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
,將你變作牛馬拉車耕地去?!?/br>蔡書童似不敢相信柳青玉會這般回答,瞠目結舌地與柳青玉對視,臉色如同躺在棺材里的死人。柳青玉說完尋思片刻,感覺有些欠妥當,立即搖頭又道:“牛樸實,馬忠誠,你卻忘恩負義,與它們品性著實不般配,不可將你們歸之一道?!?/br>“如此你這小人便做豬畜好了?!闭驹诹嘤裆磉叺钠績号c聶小倩異口同聲。“不!我不做豬!”蔡書童狼嚎鬼叫,見一團詭異的綠光從瓶兒指尖直沖自己飛來,嚇得飛快往人群里爬。然而在他做出逃跑動作的一瞬間,天上的仙、地下的鬼、蘭若寺諸多女子紛紛默契瞄準蔡書童施術,頃刻間數百個光團追上蔡書童。眾目睽睽之下,蔡書童慘叫一聲,變成一頭邋遢的豬玀。兩條腿變成四條腿,蔡書童不會使用,豬叫著原地打轉,不多時便給瓶兒一張網網住丟到了一邊。“也不知往常造了多少孽?!绷嘤襦p語,目光一一緩緩掃過豬玀還有瑟瑟發抖的蔡捕頭,他沉聲對后者說道:“你若想由我處置便留下,若想按當朝律法判罪,可自尋你們家府尹認罪,把你叔侄往日犯下的罪過悉數交代清楚……”“我選律法!”柳青玉話尚未說全,那廂讓侄兒下場嚇破膽的蔡捕頭便迫不及待地拉住身旁一捕快,連聲催促道:“快把我抓起來,帶到府尹大人面前,我要認罪!快些!快呀!”他固然罪行累累,但好在從未傷過人命,應該罪不至死。即使下半生都要在牢中茍延殘喘,也總好過人魂豬身,做一頭畜生,屎里尿里打滾不知哪天便被人抓去宰了,又或被勾魂下陰間受十八層地獄酷刑折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捕快任由蔡捕頭拉扯衣袍不敢妄動,抬頭戰戰惶惶瞅柳青玉何種反應。柳青玉微垂眼簾,淡淡道:“依他說的,帶走?!彼值姆判?,蔡捕頭將比任何人都老實地呆在牢獄之中,且料定順天府尹根本不敢徇私枉法。“是!遵命!”捕快模樣要多恭敬有多恭敬,慌慌忙忙把帶來本要用在柳青玉身上的枷鎖用到了蔡捕頭身上,鎖住他呼哧呼哧地向著順天府的方向跑去,生怕稍有耽擱觸怒神靈,卻是遺忘了一邊滿口豬叫的蔡書童。柳青玉目送他們走遠,目光這才轉向圍滿四面八方的看客?!按颂幰褵o事,在下還需招待客人,諸位熱鬧瞧夠了便都散了吧?!?/br>好歹是一番誠心來為自己慶賀生辰的,總不好一杯酒水都不給人喝便讓人回去了。是以園子里進行一半便因意外停下的宴席還得重開。聞言,小部分人很是聽話,立馬改往順天府看蔡捕頭熱鬧去了。余下之人心有不舍,恭敬地請柳青玉繼續他們的宴會,不必管他們。柳青玉對此并不強求,交代一聲他們小心日頭,莫要久留中暑,轉身欲偕同眾親友客人進門。倏爾,人群中一六七歲的男童壯膽出聲,脆生生地沖柳青玉的背影喊道:“大郎君,我家里缺一頭公豬配種,網里的豬您若不要,可否允我帶回去。來日家里母豬下了豬崽,我叫家里人送您一半?!?/br>“……”正跨過門檻準備入內的人和鬼齊刷刷停下腳下,僵硬地轉過身,神色古怪地瞅著男童,眼神無比一言難盡。“郎君?”小童有些被嚇到了,縮了縮肩膀,小聲再問。柳青玉清了清嗓子說:“你隨意,至于豬崽……那就大可不必了?!?/br>“謝謝郎君!”得到了準許,小童歡呼一聲,往身后招手道:“叔伯大哥,郎君同意了,你們快來把種豬抬回家!”話剛響起,四個壯漢當即飛奔而出,利索用兩根扁擔穿過網洞,齊喝一聲扛起了豬玀,口中還不斷地向柳青玉表示感謝。汪可受一眾人看得那叫一個目瞪口呆,不愧是天子腳下,能人輩出,連小娃娃都這般與眾不同。倒是百姓們一愣過后發出了一面倒的稱贊聲。“小娃娃真會精打細算,長大后說不準能帶著一家躋身京城富戶?!?/br>如果無視了叫得撕心裂肺,仿佛在說自己不要做種豬的豬叫聲,一切顯得是那么的和諧。“小娃娃不錯,像你當年小小年紀為掙錢養家挖空心思的模樣?!崩牙岩操澚艘痪?,笑瞇瞇滿臉慈愛地摸摸柳青玉腦袋。柳青玉:“……”他當年可做不出這樣的事。配種,真虧那孩子想得出來。不過……如果當年燎原酒釀造不成,蘭若寺改成養豬起家,他當年小脾氣那般皮,好像……似乎……可能真做得出來。想著,柳青玉不由低了低頭,心虛輕咳。第125章柳青玉一眾回到園子添酒重開宴,不多時,京都城中其他各處,無論布衣平民還是達官顯貴,絡繹不絕地趕到。不僅柳青玉家宅所在的小巷,就連附近的大街,凡是能站個人的空處,都讓趕來的后來者們堵得水泄不通。然此時柳青玉以及一干仙、鬼皆已入內,留在外面的只剩下些流連不去的普通人。后來的跟他們一打聽,紛紛知曉柳青玉師長好友遍及三界,為其仗義出頭的事跡。甫一聽罷,遲來的人們滿心震撼,渾身血液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恨不得自個兒便是人們口中的柳郎君,同一眾仙、鬼茶余飯后把酒言歡,談笑風生。然,臆想終歸是虛幻一場。事實上,他們不光不是人們口中風采傾世的柳青玉,而且因為他們自個兒腳慢晚到,甚至無緣一睹鬼神畏畏、仙人風姿。思及此,眾人思緒回歸現實,不由氣得捶胸跺足。即便知道鬼、仙均于柳宅之內給柳青玉慶賀生辰,他們亦不敢冒昧敲門打攪。于是只得爭搶著踩在高處拉脖子踮腳,眼巴巴朝墻內張望,心存僥幸之念,盼著哪位仙人的身影偶然掠過,哪怕僅是一剎那也好。結果盼到腳疼脖子酸了,還是沒有哪個走動經過。也不知是否傾聽到外面人失落的心聲,不大一會兒,裊裊仙樂悠悠飄過墻頭,溫柔落在眾人耳邊。這一刻,街巷之間的喧鬧之音盡數消失,所有人一致閉上雙目,側耳專注傾聽。笛聲落,箏音起。箜篌遠,琵琶語。琴瑟相和,笙簫相繞。絲竹聲聲,仙樂盈空。一仙接著一仙,一曲接著一曲,不知不覺間人們心中各種浮躁情緒盡去,嘴角上揚,勾勒出一抹恬然微笑。于是出現了以下奇特的一幅畫卷。三街六巷,廊橋河道……數以萬計的人靜站不動,臉上蕩漾開暖暖微笑,眉宇安適,神態一派無憂恬靜。后來在場諸人每每回