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4
這時候還沒出現。司南猶豫過,要不要用別的,后來實在沒舍得。他太喜歡這幅畫了,喜歡它的配色,也喜歡其中飽含的情懷。初三暑假,他在自家火鍋店打工,賺來的第一筆錢就買了一幅的拼圖。那幅拼圖陪伴了他的整個高中時期,壓力大的時候、不開心的時候都會拿出來拼一拼,總共拼了不下上百回,每一寸畫面都記在了腦子里。對于在場之人來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份巧思讓官家、讓在場的所有宋人長了臉。諸位朝廷肱骨瞧著司南的眼神頓時不一樣了——這氣度,可不是區區一個“小男寵”能有的!夏國來使陰陽怪氣:“小小年紀,口氣不小,這圖真有一千里?牛皮都要吹破了!”司南挑挑眉,看向趙禎。趙禎隱晦地點了點頭。司南的口才他早就聽說過,相當放心。司南清了清嗓子,笑瞇瞇地回:“想來貴使沒有聽過‘神韻’之說,也不懂‘夸張’修辭,沒關系,小子不會跟您計較,畢竟夏國文字剛剛推行二十年——哦,抱歉,確切說是十九年——不像中原文化這般博大精深?!?/br>夏國使臣面紅耳赤。西夏自元昊稱帝方才創夏字、建蕃學。蕃學中所教授的,依舊是用西夏文字翻譯的、等儒學經典。所謂先撩者賤,還撩不過人家,就是又賤又蠢。別國使臣皆是暗笑。司南侃侃而談:“之所以稱‘千里江山圖’,并非這幅畫有一千里,而是作畫之人心中存著國朝的壯美山河、千里風光。實際上,別說一千里畫卷,縱然是一萬里、十萬里,也不及國朝江山的萬分之一?!?/br>“說得好!小小少年便有這等才思、這般情懷,實乃國朝大幸!”歐陽修一拍桌子,開懷大笑。其余諸官紛紛點頭。再次肯定,男寵之說,多為無稽之談。說了半晌話,菜還溫著。眾人不舍地看了好半晌,才狠狠心下了筷子。吃的時候依舊帶著十足的小心,實在不忍心破壞這等美景。最從容的反而是司家的幾個崽子。這些時日,司南天天在這里試驗,成功的、失敗的,最后都進了孩子們的肚子里。所以,他們一點都不驚奇,還有心思竊竊私語——“我這份是‘亭子’,我上次就吃到‘亭子’了?!?/br>“我的是‘大河菌子湯’!好鮮好鮮!”“師父哥有飯吃嗎?”“應該沒有吧,待會兒還要安排表演?!?/br>“我這份還沒動,給師父哥留著吧!”“那我的分你一半?!?/br>“我也分給你一半?!?/br>孩子們懂事地分起了菜。高滔滔不由笑道:“你們安心吃,不用擔心南哥兒,他人就在御廚,想吃什么沒有?”對哦……孩子們眨眨眼,沖著高滔滔憨憨地笑起來。高滔滔心下一軟,把專門為宗親命婦準備的甜果子端給他們。小崽作為代表,奶聲奶氣地道謝。高滔滔溫聲道:“好孩子?!?/br>心下不由想著,這樣一個乖巧可愛的小娃娃,若能給自家大郎做伴讀,想來是不錯的。以往宮宴,君臣續話的時間遠遠多于吃飯,這次卻不然。眾人吃完“山川”,又想吃“河流”,邊吃邊猜測是用什么做的,還興致勃勃地跟旁邊的人討論。這邊,趙禎剛吃完“千”字,發現是芋頭,又去吃“里”,居然不再是芋頭了,而是香軟的白蘿卜,開心得像個尋寶的孩子。還委婉地向皇后顯擺:“我瞧著你那份都是綠油油的‘山頭’,要不要我夾幾片‘屋頂’給你?”“官家的好意妾心領了,妾不吃rou?!被屎鬀]好氣地說。趙禎笑呵呵:“司小娃當真細致,連這個都注意到了?!?/br>是啊,一個外邊來的小廚子都知道她不吃rou,同床共枕的官家卻不知。皇后很憋屈,想找茬。趙禎機智地轉移話題:“時間快到了吧?該表演了?!?/br>司南接到他的暗示,沖殿外打了個手勢。一聲鑼響,震驚四座。皇后滿肚子的牢sao頓時哽在喉嚨。就……很憋屈。眾人的注意力終于從食案上拔出來,看向殿中央。開宴前已有數名宮人布置好了場地,圍著簾幔,隔著屏風,瞧著倒是挺神秘。眾人其實并沒有多期待,左右不過鶯歌燕舞,區別只是今年舞娘的腰或許比去年更細——欸?這是啥?帷幔撤去,殿中沒有舞娘,只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圍欄、木樁和人工搭建的斜坡。正疑惑,就聽見一陣清脆的鈴聲,殿外沖進來一個英姿勃勃的少年郎。少年騎著一輛涂著彩漆的自行車,轉彎、跳躍、過障礙、翻跟頭……各種高難度動作輪著來,就像那車子長在他身上似的。第一位少年的表演還沒結束,緊接著又來了一個,動作難度更大,也更加精彩。眾人幾次想要叫好,又生生忍住。趙禎沒忍,笑瞇瞇地叫了聲好。騎車的少年吱的一聲停在原地,雙手離把,前輪凌空,就這樣連人帶車一并朝官家見了禮。眾臣實在沒忍住,連聲叫好。大遼使臣激動地站起身,“敢問官家,這是何物?怎的像匹鐵馬?”趙禎朗聲一笑:“貴使說得貼切,這物就叫‘鐵馬’。不用喂食,不用放牧,也不會生病,還能像馬一樣馱人帶貨,只要人不累,這‘鐵馬’便不知疲倦?!?/br>使臣豪爽一笑,“這敢情好!這物是如何生出來的?單是宋地能生,還是我大遼也能?”這話說得巧妙,玩笑中又藏著機鋒。趙禎沒答,故意繞了個彎子,“先看表演,看完了,貴使大可自己判斷這‘馬’能不能在貴國扎根?!?/br>遼使抱了抱拳,欣然坐下。司南依著場上的形勢掌控著節奏。又是一聲鑼響,表演進入趣味環節。再進來的便不是單人單車了,要么雙人,要么三人。還有一個人騎車,后面擠著數位“疊羅漢”的少年,或坐或站,擺出好玩的造型。有人故意從車上摔下來,攤開手,做出一個夸張的表情。眾人笑聲不斷。殿內的氣氛達到高潮。再往后才是重頭戲,也是官家一直捂著沒有公開的“秘密武器”——先出來的是一排與現代自行車高度相似的單車,主框架和鏈條皆是鐵制,有的載著人,有的拉著貨。再往后是帶斗的三輪車,車斗有大有小,或裝著糧食,或放著箱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