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9
,這回趙櫻不搞那些客套的,他們反倒更自在。“你們先去?!被ǔ缯f:“我和小柳哥一會兒再去食堂?!?/br>兩人走后,花崇又道:“勒頸是一種非常需要力量的謀殺方式,3名被害人,黃霞是女性,勒殺她比勒殺其他兩人相對容易,而她身上沒有筷子?!?/br>柳至秦說:“筷子在掩飾什么?”花崇道:“那就要看裴情的解剖結果了?!?/br>第134章奪生(06)裴情出具的尸檢報告給花崇的判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導致況明死亡的的確是勒頸,但兇手在勒殺他之前,他就已經昏迷?!迸崆橐贿呎故炯毠潏D一邊說:“我在況明的手臂和腿部發現了淤傷,但這些淤傷都是過去造成,在被勒死時,他幾乎沒有反抗?!?/br>花崇快速翻到后頁,已經看到昏迷的原因了,“電擊?”趙櫻也在,“但是上次尸檢時,我們沒有在尸體上發現電流斑?!?/br>裴情點頭,“電流斑是判斷被害人是否遭受過電擊的重要依據,只要與電擊有關,幾乎都能在被害人的尸體上找到電流斑。人被電擊時,電流經過皮膚,形成火山口狀損傷?!?/br>說著,裴情拿來一張紙,畫出一個簡要示意圖,“像這種圓形,有的是正圓,有的比較橢,摸上去質感堅硬,和周圍皮膚顏色不同。其實況明體表也有電流斑,而且是在非常明顯的部位,但是電流斑被人為破壞了?!?/br>趙櫻馬上聯想到那一雙插在況明頸部的筷子。因為前面2起案子都出現了筷子,他們先入為主地認為,筷子就是兇手的“簽名”,而將筷子插在被害人身體上,這是一種浮夸且詭異的儀式感。從而忽略了由筷子造成的傷,有可能是兇手在掩飾什么。“電流斑在手部、大臂、腳底腳背、胸部、頸部都比較常見?!被ǔ缯f:“既然是電擊導致昏迷,那么況明的尸體上應該還存在其他與電擊有關的特征?”裴情蓋上筆,“是。我起初并不確定他受到過電擊,但他在被勒死之前掙扎過小,清醒狀態下幾乎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把服藥、頭部遭到擊打等情況都排除之后,就只剩下電擊了。況明頸部被插筷子的這兩處,部分細胞核縱向伸長,呈刪格狀排列,經過組織病理學檢驗,確認是由電擊造成。此外,受電擊影響,況明的心臟出現了心室纖顫現象?!?/br>趙櫻說:“上一位被害人汪杰,頸部也插著筷子,裴老師,你方便再做一次解剖嗎?”裴情說:“即便你不提,我也打算對汪杰、黃霞重做尸檢?!?/br>2名被害人的尸體一直保存在法醫鑒定中心,解凍之后,裴情立即投入工作。汪杰的情況和況明一樣,被筷子破壞的正是電流斑,而黃霞經過解剖和組織病理學檢驗,排除了被電擊的可能,而結合她尸表上的掙扎傷可知,她是3名被害人中唯一一位在清醒狀態下被勒死的人。特別行動隊一到就發現了當地警方幾個月都沒發現的問題,海梓專門點了一杯星巴克超大杯拿鐵放在裴情桌子上,“裴老師您辛苦了?!?/br>裴情謝謝都不說一句,拿起就喝。花崇已經有了一些思路,但這畢竟是安江市的案子,他有意讓趙櫻先說,“趙隊,你有什么想法?”“3名被害人,1人被直接勒死,2人在被電暈后勒死,電流斑還被破壞,因為‘簽名’,所以這種破壞看上去很正常。兇手不愿意讓我們知道,后面2起案子中出現了電擊?!?/br>會議室擺的不是圓桌,像個小型的教室,趙櫻在第一排桌子邊來回走了兩圈,“和下毒、毆打頭部等相比,電擊是比較難以發現的一種……假如不是實在對付不了汪杰和況明,兇手不會采取先讓他們昏迷的手段?”“黃霞是女性,50多歲,力量、體力可能都不是兇手的對手,兇手有把握直接將她制服?!被ǔ缯f:“但汪杰和況明都是成年男性,徒手勒死他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r>趙櫻蹙眉,“而兇手不愿意讓我們知道他在面對3人時的差別,他想隱藏的其實不是電流斑,而是他自己?”“嗯,黃霞和汪杰、況明構成了一種實質上的參照?!被ǔ鐔枺骸摆w隊,你們之前做過側寫嗎?”趙櫻說:“我們認為兇手可能是健壯的男性?!?/br>花崇說:“那現在呢?”趙櫻沉默了會兒,“男性的可能性還是更高,但兇手是女性也不是不可能,或者是比較瘦弱的男性。黃霞身上的掙扎傷非常明顯,兇手雖然最終勒死了她,但這個過程顯然不輕松。如果是非常健壯的男性,黃霞也許掙扎不到這個地步?!?/br>“兇手是相對強壯的女性,或是較為瘦弱的男性——這可能就是他不愿意讓我們知道的事?!被ǔ鐝淖簧险酒饋?,雙手插入褲袋。此時天寒地凍,但室內開著空調,開會之前他就把外套脫了,現在上身穿著的是一件淺灰色布紋襯衣。“我有一個疑問,假如這3起案子的兇手是同一人,他在黃霞的尸體旁放下筷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花崇說:“在時間線上,黃霞是第一名被害人,在殺害她之前,兇手是不是已經鎖定了汪杰和況明?并且清楚自己必須借助電擊,來殺死汪和況?他早就想到需要用筷子來掩飾電流斑,筷子既是他的‘簽名’,也是他不可或缺的作案工具?那他為什么不把筷子插在黃霞身上?”趙櫻思考須臾,“如果插在黃霞身上,那這一套‘簽名’就更加流暢,我們今天也不會因為筷子插還是沒插,而找到電流斑、做出被害人和兇手的體型對比……所以兇手在殺害黃霞時,也許并沒有鎖定汪杰和況明?更沒有意識到勒死他二人對他來說非常困難,必須借助電擊?”花崇說:“從邏輯上來講,確實應該這么理解。那么出現在黃霞身邊的筷子可能就是單純的‘簽名’,到第二次作案時,兇手發現正好可以利用這個‘簽名’。有時我們在偵查連環兇殺案時容易掉進一個誤區——看到和現場格格不入的,連續出現的東西,就認為必然是‘簽名’,而‘簽名’就是連環兇手的挑釁,揚武揚威,沒有實質意義,兇手也許利用的正是這一點?!?/br>趙櫻點頭,有些自責,“我確實掉進這個誤區了?!?/br>花崇又說:“但我剛才的推斷,都建立在一個前提條件下——3起命案的兇手是同一個人?!?/br>趙櫻愣了下,“何若跟我說,你們好像不認為這3起案子應該并案?!?/br>花崇笑了笑,緩和此間緊張的氛圍,“我們剛來,和小何交流時,裴情的尸檢結果還沒出來,我對3起案子的了解也比較膚淺,并案還是不并案,我都不便下結論。只是在并案與否上,我向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