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
帶足了兵馬,率領大軍將城團團圍住,在外面放聲大喊:“在下徐海,前來請降,速開城門?!边@哪里是來投降的,明明就是想抖威風!其他官員嚇得瑟瑟發抖,李乘風卻面不改色,淡淡對身邊人道:“去開門將人放進來?!北娙瞬桓疫`抗,但卻紛紛做好逃跑的準備。等徐海見到李乘風的那一刻,他才算真的心服口服。只見對方身穿便裝,只帶了兩個隨從,面對自己身后的千軍萬馬,依然沉著冷靜。但徐海畢竟是賊,即使投降卻還提了一堆要求,比如要封他爵位,要給他一大筆金銀珠寶,還要給王翠翹誥命…李乘風想都沒想便答應了。因為他知道,離了海洋,走到岸上的徐海不過是案板上的rou,朝中百官定不會放過他,給他點東西安撫一下也無妨。正當眾人收編徐海軍隊的時候,后方傳來消息。徐海的同伴之一,陳東看大勢已去,竟拼死反撲,帶人出兵桐鄉,想要占地為王。桐鄉可是東南的大后方,許多人的親眷都被安置在那里。戚繼光面色蒼白,顫抖道:“嬌嬌……嬌嬌在桐鄉!我要去救她!”說著就要往外跑。最后好歹是被人拉了回來,李乘風勸道:“你單槍匹馬去有什么用,等我整頓一下,馬上出兵,你夫人武藝高強,吉人自有天相,放心吧不會有事的?!?/br>然而當軍隊到達桐鄉之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們目瞪口呆。何止是沒事,王月嬌看到情勢危急,直接奪了城中的指揮權,自己帶兵將陳東打得落花流水,還俘虜了對方好多重要人物。一臉黑線的忽略掉某人撲倒妻子懷里痛哭流涕的情景,李乘風和手下一同去清點戰況去了。如此,縱橫東南多年的海盜第二大團伙,就這樣不著痕跡的被瓦解。徐海一被招安,一些依附于他的小勢力也都土崩瓦解,有的隱姓埋名上岸伺機而動,有的加入到其他團伙討生活,一時間海盜間風起云涌。雖然李乘風早早布置好一切,但難免還是覺得人手不夠。就在此時,汪直竟然出手幫著解決了不少困難,海盜頭子不愧是海盜頭子,對付那些人簡直是十拿九穩,為官府省了不少心。李乘風向來是有恩必報,總不能讓人白白費力。于是私下打聽有什么是汪直想要的,結果居然真被他尋到突破口。原來早在許多年前,由于汪直的走私生意越做越大,官府便將他列為在逃嫌疑犯,還關了他的母親和兒子。汪直誤以為自己家人已死,索性再也不上岸。李乘風從牢房里找到了汪直的家人,不僅放他們出來,還好吃好喝的供著,此事穿到汪直耳朵里,他冷硬的心終于開始動搖。嘉靖五年,汪直親自帶著數千人馬,開了好幾艘大船,還配備了各種□□火炮,開進浙江沿海,要求與李乘風商談。汪直這次來是非常有誠意的,雖然表面上浩浩蕩蕩,但私下早就跟官府打過招呼,甚至綁了好幾個日本的大名來——他們也是推動日本浪人進犯沿海的幕后黑手。李乘風同樣的,準備了極盛大的歡迎儀式,汪直上岸,雙方各派人質去兩邊。按照最高規格招待了汪直,酒足飯飽后,汪直也不廢話,直接道:“李大人,我的誠意你也都看見了,要求你也清楚,那么朝廷是什么意思?”李乘風慢悠悠的喝了一杯酒:“這個嘛……雖然還沒有明確的文書下來,可八,九不離十,朝廷同意開海禁?!?/br>斗爭了這么些年,為的也不過是這個,繞是汪直如此心思縝密之人也禁不住變了臉色,“此話當真!”李乘風點點頭:“不過嘛……剛開始還是跟曾經一樣,只會開放寧波、泉州、廣東三個港口,還是要一點點來?!?/br>對于這一點,汪直也理解,畢竟初次通商,是應該穩重些。“另外還有,”李乘風有道:“稅收方面,還要重新商議?!?/br>聽到這里汪直身形頓了一頓,眾所周知,大明的商業大部分是不收稅的,現在竟然打算開這個頭了?他疑惑的看向李乘風。無奈苦笑,李乘風道:“否則朝廷開海禁是為了什么?不過汪老板放心,此事朝廷還在商議之中,想必會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數額。另外還有,本官已向圣上稟告,請求給汪老板一個身份,專門負責某樣東西的出口,也算是回報汪老板的報國之心?!?/br>這相當于是讓他壟斷某物,雖然代價巨大,可相較于汪直的意義,還是不值一提。海上貿易重開,所有都在摸索階段,有汪直這樣一個人實在太重要了。汪直心中也清楚這點,所以才能有恃無恐。雖然今后要給朝廷繳稅,可相較于自己之前走私上下打點花出去的那些,不過是九牛一毛,他最終還是默認了。作者有話要說:王翠翹這個人呢,雖然在國內不太出名,可在國際上卻許多人知道。因為越南有一本,叫。這本書在越南的地位相當,講得就是王翠翹的一生,越南人基本上都知道。總算是寫完了…明天回去66、歸京白駒過隙,轉眼間就已過了三年。按照之前與汪直說的,朝廷開放了海禁,短短幾年,便飛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不過也誕生了一些問題,那就是白銀大量內流,導致沿海銀賤銅貴,物價不太穩定。對此朝廷自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之前就曾頒布過指令,將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不過后來因著蒙古進犯,藩王造反,就一時耽擱下來。如今兩個問題都已解決,嘉靖就又舊事重提,不過這次他學乖了,懂得循序漸進。此條法令從東南地帶開始執行,每兩年向內陸推進一次,直到全國普及。因著沿海銀價實在便宜,所以也沒怎么損害士紳百姓利益,大家也就默認了。當然了,海禁之事不可能一帆風順,零星的倭寇依然威脅著大明。此時便輪到戚繼光俞大猷等將領大展身手,慢慢的,倭患海盜逐漸平息。李乘風在浙江吃好睡好,有忠心的部下和有趣的朋友,也實現了胸中抱負,穿越一趟,真真正正的為這片土地做了些事。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恨不得一輩子不回朝。可事情往往并不如人所愿,這朝中局勢,往往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開了海禁,國家和諸如汪直之類的皇商賺了錢,那也必定有人損失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