影響。萬俟崢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事倒是我拖累了你?!?/br>他看容樂疑惑地看向他,解釋道:“皇上是在向我示好,不過若是給我賞賜未免太刻意,所以才會賞你?!?/br>在流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卻不是皇上的賞,而是皇上賞世子妃的原因——端王世子身體好了!皇上這是想把他立成靶子,看背后能有多少小鬼跳出來。萬俟崢嘆息一聲,皇上還是心軟了。若皇上真有魄力,想鏟平世家,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大皇子立為太子,屆時無論是大皇子身后的姜家為保太子即位,還是三皇子、四皇子身后的溫家、林家為了爭奪皇位,都會迫不及待地冒出頭來。牽一發而動全身,和他們休戚與共的其他世家為了家族前途同樣無法置身事外。太子代表正統,端王也定會急于動手,最好是在暗害太子后把鍋推給其他皇子,挑得皇室內亂,他才好坐收漁翁之利。只是這樣一來,幾位皇子的安全必定會受到威脅,而在皇權爭斗中,表面的兄弟情深被撕破,他們定然會對著兄弟露出兇狠的獠牙。皇上舍不得手足相殘,所以才想用更溫和的方法。先是提出選秀,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在給后宮施壓,又何嘗不是在將暗潮洶涌的朝堂紛爭暫時壓制下去?緊接著將他這個端王世子推出去,一來是因他久不在人前,若是有人起了交好他的念頭,極容易被凸顯出來;二來正好讓他牽制端王,他是圣旨冊封的世子,一旦端王出了什么事,他就能名正言順地繼承王位。端王這些年來在京城私下串聯,有不少世家給了他模棱兩可的答復。對待這些墻頭草,皇上自然是深惡痛絕的。不過若是由端王處下手,卻將清理世家的時間延長了,而且只怕到最后還是無法讓大世家傷筋動骨,白白浪費了許多精力。他心道,當年先帝忌憚手握兵權的圣上,晚年不但偏寵幼子,還想方設法妄圖卸掉圣上手中的兵權,甚至到最后動了廢掉太子的念頭,結果被圣上提前得知此事,連夜率兵逼先皇退位。先帝不甘受辱,氣急攻心,當晚駕崩,皇上順理成章即位,那份未完成的詔書也不翼而飛。若是皇上能有當年的魄力,如今就不會瞻前顧后,顧慮重重。這些宮中秘聞他自然沒辦法與容樂直說,并不是不相信對方,而是擔心隔墻有耳。這件二十年前的舊事,如今知道的人只怕十個手指都數得完。若是不出意外,再過上幾十年,這件事就會成了歷史長河中被掩埋的真相之一。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當年圣上如果逼宮失敗,只怕如今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