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6
中得炭。趙禎看了眼司南,眼中滿是慈愛,儼然把他當成了福娃娃。司南眼底含笑。這下,官家一定滿意了吧?不會把唐玄扔到西北了吧?大理使臣又問:“用藥材的話,如何說?”“換市價折算即可?!壁w禎輕嘆一聲,煽了個情,“去歲國朝大疫,大理千里送藥,這等情誼朕銘記于心,權當賠上些人工吧!”大理使臣極其配合,站起身,深深一揖,“官家仁愛,今日之事,我等必會轉告國君?!?/br>大宋諸臣皆起身,代趙禎還禮。兩國之間其樂融融,和夏國對比鮮明。其余諸國算是看出來了,傻子都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就連遼國的態度都好得不得了,最后同官家說好,用鐵礦石換自行車,具體怎么換,私下再說。最后只剩夏國。就算賠得褲衩都沒了,沒藏吾惱也不能再抵賴。然而,還是不甘心。官家雅量,主動給他降到兩匹馬。在一片贊頌聲中,沒藏吾惱憋屈地答應了。他甚至做好了回國后被打死的心理準備,或者把同行的使臣都殺光,不讓這件事被太后姑姑知道。想想又覺得不可能,宋人太愛寫文章了,屁大的事都能洋洋灑灑寫上一萬字,沒幾天就會傳到夏國去。唉!簡直想死。閑的沒事干嘛招惹那個賣火鍋的?司南立了大功。這和煮火鍋請官家品嘗、說好話哄官家開心還不一樣,他今日安排的一切,都是給大宋爭光、為百姓謀福的大事,足以載入史冊。富弼偏頭同歐陽修商量,打算聯名舉薦他入朝為官。包拯聽見了,擺擺手,“沒用,薦了也白薦,那小娃不想當官,就想賣火鍋?!?/br>富弼一聽,更加贊賞。果真是個超凡脫俗的小郎君??!高滔滔輕笑道:“我越來越覺得,玄兒同他交好,是咱們家賺了?!?/br>趙宗實由衷點頭。就剛剛那形勢,換成他,真不一定能如此聰慧、如此從容地應對。是他目光短淺,看輕了司南。趙宗實心內暗愧,默默倒了盞賠罪酒,隔空沖司南舉了舉。司南笑瞇瞇地朝他執了執手。這一幕,不知被多少有心人看在眼里。孩子們特別特別開心。這一刻,師父哥在他們眼里就像正午的日頭,咻咻地閃著光,又光明又溫暖的那種!宴席還沒結束,賓客們繼續吃“千里江山圖”。待宮人們將殿中的道具搬走,最后一個節目出場了——是司南為了調節氣氛自編自導的滑稽戲。宋代的滑稽戲多諷刺時政、反映現實生活,在笑聲中體現民眾的心聲,從不會擔心惹怒統治者被殺頭。其中有一個角色叫“裝孤”,專門用來扮演長官或君王,常常是反派。趙禎看到虞美人和于三娘等人打扮成男人的樣子出場,一陣頭疼,生怕司南整出什么夭蛾子。——“策劃案”上只說這里有話本表演,沒說是諷喻時事的滑稽戲。直到瞧見虞美人身上的“官袍”,趙禎又放心了,演的不是他。包拯卻不高興了,他親耳聽到,虞美人用柔美的嗓音說:“吾乃包青天,坐鎮開封府……”這這這……他可沒說過自己是“青天”!這頭銜太嚇人了,包拯想跑。趙禎幸災樂禍,“包卿,急什么,心虛了?”包拯重重一哼,還真就不走了。老包一輩子行得正坐得端,不怕罵!作為忠實迷弟,司南當然不會罵他。表演剛好到熱鬧處。小娥扮演的苦主跪在地上,用涂著胡椒粉的衣袖擦了擦眼,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這法子是司南教的。“求大人為草民作主!草民同人飲酒,恐醉酒無狀,便將十兩黃金交于張三保管,誰知他竟不認了!”“大人明察!分明是李四血口噴人,草民根本沒見過什么金子!”于三娘演的便是張三,一抬眉,一擠眼,活脫脫一個jian詐的小人!賓客們紛紛笑了,指著于三娘說:“一定是她說謊?!?/br>虞美人扮演的包拯自然也看出來了,細細地盤問一番,扭頭對旁邊的“差役”說了句什么。“差役”繞著殿中走了一圈,再回來時手上多了一個錢袋子,錢袋打開,露出一塊……石頭。金色的顏料不能隨便用,司南干脆用墨水在石頭上寫了倆大字——金子。眾人哈哈大笑。演員們絲毫沒被笑聲影響,該惶恐的惶恐,該驚喜的驚喜。最后,于三娘不得不招了。就在眾人驚奇之時,由虞美人開口,說出破案經過。包拯覺察出張三有問題,便命差役到他家中,對他妻子說:“你丈夫吞了李四的金子,已經招了,快快將金子交出來,否則你也要跟著受罰!”妻子一聽,嚇得連連告饒,忙把金子交了。——這是有史料可查的、包拯真正審理過的“醉酒失金案”,并非后世話本或影視劇的加工附會。四個演員表演得非常精彩,臺詞、節奏步步到位,無疑下了苦功。尤其是于三娘,雖然演的是狡猾的反派,卻一點兒都不讓人討厭,反而數次引人發笑。虞美人演的包拯也沉穩敏銳,處事不驚,令人敬服。她甚至連包拯的小動作、口頭禪都學了個十成十,凡是認識包拯的,無不大呼傳神。旁邊的包拯紅著老臉,拼命往嘴里塞酒菜。官家開懷大笑,多多地賜下賞錢,私心里卻又酸溜溜的。為啥司小子只知道編故事夸包拯,不夸夸他?正想著,第二場戲就來了。這次,由蝶戀花扮演官家。她生得膚白,略豐滿,戲服穿上身,和和氣氣一笑,還真有那么點意思。趙禎一見,頓時笑開了,“這妮子長得細皮嫩rou,可比我俊多了!”蝶戀花向來沒心沒肺,聽到這話,以為真在夸她,笑盈盈行了一禮,“官家謬贊,奴生受了?!?/br>趙禎沒料到一個年紀輕輕的小伎人會在他面前如此從容機敏,頓覺有趣。戲還沒演,就先賞了錢。皇后坐在旁邊,臉色十分難看,凌厲的目光像小刀子似的嗖嗖往蝶戀花那樣漂亮的臉蛋上劃拉。蝶戀花根本沒覺出來,聽到銅鑼聲,連忙坐到“餐桌”前,開始表演。她演的是“官家拒食蛤蜊”的典故。這件往事是唐玄告訴他的,司南覺得很有意義就編成了故事,放在中秋宴上演正好應景,雖不像斷案戲那樣精彩有趣,卻別有一番意義。正值秋日,官員獻上蛤蜊。“趙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