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就拿改稅制來說,歷史上是嘉靖朝提出,張居正繼承,然后過了幾百年,到了雍正時期才最終完善。包括對待宗室的政策,其實沒有那么簡單的,明朝雖然有很多皇帝不著調,但也有比如朱棣、成化這種精明皇帝,還有那么多股肱大臣,人家不聰明嗎?看不出宗室有問題嗎?但硬是生生拖到明朝亡國都沒解決。小皇帝這樣快刀斬亂麻,爽是爽了,可按照常理來講,一定會出現問題的。說白了,就是步子邁得太大扯到蛋了。他也好,李乘風也好,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啊。58、北京!北京!嘉靖三年六月,京城郊外。距離李乘風剛開始領兵已有兩日,這兩天,他好歹將軍中大體事務弄清了一些。果然如兵部上報,這次能協同作戰的不過兩萬人。不過也有好消息,那就是由于去年年景好,秋收不錯,城中后勤還是有保障的。看著手中的情報,李乘風陷入沉思。此時的外城剛剛修建完畢,雖然還有些細節沒有處理好,可基本已經成型,外城的設計與內城大致相當,也是九個城門。也就是說,要用手頭上兩萬的兵馬,守九個門,一個城門不到三千人!這著實是太難了點。結果正當李乘風一籌莫展的時候,第一支勤王的軍隊竟然到了?!李乘風先是大驚,隨即狂喜,仔細一看,原來是仇鸞帶著兩萬多兵馬趕來。不來也不行了,仇鸞仇將軍這次算是惹了個□□煩,要是俺答先到,嘴一禿嚕說出自己賄賂他的事,恐怕他十個腦袋都不夠砍。于是玩了命的飛奔,總算帶著兩萬精兵來到京師。按理講他不說俺答不說,如果事后朝廷再不較真,很可能就這么被糊弄過去??蓜e忘了如今的大明首輔是楊一清,他可是在邊疆待了大半輩子的人,仇鸞這點小伎倆幾乎是一眼就能看出來。楊一清把此事告訴李乘風后,李乘風也氣得夠嗆,不過眼見對方帶兵前來,此事也總不好聲張。再說仇鸞這邊,看到京中派出的指揮將領是一個從來沒見過的年輕小子,瞧樣子都沒有自己大,也是松了口氣。此人可謂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典型,直接開口道:“小將軍這是做什么!如今蒙古軍要趕來了!快做準備才是!”李乘風看著義正言辭的仇鸞,面無表情的問道:“仇將軍的意思是……馬上遷都,棄城而逃?”“不錯!”仇鸞回答的鏗鏘有力,仿佛是什么忠義之士。然后又開始對俺答的軍隊大加渲染,仿佛只有這樣,他決定逃跑的事才不那么丟人。眼看就連周圍護衛都被他說得心動不已,李乘風冷冷道:“仇將軍此言差矣,誰都不是石頭里蹦出來的,我們現在跑了,確實是性命無憂,可京城里的家人該怎么辦?蒙古軍的殘暴你我都知道,那不成會特意饒過我們?況且黃河周邊多為平原,一旦拱手北京,整個北方怕是都要淪為敵手,怕不是要當第二個南宋。我大明立國百年,昔日太、祖布衣出身,也可推翻前朝統治,縱橫天下,難不成我們這些后人,一個小小的蒙古部落都應付不了?不能退!”“后退一步,便是家國!”周圍鴉雀無聲,不少士兵被感染,激動得熱淚盈眶。仇鸞的臉青一陣紅一陣,好半天才問道:“你說得輕松,可離最近的隊伍來勤王,怎么也要有十日,現在四萬多兵,怎么抵擋住俺答十幾萬大軍!”李乘風不理他,而是轉身對副將道:“所有人全部到九門之外,列陣迎敵!錦衣衛巡查城內,凡是看到有盔甲者卻不出城作戰的,格殺勿論!”身邊人驚呆了,這是徹底斷了人的后路,沒想到這白白凈凈斯斯文文的小伙子,治軍竟如此嚴厲!也沒等他們說話,李乘風又火速安排起守九門的幾位大將,就連仇鸞的分到一個門。想也是沒辦法,兵數不夠,將領的人數就更少。即使知道仇鸞是個草包,但他好歹也算個將軍,多多少少能起到一些穩定軍心的作用,于是趕鴨子上架讓他上了。至于李乘風自己,則直接負責正北門!正北門為最重要的門戶,正面對著俺答的大軍,一旦開戰,必然是戰爭最為激烈的地方。李乘風用行動告訴眾人,他沒有開玩笑,在戰爭中,他選擇身先士卒,死也要拖住俺答大軍!最后的最后,李乘風看著眾人最后一道軍令:“但凡有出去迎敵的將領,出城后立刻關閉城門,有膽敢擅自放入城者……斬立決!”只要出城迎敵,唯有死戰退敵,如果不能取勝,必死無疑!可能此時會有人痛罵李乘風的不近人情,可他如今也是沒辦法。正如他所言,一旦失敗,大明必將蹈前宋之覆轍,這場戰爭,大明輸不起!無論底下人心中是何等作想,李乘風的命令終歸還是發了出去。算上仇鸞的兩萬人,勉勉強強一個門五千兵馬,開始了自己艱難的北京保衛戰。烈日驕陽,六月的京城已經十分炎熱,俺答的大軍可謂勢如破竹,在攻克了薊州之后,北京可謂已如囊中之物,徹底無險可守。正當俺答志得意滿之時,卻驚訝的發現,他原本以為不堪一擊的明軍竟然已經擺好陣勢,準備好等著他到來。露出一絲嗜血的微笑,俺答早已殺紅了眼睛,看著北京新修建的城墻,他在心中默默的想著。這就是我們祖先生活過的地方嗎,如此宏偉的城市,竟然就這樣落日人手,他俺答今天就要將其奪回來!蒙古兵是一群,其他技能可能沒怎么點好,騎射卻加到滿值的兵種,可以說,他們徹底將騎兵這兩個字發揚光大。面對從氣勢上看就沒有見過血的明軍,俺答軍隊就猶如砍瓜切菜一般沖上前。結果走幾步,突然“轟!”的一聲巨響,一個騎兵被炸得人仰馬翻,皮開rou綻。還沒等俺答反應過來,又是連續的幾聲。俺答愣住了,他自然是知道大明的軍隊有火器,可一是那大炮威力甚小,二是此物射程很近,彈道又明顯,倘若集中注意力,要躲開也不難。但他從開始到現在,并未發現任何大炮的蹤影。“是地下!”也不知是誰第一個喊到,俺答仔細一看,才發現確實是明軍在地下埋了什么東西,人踩住后就會爆炸,而且威力著實不小。如果說只是炸傷人還沒什么大不了,關鍵是馬聽不得這么大的聲響,驚了馬可就亂作一團,最后無奈俺答只能吩咐暫時后退扎營。明軍歡呼,李乘風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